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成交5萬口的我。與你分享選擇權的風險

新聞原文出處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8%82%A1%E5%B8%82%E8%AA%B2%E7%A8%8B2%E5%A4%A9%E7%AB%9F%E8%8A%B1%E5%8D%81%E8%90%AC-%E9%BB%83%E5%B0%91%E8%B0%B7%E8%A6%AA%E6%9B%9D-%E6%85%98%E7%97%9B%E7%B6%93%E6%AD%B7-%E7%84%A1%E5%A5%88%E5%98%86-%E5%88%A5%E5%82%BB%E4%BA%86-080003801.html

網路上出現不少兜售軟體或課程的平台,自己也因希望能增加收入,而砸了不少錢進去學,有些甚至一套兩天的課程就賣好幾十萬,讓他親身經歷後表示「那些所學的東西,不如買書看就好」,認為部分不肖商人看準人性的貪婪,趁著景氣低迷時扮演上帝,解救套牢的散戶,讓黃少谷無奈說:「別傻了!」

此外,在加入課程後,發現他們的理論真的是騙小朋友,特別發文呼籲「真的不要被話術,很多人想財富自由沒錯,但不需要上個2天10幾萬的課,也不需要買10幾萬的軟體!
----------------------------------------------------------------------------

前幾天 各網路新聞都轉載這位明星藝人 對於投資課程的感想

他並沒有 指明是誰

所以 原則上就是 泛指 一種普遍現象 對事 不針對特定人

我自己的感想是

在這4年 也談過很多次

如果你是股市小白 那麼所有類似的課 對妳都是有幫助的 因為 你最菜 我敢說 任何一個開課的老師 都比你懂

我不是 替他們 說話 而是事實 你都說自己是小白 除非你說謊 對吧


如果你不是股市小白 對於常識 知識 有了解 那麼 我也拍胸脯說

那麼市面所有類似的課 90% 都是地雷 你要避免踩到坑 有相當的困難


那麼 要如何避免呢 ?

待續
很多說自己有良心的老師 他們都有提供 試聽或 前1.2堂免費 或課程一半可離席 不收費...

目前 這些都是很普遍的作法

其實 都存在一些問題

我在金融 20多年 5566 7788 老師的花招 看過的 不會比任何人少 ~ 我敢如此自誇 ~

破解如下

試聽或 前1.2堂免費 看似佛心 其實你仔細想 我在01開樓4年 可不可以將這4年的內容
化成 我正式上課的 試聽或 前1.2堂免費 換湯不換藥 所謂的佛心 話術在轉而言

試聽或 前1.2堂免費 根本不是什麼佛心

有人笨到 會以為 試聽或 前1.2堂免費 老師就會提到關鍵嗎


如果你覺得 有試聽或 前1.2堂免費 就是好老師 正式課程 絕對很棒

我只能說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太淺了

會不會踩坑 跟他有沒有提供 試聽 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你硬要說有 那我相信 就沒人是詐騙了


只有一種方式 可以避免踩坑



課程上完 一周後覺得滿意 才匯款 只要不想匯款 無須理由 就免費

注意我寫的 是一周後 不是上完課立即決定付還不付

差別在哪裡 ? 別裝傻了 妳比我還清楚

我不想跟任何人討論人性

我非常解人性 爭論這些沒用啦


大家會說 根本沒有老師 用你說的方式 LOUIS 你也是在打高空


對 ~ 我很清楚 沒有人會這麼做

所以 大家都不用 裝清高 假惺惺 對吧

好吧 我換個方式說


如果都讓你 一周後才付費 乾脆就免費分享 分費分享的一堆人好不好 我就開樓分享4年了啊

沒錯啊 我這4年的文章 不就是免費的


別繞圈了 也別玩文字遊戲

老話一句
如果你不是股市小白 對於常識 知識 有了解 那麼 我也拍胸脯說

那麼市面所有類似的課 90% 都是地雷 你要避免踩到坑 有相當的困難


謝謝
就算是市場公認的贏家 開很貴的課

內容就一定是天大的賺錢祕密嗎

如果答是的人

我內心只想問一聲 安安你幾歲 怎麼會無知的這麼可怕



上課絕對不要踩到坑? 抱歉 我自己也踩過好多 沒辦法避免的

謝謝
有一句話稱為 ~請君入甕 ~ 只要把有興趣的騙來現場 ? 就是有機會成交

號稱第一堂課免費 如果不滿意 立即離開不收費 不離開就是要付費上第2.3.4課

結果第一堂課 是總論 目次 包含 期貨是什麼 ? 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詐騙 ? 請問 他這樣的內容 詐騙了什麼 ?

難道講清楚 期貨是什麼 ? 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不重要嗎

離開 ? 好啊 你離開啊 不收費 人家老師沒那麼表 拿X押你 不准你離開 大家都是君子 懂


他在第一堂課 暗示 第2.3.4課的某些內容

我用20年的經驗告訴大家 會離開的是少數 因為都來了

玩人性 ? 老師不是吃素的 懂 ?

當然 有些是 另外下周才上第2堂 這種急迫性就比較不高


但 到底 第一堂課 你是不是滿意 你自己很清楚

還有 這樣的第一堂課 絕對不能說人家騙你 ~ 因為你根本也沒付費啊

結論

別玩了好嗎

真正佛的老師 我在前一篇提過

很可惜 沒有老師這麼做 也不可能

因為 會讓你一周後付款 他就沒打算跟你有的沒的 當作是免費分享就好

你能搞懂這道理

就不會相信什麼先試聽的什麼花招

沒用的啦

軟體先試用 倒是合理

因為 這就沒分 第1.2.3.4堂了

所以 軟體可試用 這是對大家好的 ~ 不存在什麼花招

謝謝
開發策略 永遠都是 勝率跟賺賠比的問題

沒有什麼100% 穩贏的策略

如果有 ~ 只有一種可能 ~ 樣本數過少 或 故意過濾

畢竟 歷史紀錄都在看了 要故意過濾某些因子 不是很容易的事嗎 要~不要的問題而已

大體來說 有經驗的人 看了那麼多的紀錄 說沒心得是騙人的

就如之前提的

以目前指數位階
波動位於極低 接下來可能會有 一根250長黑 脫離極低波動
波動位於極高 接下來可能會有 一根250長紅 脫離極高波動

但 100%嗎 ? 當然不是 有出現 不代表中間不會被停損

這只是一種現象

如何進出場 停損停利 才是關鍵

用買方進場 不就停損最大可接受 ?

對 是沒錯 但 用月比較好 還是週 ?

這都是需要操作者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謝謝
我不是從事程式交易 當然也沒有在租程式 我又不會寫 ~

但我很喜歡追蹤 程式交易有在賺周邊財出租的交易人

因為他們是量化投資的信奉者

我精神上認同這些想法

這些年 追蹤過 願意一直在社群無間斷分享績效的程式交易者

有數十人吧

有人會說 哪有那麼多在分享?

對 沒分享 出張嘴的 當然不能算 如果要算 那可能上千人吧

好 不理那些出張嘴的

我敢肯定 曾經在社群無間斷分享績效的程式交易者 有數十人 甚至上百

至於為麼你現在沒找得到這麼多

很遺憾 告訴你一個事實


他們樓起 看他們樓塌

江山代有人才出 一代新人換舊人

x人(指畢業) 是不會發文的

看懂上面的 就懂了 ?

期權是個 追求 絕對報酬的操作商品

不要扯什麼 好不好做

年度績效必為正

是最low最low最low的要求

不是嗎

謝謝
一般交易人 要怎麼做 ~ 我完全沒興趣 也沒意見 更不會自己吃飽太閒跑去當他老師

但這些賺周邊財的 我有興趣追蹤的原因是

我若有興趣 有錢付費 就可加入他們賺錢的程式啊

不讓我參加 ? 它們會過濾?

別傻了? 還是別裝 ? 好嗎 你看過它們誰在一對一 4.5小時對談 過濾的

不要把特例當通例

通例就是

要賺周邊財的中心思想就是

誰錢來 我就教 我就租 管他是 256 還是379

不是嗎~

謝謝
我承認 我股票金融操作 金融股及資產股 目前是失敗的

從今年下半年

分批陸續布局買入約 300萬的 長期投資股票 還是不敵 空方趨勢

套牢中  準備長期抗戰 ~

因為我不傻 懂得 看清自己的不足

我保證雞蛋不會全放在風險資產中



如圖所示  某帳戶有約2-3倍的資金在場外安全地方停泊 絕不動用 圖示為單一某帳戶  恕不提供其他所有帳戶  


(溫馨提示  自己的錢自己作主 勿受他人煽動 
 網友好事之徒的胡言亂語要你全部身家 風險冒進 
 是吃瓜等看你的笑話 

  我不是傻瓜啦  你呢~共勉之 )



家人開玩笑說

早就說 股市還沒跌完 買什麼股票 ? 這下買的全套了

存股?

有什麼好存的 我們有2間房在出租 不就是存股?

收房屋租金 等不等於 存股 ?

不用討論啦

只是在玩文字遊戲  對吧  家人說 別分那麼細啦

用賠得起金額投資  我知道你還有錢
  這個笑梗  全市場都知道  

但對我家來說  這不是笑話  而是我家身體力行的事

謝謝
年紀不同  面對風險的承受力也不同 ~ 這道理我懂

不要拿自己的觀念  套用他人身上 ~這道理我也懂



所以 上樓的文章 我還是要澄清

我是我  你是你  ~ 懂 ~

我發發廢文   誰認真誰就輸了

放心 ~ 我只會在這棟樓發廢文  不會去他人開樓處 好為人師

我更不會跟他人比身家 因為我根本比不過啊  哈哈

在網路到處跟他人叫囂  旁觀者會怎麼看 ?  不好看啦 ~對吧

謝謝
新制度下周上路

名義上的雙周選 是 11/9啟動

但前面就提過 想要研究 不需要等到 11/9

現在的 11月月選 不就是雙周選 (下下周三結算)

今天 下跌 波動率卻大縮

比對 資料

如果沒意外 下周三的新倉 會是 4周來的新低

394 357 336 323 --- 310+-10

對 ~預估會是 310+-10 附近

疫情2年多來

權利金的平均值 也約在 300多一些

回看今年

雖然還是月月賺 上半年正常 但下半年 績效非常不滿意

原因就不展開談 因為不會有人會把在研發中的策略 一五一十公開報告

這些不成熟的策略 都是用真金白銀 換來的 代價

用結果論就好 理由跟藉口 不必太多 對吧

展望未來 還是有信心

很間單的理由如下

隨著 蒐集的資料 越來越龐大 樣本數越大 分析之後 必然是比較容易朝正面的發展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