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基金、配息ETF經驗談

去年3月美股大跌之後,也意外的大漲,多頭到年尾,買股票、買股基的,都賺得滿滿的,罵起買債券基金配息的。

這幾個月來,高興不起來了,美股、股基漲漲跌跌,甚至跌多於漲,買累積的有人恐慌了。我就說:可以漲時高興,跌時也高興嗎?至少我買配息基金,是這樣的。
1681519
漲時高興,跌時也高興嗎?這是我經歷去年熔斷後,現在的心境,買債基就是這樣的輕鬆。
mozxcv wrote:
去年3月美股大跌之後(恕刪)


樓主大大:

堅持本樓主題即可,每種投資標的,本就有其優點及劣勢,如果無用市場自會淘汰!! 也不用在乎別人拿別的標的來比較!!

說債基好者,我們討論的是其創造"穩定"現金流,比較保守(波動比較低)的特性,在裡面選擇最佳的組合,做最好應變而已!! 有說股基不好嗎?

個人資產配置各種都有,目的性都不同!! 部分配置在科技股的股基,自然去看相關討論區或論壇,掌握其優勢,也能獲利!! 債基支付相關貸款、子女日常生活費等,也令人安心!! 不需要股基好時,跑來說債基不好!! 有必要嗎? 難道要像金融海嘯發生時,股基跌個40%~60%時,債基跌個20%~30%,要跑去批評股基爛嗎?

請持續關注,幾隻重要配息債基的發展就好!! 其他人一定要來此宣揚股基,唉!! 何苦? 債基真的不好,本樓自然門可羅雀!! 一定要宣揚股基好者,不需要吧!!
投了快10年,閒錢陸續投入本金約1050,累配近900,就一直複利下去~
市場波動已無視,除非清算~
1681519
好勵志啊,快0成本了。
eph wrote:
投了快10年,閒錢陸...(恕刪)

很有鼓勵作用
loooooo wrote:
請持續關注,幾隻重要配息債基的發展就好!! 其他人一定要來此宣揚股基,唉!! 何苦? 債基真的不好,本樓自然門可羅雀!! 一定要宣揚股基好者,不需要吧!!

我股基債基都有投資,希望投資人考慮的點有兩個:
1. 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太重視配息容易因小失大。
2. 費用率很重要x3,費用率是影響報酬率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在投資之前就可以掌握的。
pigstand wrote:
我股基債基都有投資,(恕刪)


同意!! P大 高手的提醒!!

買債基者,一定要了解這些"缺點"或者"盲點",才出手及布局!!

"配息率"本就不等於"利率"或者"投資報酬率"!!!

本金也"沒有保證"。也是會隨市場波動的!!

費用率要"多比較",放長了是"吃本金"的!!


簡單說個現金流:

小孩讀大學時,每月給10,000生活費,用本金120萬買配息基金,每月給小孩生活費。

付現,四年48萬。

用債基提供生活費,算遇到金融海嘯,跌20%~30%,四年就花24萬或36萬!!

四年後,債基繼續好了,算三年,配息降,算每月配8千!! 再回來三十萬左右!! 或者可以轉作其他配置!!

一筆錢放著,就是這四年的現金流!! 如果是2008金融海嘯後買的,還不定跌那麼重吧? 更何況人是活的,債基的資本利得出來,還是可以停利的!!

當然有這120萬是之前準備的,累積這筆錢就不一定是靠債基,或者說是資產配置的調整(本來就應該視年齡成長、人生不同階段、家庭的需要的變化調整),但我個人提出要運用債基的優點。如果有其他工具可以做到以上現金流,當然也很好!! 畢竟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abelli
目前 我也用小孩的戶頭買月配息的基金 來當作小孩的生活費
這題或許永遠無解!

難怪有人說人不全然理性,教科書上理性假設的人類或許並不存在

自己覺得合理的且可接受的做法就好

但如果可以讓合理的作法更趨近理性的作法也是好事一樁

有時想想,0050再細分四種標的:
(1)像目前,一年配息2次
(2)年配息6%,即每月固定配息0.5%
(3)年配息12%,即每月固定配息1%
(4)完全不配息,適合高收入人士,可以避所得稅及二代健保,需要錢時再賣一些即可
這樣就可以符合大家的需求!!!
十多年的經驗 配息基本上是一路調降 因為配息率大於報酬率 淨值一直掉
不過長期投資來說 配息基金的總報酬率還是大於定存
跟超保守的定存族說配息基金多好 他們還是選擇放定存

對喜歡配息基金的人說長期投資股票型報酬會比較好 他們還是選擇月配息基金
青菜蘿蔔各人各有所好 選擇適合自己風險程度的就對了(至少睡得好)
我自己的孩子之前都幫她買月配息基金(讓她知道錢不花掉 每個月她就有額外收入)
不過她還年輕以後月配息基金的配息都要去買科技基金 因為我覺得10年以上的長期來說
科技基金的報酬會好過高收益債
mozxcv wrote:
去年3月美股大跌之後...(恕刪)


月配息基金一定要在股票大跌時補進,那時殖利率最甜。
而且還有看爽的淨值利得。

每次想到我去年四月底買進的,有將近10%年殖利率每月進帳,心裡就高興。
而其淨值利得至今約12–15%波動,真的只是看爽的而已。

去年年底我又買了一些股票基金,至今大概也是10%淨值利得。
但是都是在波動中,一分錢也沒進帳。

這種對比就是吸引像我這種膽小貪利的人買固定收益產品的原因。
不過我還是會配置一些股票、股基,平常有事做,減少老人癡呆症的機率。
武大郎的同學 wrote:
我自己的孩子之前都幫她買月配息基金(讓她知道錢不花掉 每個月她就有額外收入)
不過她還年輕以後月配息基金的配息都要去買科技基金 因為我覺得10年以上的長期來說
科技基金的報酬會好過高收益債


我給小孩的都是美元,這樣他們都沒地方花。
我女兒的,我先要他買固定收益的產品,剩下的就不管他。
年輕人都一樣,就去買科技股、科技基金,結果現在套牢的比較多。
反正是閒錢,也不多,就不管他,讓他訓練感覺。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