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河太急 wrote:
不懂就別亂發文誤導...當初金融海嘯時高收債指數的殖利率還高達十幾%以上,比現在的CCC債券殖利率還高,如果當初敢買進,放一輩子都可以不用賣還能坐領高配息,本金也不會減少;但要再遇到這種低點也是不容易,一輩子的機會可能也只有一兩次,而且就算遇到了,也要有勇氣投入,因當時的氣氛應該沒多少人敢再大筆投入,只敢觀望再說而巳吧(恕刪)
真的是這樣,掉下的刀不敢接,以樓主說的這隻基金,雷曼風暴跌到2.8,3.0左右買的配息率有10多%,
(因為淨值低,一樣的投資金額買的單位數多,配息率自然高),淨值也大賺,當初很多人拋售淨值才會跌成這樣,
我朋友3.5的時候有買,放了幾年賺了淨值及配息就出脫了
我頂多撐著不賣,真的不敢加碼
1.基金規模夠大,計有20,544.10 百萬美元(2017/1/31),約205億美元,算蠻大的,就算是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全球債券基金美元也不過只有182億美元,老牌的富蘭克林成長基金為123億美元。
2.美其名為全球高收益債,依區域來說,投資美國卻為59.48%,根本就已超過基金的一半了;依持股來說,第一名高收益債佔38.39%、第二名美國國庫券為16.76%。這種情況就某種程度也可視為美國債券基金(含全部債種)。
3.淨值如果沒有什麼黑天鵝出現,看起來還真的是蠻穩定的,差不多約在4~5之間。
4.受惠於淨值波動較小,故殖利率6%差不多也就是這樣。
5.有關配息組成,此檔基金非百分百來自於利息,2016年10月甚至有31%是來自於本金,以最近2016年2月到今年1月的資訊,有8個月配息會用到本金(5%~31%不等),只有4個月全部來自於利息。
再稍微說明一下,
目前還有穩定收入所以還有本錢冒險,
完全不考慮先將600萬房貸還掉,
一定是拿來做一些投資增加收入,
高收益債基金只是其中一項投資,
要說股票當然也有,
會選高收益債原因主要是長期來看應可有5%報酬率(無法預測未來只能參考過去),
且海外所得不用扣稅(痛恨被扒好幾層皮),
高收益債基金(也有ETF)已投資快5年了並不是一次投入500萬,
所以也知道配息有可能會越來越少,
但看起來並不會突然減少而是慢慢減少,
所以目前25000配息對比22000房貸其實還有緩衝時間,
我想高收益債基金報酬率長期要打敗房貸利率應該不會太難才對,
真讓我放30年的話這500萬剩個2.300萬應該有機會吧!
若房貸利率上升太誇張不想負擔時再來籌錢還房貸,
哈哈...升息多代表景氣不錯應該有機會賣股票來將房貸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