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多來的投資心得(海外基金)

剩沒幾個月 就要從大學畢業了 四年混過去 總算找到算是興趣的事情 投資理財

也發現投資往往是能與長輩們閒話家常的話題...(這一年才找到共同的話題 感動)

投資海外基金一年多了 當然也遇到兩次股災 所以也逐漸重視風險配置

爸媽為踏實的客家人 一直以來都用定存來把他們的辛苦錢當作額外的收入

對投資有興趣也是因為想幫他們輕鬆創造更多的收入 好讓他們能夠舒適的過下半輩子

爸媽也對我的投資方式逐漸信任 從試探的10W到30W 未來可能加到60W 或許是去年度

報表13%的獲利及穩健度 讓他們放心的把更多錢交給我..越多資金代表著越大的風險承擔

所以我也把我的操作方式報給大家分享...(好像廢話太多)

1:有一定的資金再接觸基金 而不是有個五千一萬 聽說行情好就定期定額 10W-20W是我覺得合理的資本
畢竟多頭已經走了三四年 隨時都有在山頂上玩的風險 就算定期定額 也需要長時間來攤平損失

2:資產配置的觀念: 手頭一定要有一定的現金 因應股市隨時的修正 也至少先存半年的失業生活費再接觸

3:基金的配置: 之所以說10W-20W是底限主因是 較方便作風險的均分 當你只有一兩萬塊的定期定額 遇到
股市修正時不但沒有多餘的銀彈可以進場 反而因為定期定額常套用在RR5單一國家 一修正
賠了點錢 定力不足 可能就被洗出場 這就更枉廢你用定期定額的用義

4:利潤&風險: 我相信基金的報酬與股票相比遜色 但卻相對穩健且投入的時間較少 可以專斯本業 上班族本該
將重心放在自己的事業 投資理財就交給專業的經理人操作 我想1.2年 股票的利潤可能比基金好
但10年.15年呢? 或許答案是相反的

5:核心&衛星: 當你有了一定的資金想進入基金的世界 首步就是建立核心&衛星基金概念 在我的基金配置中
債卷基金佔了36% 其中美國債跟全球債各佔一半
全球型基金佔了18% 使用了較高風險高報酬的全球型股票基金
亞太股票型基金佔了14% 我避開中國股市比重高的基金(居高思危)
歐州 東歐 印度 三者佔了32% 前兩者為定期定額 停利點到贖回部份繼續扣款 印度為近期單筆進
各位可以看到我的配置 債卷佔了快四成 隨著投入金額的增加 風險控管亦要更加注意 若遇股災
債卷市場往往可以避險 也能升值 債卷的利潤不高 即使沒賺錢 我也是將它當作避險的工具

6:停損&停利 我想不論是定期定額或是單筆進場 都要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單筆較適合有些經驗的人 技術分析
及基本面的研究做的好 進場點抓對的機會就更高 單筆進場的利潤比起定期定額 實在高出不少
當然遇到修正損失也會比定期定額還要慘重 訂下一個目標! 機械化的執行動作 就不會是紙上富貴

7:勿進出頻繁: 玩基金往往會被扒好幾層皮 有手續費 有保管費 若是殺進殺出 光是這些費用 就會讓你白忙一場

8:年輕?年長? : 我想投資不是因為自己年輕就可以全押RR5 而是要以進場的資金比重來衡量你的資產配置 當然
越穩健的配置 賺的自然沒高風險的人多 但相對遇到修正時 新興市場動則10-15%的修正 足夠
反咬那些不重視風險的人一口

9:試著去研究! : 不要老是看討論區 誰報名牌 學會基本的技術分析 研究各國家產業的基本面 永遠早別人一步
發現 試著去看國外的股市行情 至少會比著墨於台灣某些投機股的K線起伏 來的有成就感

10:定期&單筆 : 傻瓜投資法即定期定額 但進場點也要抓好 進階一點 可以好的時候加重扣款 覺得行情不好就停扣
即不定期不定額 單筆進場則需要有點勇氣 畢竟進場點為固定 若是怕起起伏伏 可以像玩股票一樣
先下試單 30W拆成3次進場 風險自然能降低

以上為我的投資心得 字有點多 也感謝大大對我的文章有興趣 在下不久後也將出社會 想問是否有便宜又有保障
的保險險種適合剛出社會的新人使用 畢竟對保險不熟 望請各位先進若方便 告之保費及險種 感激!
我也有在玩說
小小碰一點
還沒一年 宏觀的時候掉了不少
海外的也掉

我是買區域的
找一個有前景的地方 歐洲 南美 東南亞 等等
大陸的快要開放
就放著 獲利率較高
進進出出的 手續費扣下來少了好多%
比較起起落落的 天然資源

就是不碰台灣
這容易被坑殺的地方
我有看過一個方法,現在想試試
---------------------
內文:許多人將定期定額基金當作儲備退休老本的投資工具,理財專家建議,投資定期定額基金一段時間後,不妨利用投資成果,以「循環投資法」另行配置債券基金,提高財富累積效率,並且兼具風險控管效用。

對擁有一定資金部位的人來說,理財專家並不建議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太過偏食。遠東銀行理專余慶華認為,透過投資定額基金累積一定的資金部位後,投資人其實可運用現有的投資成果,進行再投資的動作。根據她的經驗,定期定額基金如果加上投資單筆債券基金,應該是更兼具獲利與保本的成功投資組合。

但如何在不增加額外支出情況下,透過這二個投資工具進行循環式投資?其實原則相當簡單,余慶華指出,定期定額基金的特色在於,每個月固定投入一筆資金,當 該資金累積到一定部位時,不妨可在適當時機將基金部位先行贖回(應注意,此時定期定額基金仍應持續扣款,不可關閉帳戶),再運用這筆錢以單筆投資的方式, 去購買績效良好的債券基金。

由於債券基金每年均有固定配息,此時投資人再用這筆配息,平均分配在每個月投資原來的定期定額基金,如此循環不已,投資人不僅不用另外籌錢買債券,先前的定期定額基金也可以持續投資,繼續享受投資收益。

◎舉例
每月固定撥出6,000至7,000元投資定期定額基金,如果已經有100萬元的資金部位,就可以將這100萬元拿來購買債券基金。

如果投資的債券基金每年配息率9% ,一年就有九萬元收入,平均一個月為7,500元,此時正好可以拿這筆配息收入,用來平均支付每個月的定期定額基金投資。

就是以定期定額基金的部位,作為投資債券基金的本錢;再以債券基金的配息,回頭投資定期定額基金,如此循環不已,在不用增加投入資金的情況下,達到同時坐擁兩筆投資收益的成果。

聯 邦銀行財富管理部經理許珽琬也認為,定期定額基金加上債券基金,應是投資人在規劃退休金時值得參考的組合。事實上,債券基金除了單筆購買,同樣也可以用定 期定額投資,至於兩者的配置比重,如果屬於長時間投資(距離退休年齡仍遠),債券基金的投資比例可以較低;如果是中短期投資(已接近退休年齡),此時投資 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投資應以保本為主,債券基金的投資比重就要相對提高。
----------------

其實市場的高點或低點是很難預測的.
舉例來說.印度再4000點的時候有誰能預測他可以到14000?
你在4000點跟別人說上看14000.別人會當你是瘋子.這就是單筆基金的困難點.你無法預測.

我樓主不同的地方是.我幾乎都買RR5的基金.因為小弟金融界上班.所以天天都會去觀察.
債券型的基金買起來很無趣.

如果很重視風險的人.我是建議買像坦柏頓成長或是美林環資配.我個人是喜好像新興市場的.
目前東南亞(東協.馬來西亞.新加坡)已經是很多人投資的地方.而東北亞(南韓.日本)是逐漸熱起來的地方.

我通常是推薦別人買定時定額.至少如果淨值跌的時候還可以慢慢攤回.
定時定額最重要的是耐心.很多人扣了一年多就會放棄(這是報紙寫的喔).
找一個長期看好的標的慢慢投資(現在比較紅的就亞洲或歐洲.拉美也不錯).
一個月扣個3000不嫌少.10000不嫌多.相信5年就會有一筆資金可以運用.
還有找個手續費有打折的銀行買.別讓手續費侵蝕你的利潤喔.
我偏向雙十策略.

波動性與輪動性大的標的(能源/黃金等) 採用月扣四次, 報酬率高於10%就贖回.
待低點再投入(或者轉換標的)

至於長遠看好的標的, 則拉高至20%以上. (例如坦伯開發中, 新能源等.)

基金要賺比股票慢, 但是不需要每天盯著電腦看. 算是一種壓力比較輕的投資

再者, 核心與衛星基金分配恰當, 更是重要.
愚蠢懶惰的人將會苦於差別待遇和不公平 聰明努力的人將享有各種特權度過充實的人生
asiacats wrote:
...(恕刪)...還有找個手續費有打折的銀行買.別讓手續費侵蝕你的利潤喔.


我一直都沒有在意手續費,因為原往來的銀行很久了,都有打折,
但昨天在另一家打算買個單筆,要送出時發現怎麼手續費這麼高!就收手了。

雖然基金本身能不能獲利才是最重要的,能賺錢,其實不在乎它收手續費,
但基金目前績效不代表未來,所以還是要看一下。

amddy38 大學就懂得這些,真是不錯!

敗家歸敗家,理財還是要做,才有本錢~
謝謝經驗的分享
基金的確需要注意手續費等費用的支出
否則沒賺到錢倒是繳了一堆手續費

asiacats wrote:
其實市場的高點或低點...(恕刪)


同意+1

高低點真的很難預測..所以我才一直重視風險的承擔

若是不喜歡玩債卷型基金的人 可以投入全球型股票基金當作核心基金

只是近兩次股災通常都是全球性的 少賠就是贏

大大講的富坦成長也是隻蠻優秀的基金..我是玩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 風險較高

時尚精品基金近期掘起 積效也穩定 較不會不隨著股市起舞 有自己的路

石油 礦業 黃金 替代能源 這四種資源基金 蠻適合心臟有力的人下去玩單筆 漲跌蠻大的

另外提一點 若是你想長期投資 就久一久看一次基金淨值 別天天注意

因為常看它漲漲跌跌 就蠻容易定力不夠殺出 或是停扣 (經驗)

此外我看好歐洲及亞洲市場 近日想加大比重 有興趣的也可以找相關的訊息

插花一下 有人可能幫我回答保險的問題嗎!?
我是有另一單筆金額投資華頓全球精品基金,其他的閒錢都是投資在股市裡,只可惜我起步太慢了,到24歲才開始投資,才發現對財經投資有興趣,可惜,不然就在念大學時再附修財經系
我幾乎都買RR4到RR5的基金
債券型的基金會沒有耐心
單筆 最愛石油 礦業 黃金 替代能源 這四種資源基金
漲跌夠大

單筆 的賺到一定利潤
轉換成核心(手續費購划算的話)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或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和美林環球資產配置基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