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科技基金引領風騷這是投機還是趨勢使然?10年前沒有電動車 不流行空氣清淨機 好像也沒有掃地機器人好像沒有AI智能家電...沒有5G....我覺得科技在未來還是持續引領我們向前過去的績效不代表將來還會如此不過我總得做出決定 我要把高收益債跟新興市場債賣掉的錢分批轉到科技類基金做長期投資 總報酬會不會比較好就等時間來證明了
自由的雲 wrote:10年前在您的理財經...(恕刪) 近十年跟之前十年真的不一樣。大概2010我因2008在股市損失一半資金而轉向固定收益。有一天我看著富坦全球債十年180%的收益,對著我兒子説要不要把所有資金壓下去?最後還好我沒有全壓,而是分散多支高收債基,現在大家都知道富坦全球債績效很不好。十年前富坦全球債的經理人捲毛(頭髮捲捲的澳洲人,忘了名字),不比現在Catherine Wood名氣低。近十年真的是股票的天下,高收債基在2015年後就不行了。不過我還是固定收益的理財者,我從不認為我是在投資,我只是理財。固定收益的好處就是穩,每季每年大概能拿到多少錢幾乎可以估計。像我這種膽小的人,固定收益是最好的工具。看着許多人在股市賺大錢,而不屑固定收益,各種風言風雨也習慣了。對我來説,我不管股票能賺多少錢或是基金多少管理費。我只要從固定收益市場拿到我需要的就好。不過,我也覺得適當的資產配置是需要的。過去我長期幾乎100%高收債基或特別股,現在大概有20%-30%是股票類。但是也是屬於較保守的股票。而年輕人股票類的標的應該比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