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基金?哈!常常聽基金的廣播跟電視,最後常常會說一大串: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blah~~blah~~那是跟投資人說的嗎?當然不是!那是為了保護金融業者,做到所謂的告知義務。就是打預防針啦!賣車的怎麼不說:車子製造有好有壞 blah~blah~賣可樂的怎麼不說:可樂口味有甜有淡做跟錢有關的業務的人阿~~~自保比較重要!!
king2000 wrote:耶!我有賺耶我是金融...大概賺15%(恕刪) 我也是金融海嘯進場不過我多賺一個0是150%!喔!對了我只做現股 而且只做多今年度到今天為止只有小賺1%過去兩年的平均績效是30%跟版上各位神人來比這種績效應該笑死人不過跟國內基金比應該算好很多了吧!
我當時是買了三檔基金,唯一有賺的是國外基金,總共投資10年,最後獲利了結出場,前兩檔沒賺沒賠,最後一檔賺了三十萬,本金97.5萬,十年攤平平均獲利3%。現在想想覺得很笨,再也不買基金了,我玩股票年資不滿三個月,已經獲利接近二十萬,本金約150萬,報酬率比基金高太多了!隨便買個中鋼當定存也強過按月定期定額買基金。
ktan wrote:國內基金目標是挑戰大...(恕刪) 以你的年紀,現在知道還不算太遲,買基金基本上跟把新台幣倒進臭水溝是一樣的道理,有沒被沖走的撿一些回來,我太多朋友從事金融業操盤,每人每月成交量至少10億臺幣,說句良心話,買基金不如捐給慈善團體或學校興學,至少還是做好事,連大盤都贏不了的基金操盤經理人,每年領200多萬,這就是前20大台灣基金的水準!!!不信邪的可以拿自己的錢去試,反正綿羊就是要被宰的,我話說的點到為止就好,以免擋人財路...
基金我想是給有看到投資標的,本金不高甚至沒辦法連結到標的投資客買的譬如看好貴金屬,石油價格,你要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想投資但要怎麼投資?基金定期定額只要幾千塊就可以,單筆通常一萬,門檻低的多譬如金融海嘯時石油價格跌到35塊以下過,還記得那時候有個常上電視的理財專家再說一桶成本是多少,強烈建議大家投資,我想在不要說40塊60塊的時候連結跟他正相關的基金,我看要不賺錢也很難我也沒聽過手續費需要4~5%的08年時本人的基金有到-30%左右過,裡面不乏上面所說的連結石油標的的基金以及r稀有金屬和貴金屬的基金(石油那時還過145過)但那時加碼後,還真的確不但沒虧錢賺了40%回來,所以怎麼大家的經驗是這樣,我想大概是在不同時間點選擇連結標的的問題,以及有沒有控制好自己資產比重的問題(個人不包含動產只算有價證卷,外幣一些結構型商品的話現金和總資產現金絕對至少佔兩成以上,幾乎都有占35%以上,這大概是有過幾次投資失敗經驗後讓自己這麼做,甚至某些時候市場走空時多少做空減少部分資產的風險,打平先拿回來)今年牽了一台528的錢大概有六成是基金部分賺來的,說實話基金比起某些金融商品,我想還不到公平性這麼不對等只是我好像沒買過國內基金就是了.....全都是國外的發行機構發行的基金但查了一下,台灣加權指數目前一年期間大概是-9.82%,查一下投資台灣境內的股票型基金,好像普遍比這個數據好,所以不太了解大家說都贏不了大盤,甚至前20大(是指績效,規模?)都不及大盤的水準的根據從何而來?
第三季基金受傷不輕邱顯比 李存修在惡劣的大環境下,台灣股票及台股基金也難獨善其身,台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九月下跌6.55%,第三季下跌13.58%。196檔台股基金九月平均下跌9.05%,無任何一檔正報酬;第三季平均下跌15.13%,僅35%的基金擊敗大盤,亦無一檔正報酬。就細分類而言,中小型(-17.1%),中概股型(-18.6%),上櫃股票型(-19.73%)是損失較重的子類。個別績效前三名,景順台灣科技(-8.95%),統一大滿貫(-8.95%),安泰ING成長(-9.55%)雖較其他基金為佳,但損失亦是不輕。累計今年以來,187檔台股基金平均下跌17.33%,僅一檔統一大滿貫(1.23%)為正報酬。-------------以上出自 投信投顧公會網頁------------------注意,是跟台灣加權股價報酬指數比較。而不是跟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比較。
國外的基金是怎樣,我不知道但是國內的,真的很黑暗我知道的一檔股票(因為有認識公司派的人)就是公司派跟投信基金手操盤掛勾公司派先進去買買完,就叫投信進來買單然後公司派出貨完股價殺下來又換投信認賠殺出公司派又在低檔買回來這兩年來大概在60~90上上下下至少三四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