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投資高收的,大部分都有不錯的收益。
----------
這種事情本來就沒有對錯
人總是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理財。有的人要簡單...
只是 賺錢的傻瓜、跟賠錢的聰明人的劃分太過於簡化了。
當中還有兩種人沒提到:賺錢的聰明人跟賠錢的傻瓜
賺錢的聰明人因為懂得用更少的成本去投資,所以賺得更多。長期複利滾存下,差異性相當可觀。
賠錢的傻瓜在不對的時間點進,又在恐慌虧損的時候出,所以賠錢。
至於賠錢的聰明人為何麼會賠錢?還要想一想?
回到同一種投資工具:高收債
這裡假設的是這個聰明人用比較少的費用去購買持有類似的債券組合,如果在其他相同條件下傻瓜已經賺錢,聰明人應該也要賺錢才是。
我舉一個包租公的例子。
我有一棟大樓出租,一直找得到租客(即購買不同的債券)
租客就是那幾百個在輪,也不用甚麼伺候,租金一般也都收得到;
當然金融海嘯時,可能有幾個收不到,倒了,還會賠錢。這個機率自己出租跟跟透過仲介出租差不多一樣高。
1. 自己出租(買不同的債券),不用給佣金,但是要第一次開辦費(開戶,交易費)。
2. 透過管理員出租,第一次抽0.5個月租金+第一次交易費
3. 透過一般仲介,第一次抽1個月租金+第一次交易費
4. 透過超級仲介,每年跟你抽2.5個月租金(約24%-30%)+第一次交易費,沒租出去或者修繕賠了兩三個月租金,他還是跟你收每年2.5個月租金的管理費。
如果你是一個長期的包租公,想要長長久久收租金,你會透過哪一種方式出租你的大樓呢?
我如果是一個積極的投資者,我在瞭解我的能力範圍後,發現,我只要會英文,會電腦,肯學習,再多花一些時間(開戶,選房客,花沒幾天的時間),為了讓錢更有效率幫我賺錢,我會選擇省下那每年2.5個月的租金,(每年、每年、每年,很重要所以講三次)把他拿去投資,幫我賺更多的錢;買第二棟大樓來出租。
(總費用率1.71+0.2%銀行保管費,後約總資產的1.91%;相當於債券平均殖利率率7%的27%)
如果你擁有的房子只有一小小間套房,當然會認為這樣自己來划不來。
但系統建立起來,受益最大的還是自己,省下來的費用將是永遠受益。
平常,我自己在算固定費用時,往往是以10年計。一個月省下1元,10年就省了120元。
武大郎的同學 wrote:
聯博全高收我投資130...(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