sicin wrote:
月配息我覺得買淨值穩定跟配息穩定的賺最多,內扣費用1%左右的在基富通也是有的,只是沒人在討論...(恕刪)
台灣人買最多的就是垃圾高收債,買高收只看配息率,其他誰會去管?
雖然我已轉戰台股裡的債券ETF,但以往買的債基還留著。以手上的高收來說,PIMCO、富達、貝萊德、摩根這四家,中規中矩沒有驚嚇、績效良好,很少被我嫌。摩根配息稍多,本金有些減損,其餘三家配息不高,只配合理的息,一年才4%多,淨值不太動,這是我比較喜歡的方式。
這樓可能沒人會看上只配4%息的高收債,但五年多來隨便想買就買,卻實實在在幫我賺了二十幾%,勝過一堆阿撒不魯的狗屁高配息。手上還有配息更低的複合債、投資級債、全球債,一樣有二十%左右的報酬,打趴一堆垃圾高配息。
wangxyz wrote:我承認,這是基金界的歪風。鋒裕新興債南非幣基金,這方面更是很明顯,配息拉高到18%,淨值就掉得很可怕,去年美中貿易戰前。
另外,補充說明一下,我並非指高配息不好;但明明基金績效很爛,卻只會拿高配息吸引投資人,很不好!...(恕刪)
買基金也跟買股票一樣,要買在低點;還有匯率也要低,才有賺頭。那如果要配息怎麼辦?可以先投入一半的資金,就會有一定的配息,然後視機而動,不定期不定額買。
如果買在高點怎麼辦?還好有配息,拉長時間,長久的配息會彌補本金的虧損,還有賺。這點是股票做不到的,股票跌了,營收虧了連股息都沒有。
我曾經實驗過,同時買配6%,沒有配到本金的,另外買配9%、10%,有配到本金的。沒有配本金的,波動不會太大,但配息少,一年下來,含息績效是配息多,有配到本金的好。
所以,NN(L)環球高收益基金,我在銀行賣掉了,還是會在基金平台買,主要就是分散資金,不要一檔基金買太多。我知道先前買那檔績效不好,我會換買對沖級別美元的。這檔配息少了些,和聯博全高收aa,配息、績效差不多。
再看看最近踩到阿根廷的雷,被罵到翻的新國固。因為買在2016年初低點,雖然跌了一大波,賣掉含息正報酬還是有10%多。

mozxcv wrote:
我承認,這是基金界的...(恕刪)
請問一下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美元A(Mdis)"
這隻基金 我目前是
交易報酬率含息% -1.93%
交易報酬率不含息% -9.19%
目前看大家對這隻評語不是很好,我目前也不知該如何,可以請大家給我一點意見嗎?
-----------------------------------------------------------------------------------------------------------------
另外我還買了一隻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A(穩定月配)南非幣"
交易報酬率含息% 10.61%
交易報酬率不含息% -1.40%
這樣的意思是含息有賺? 但是因為是南非幣~要轉回台幣,所以也不一定有賺吧?
要看當時的換南非的匯率嗎?
不好意思問題那麼多,我是新手很多都不太懂的~麻煩大家幫我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