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基金、配息ETF經驗談

請教前輩們

這兩年有些3~6年到期的美元計價債券型基金,可季配
到期以淨值償付的,如何看待? 謝謝 先

qazChen wrote:
有些3~6年到期的美元計價債券型基金,可季配
到期以淨值償付的,如何看待? ...(恕刪)
你應該寫出這些基金的名稱,大家才有資料判斷。

施羅德四年到期主權債券基金
宏利三年到期亞洲新興債券基金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華頓投信、華南永昌投信等,
未來也都會陸續募集短中期到期債券基金,
再加上施羅德投信的第三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也預計於五月底募集

類定存基金
這種剛出來的基金,別人不知道,我是不會買。我在第1篇的經驗談有寫到:

3、
不要買剛出來的基金,不知道它績效、配息好不好。

這是有不好的經驗的。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剛出來,廣告做得很大,說它能做空做多,我的理專也吹說它很好,那時沒有研究,不懂,於是單筆投入不少錢。結果,買後一看績效都是負的,放了4個月,負4%,我同時買的1檔,是正6%,我就把它轉換到他檔去了。轉換的時候,理專還勸阻我說,它很看好這檔,是匯差的關係,給它半年的時間,相信會有8%的收益。我不聽,還是換檔去了,結果半年到,它還是負的。

轉換到他檔,因為本金虧了不少,到現在配息了5個月,本金還沒有回本。有沒有慘?


剛比較了瑞銀和貝萊德的月配、累積的5年績效。有些奇怪,兩檔累積的績效和月配都差不多。如此,買累積的做什麼呢?也沒有累積到績效,只是錢放在那裡,沒有用掉而已。

(1)
瑞銀(盧森堡)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
月配:
成立日期:2010/01/15
基金規模:1384百萬美元(2017/03/31)
淨值:05/17,90.34
5年績效:27.82
4月年配:6.64%

累積:
成立日期:2011/03/03
基金規模:1,333.55百萬美元(2017/1/31)
淨值:05/17,140.6800
5年績效:33.01

(2)
貝萊德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A2-USD(累積)
基金核准日2006/7/28
基金規模3955百萬美元(2017/03/31)
淨值:31.30
績效5年:33.76

貝萊德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A6美元(月配息)
成立日期 2012/02/01
基金規模3955百萬美元(2017/03/31)
淨值:5.34
績效5年:33.86
4月年配6.5%
同一檔基金,月配型和累積型的報酬本來就應該差不多啊!

如果基金的報酬率不錯的話,累積型的,淨值會膨脹的比較快,會賺的比較多。

報酬率就是計算資金在參與期間內的漲跌幅。
n8362995 wrote:
累積型的,淨值會膨脹的比較快,會賺的比較多。...(恕刪)

月配息,就是每個月『部份贖回』。
贖回的部份就不再參與後面的漲跌。
後面漲了,不會參與到。
後面跌了,也沒參與到。
後面會漲會跌,不知道。


有沒有發現,基金成立的時間久一些,累積的淨值都比月配的多上幾倍,但績效並沒有月配的好。這樣有什麼問題?

累積的本金不會增加,單位數也不會增加,它增加的只是淨值。

所以,重點來了,買累積的基金,並沒有再投資的效益,不會本利越滾越大,它只是把你的利息放在那裡,呆呆的放在那裡。要有再投資的效益,必須把配息再投入去買基金,如此本金才會增加,單位數才會增加,這樣才會本利越滾越大,注定要給公司再賺點手續費才行。

基金不像股票,股票配股的話,股數會增加,本金會增加,就會有再投資的效益,本利會越滾越大。累積的基金不會,因此投資基金效益要大,還是要買月配的,把配息再買基金才行。

mozxcv wrote:
有沒有發現,基金成...(恕刪)

你的思路真是與眾不同!
高收益債基金不斷創高同時,巴克萊高收益債指數ETF卻出現盤頭的走勢,點到為止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