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stolk wrote:對c大真的很佩服.....(恕刪) 對阿 佩服 心臟超級大顆但是對趨勢判斷也很準確當沖只是賺賺蠅頭小利一旦大波動反而不敢賺就好像張大師說的"散戶怕賺錢不怕賠錢"請C大分享一下趨勢判斷還有怎樣把心臟練大顆
ano111 wrote:雖然C大所說也是事實...(恕刪) 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都聽過‧‧‧但那部卡通真的‧‧‧沒看過‧‧‧但您所說的『糊塗中帶點精明』‧‧‧小弟非常認同‧‧‧如果用期貨操作來說,就是操作要精明,停損停利之後要糊塗,忘記之前的損益,專注於下一筆新單交易‧‧‧不因大賺而得意忘形、擴大部位,也不因小賠而失去戒心、張狂凹單,這應該蠻符合『糊塗中帶點精明』的‧‧‧至於小弟修煉的方法,就是『保留本金、獲利續拼』!83年進入市場的時候,從股票入手,一開始現股操作‧‧‧累積到第一個100萬之後,抽離本金30萬,用剩下的70萬從事信用交易,因為槓桿操作風險大,所以開始學習短線當沖不留倉,但最後發現根本賺不到大錢,反而賠掉手續費、稅、利息、借券費‧‧‧後來痛定思痛,決定利用簡單的均線搭配KD、RSI等指標判斷買賣點,採日線短波段操作,並設定停損點一根半停板(10.5%)的固定標準退場機制,才慢慢體會到何謂『穩定的年化報酬率』‧‧‧其實也並不多‧‧‧大約20-30%而已‧‧‧但自從開始交易期貨之後,那套用在股票分析的做法反而不靈光了‧‧‧一開始很快就賠掉一半的資產,絕望之餘‧‧‧本想把按比例抽離的本金再加碼回去,但終究忍住了‧‧‧痛定思痛開始尋找別的方式‧‧‧後來試過用黃金分割搭配費氏係數、算波浪,並利用不同的時間週期,像張天王的日線、30分線、60分線,也曾經拿來研究過,但始終不得要領,雖然偶有獲利佳作,但一段時間下來‧‧‧總感覺反而比不上股票好做‧‧‧最後終於想通‧‧‧與其人工判斷行情趨勢,不如把那些分析決策邏輯簡單化,變成單一指標進行操作,又因為先前吃過很多虧,所以改採評測歷史績效的方式,取其中較佳的模組進行交易,這點比較類似本樓住戶H大的做法‧‧‧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被動操作反而比主動判斷更好,所以就完全按照關卡價機械化操作,雖然一定會碰到多空雙八的痛苦時刻‧‧‧但後來也就習慣成自然了‧‧‧至於權證和選擇權,也找到了固定的模式操作,但由於報酬的標準差過大,所以投資部位始終不大,頂多就是策略型佈局,有機會才小玩一下‧‧‧最近則因為另一棟樓的11號糖大大們啟發,開始展開另一趟修煉之旅‧‧‧拉拉雜雜寫了這麼多‧‧‧其實就是要告訴各位大大‧‧‧每一種金融商品的特性都不同,重點就在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然後‧‧‧別問別想‧Just Do It!
nepenthe wrote:能夠有高手指導必定能少走很多錯路好窮拜託大大高抬貴手指導新進 同意……向C大、波段大大多學習才是真的能減少很多犯錯的機會!當然……有時犯錯也是一種學習!但是…應該沒人想犯吧!
勢 比 技術分析重要很多造勢者 政府 , 畢竟指數是用金錢堆出來的東西美國 台灣 大選將至逆勢者 必亡這次五都選舉非同小可台灣指數要到萬點 越來越容易重點再於 大陸要與不要對於香港連漲40月 , 打破所有技術分析其次 三大法人在10月結算後 連避險都不避短線討論也無意義以上純屬無聊發洩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