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期貨的選擇權收費合理嗎?

mvp168ks wrote:
都電子單了, 還需要...(恕刪)


都電子單了, 還需要什麼服務?

一對一教你使用軟體?
我要 XXX 資料, 請準備給我?
我今天公司比較忙, 能否幫我接小孩?


凹單大王
……
扯到接小孩了……哈哈…

真的再扯你們元大臉上無光啦………
5_2_0 wrote:
講到最後似乎忘了開頭...(恕刪)


我後來有說我弟噢
鳳梨保姆 wrote:

「手續費高」+「系統很爛」
我確定會被市場淘汰...(恕刪)

元大目前市佔第一,
所以會是「手續費高」+「系統很爛」?
a0918116005 wrote:
您一直要把元大及寶來...(恕刪)


您一直要把元大及寶來拆開

人家都合併幾年了?


………………………………………………
a大,不要再跟他囉唆了。


服務不好:電子單時代,只要手續費跟軟體方面強就好。

抱怨軟體不穩:
因為之前併購公司的軟體不好。客戶電腦不夠快。客戶網路有問題。

收費高:誰叫客戶蠢走進證券段要求開期貨戶(哈哈,我弟昨天去凱基開戶前有試一下,他直接走進凱基證券不是凱基期貨)

總結:千錯萬錯都是客戶的錯。
a0918116005 wrote:

您槓嘛處處打自己的臉?...(恕刪)

鳳梨保姆 wrote:

更不用說還硬凹...(恕刪)

討論就事論事就好,
習慣幫別人戴一頂帽子不會顯現出自己很厲害.
mvp168ks wrote:
元大目前市佔第一,所...(恕刪)


元大目前市佔第一,

………………………………………………………
是嗎?
mvp168ks wrote:
鳳梨保姆 wrote...(恕刪)


您去自嗨吧……我家只是一個被元大打槍的小客戶
鳳梨保姆 wrote:

是嗎?...(恕刪)

期交所有資料可以撈,
不知道怎麼撈可以 Google,
懶的 Google 就找你新開戶的營業員,
測試一下「服務」好不好...
mvp168ks wrote:
期交所有資料可以撈,...(恕刪)


不用啦…至少不會跟我弟說台灣可以查出摩台指留倉是多還是空
不好意思,下午沒事做,我插個花來聊聊我對整件事的看法,

先說個題外話,
"期貨"來說,從2006年開始的"台指期(代號TX)"年度交易量(等同於市占率)來看,前5名之中的第1名(元大)與第2名(凱基)之間的競爭確實很激烈,
第3名群益期貨,第4名永豐期貨,其交易量跟第1名與第2名差距都蠻大的,
而第5名的元大證券自營部同屬於元大金控集團,所以假如把第1名與第5名都計入元大集團的話,期貨交易量第1名確實元大金控集團當之無愧,見附圖(附圖的資料來源為期交所的統計資料~期貨商交易量年報表 網址~ http://www.taifex.com.tw/chinese/7/YearlyFCM.asp )

而從這個統計"台指期"的資料來看(我只挑台指期(TX)的交易量乃是因為期貨交易還是以台指期為大宗,其他的電子期與金融期等等都只是配角而已),2012年元大期貨的台指期交易量從2011年的5百6十幾萬口大幅成長將近1倍來到1千萬出頭乃是因為合併寶來的關係,
而凱基也不惶多讓,從2013年的4百9十幾萬口成長到2014年的7百多萬口,成長幅度也是很驚人,而其原因應該是與大華證券合併的關係,
所以併購的威力確實可以把尾隨者遠遠的甩開,就如同當今的老大與老二已經把第3名之後的期貨商遠遠的甩開了。




而從今年的台指期的期貨月交易量來看,凱基期貨似乎逐漸拉近與元大期貨的差距,今年6月的交易量甚至差點超越老大的元大期貨,








言歸正傳,樓主說的是選擇權,因此我也把選擇權的資料拿來看一看(同樣位於期交所的網址),
台指選擇權(代號TXO)的交易量,以年度資料來看,凱基與元大的差距就有點大了,以2015年度來看,兩者的台指選擇權(TXO)的交易量差了將近1倍,





假如是看今年2016年逐月的交易量紀錄來看,兩者的差距更多,(題外話,所以我認為樓主的弟弟轉去凱基或許對於其他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一件,因為差距太大就沒有競爭壓力,沒有競爭壓力就不會改進,所以假如可以讓元大期貨感受到選擇權方面的競爭壓力的話,那或許可以給一些他們進步的原動力),







當然我的重點不是在於各期貨商之間的這些市佔率的數據比較,我會去查這個乃是因為據樓主說他的弟弟的選擇權交易量單月有萬口左右,所以我才想說去查一查某客戶的單月萬口選擇權的交易量會佔這間期貨商的交易量多少的百分比,
就以最近的7月(上個月)來看,元大期貨7月的台指選擇權交易量是~ 4,378,172 口,4百3十7萬多口,
所以樓主的弟弟大約是佔了438分之1,以單個客戶的貢獻量來說不可說不大,以這樣的貢獻量卻得到這種回應,我覺得這中間一定有什麼地方出槌了,

不知樓主有沒有發現,從頭到尾好像都是證券部門的人在跟您以及您弟弟接洽,期貨部門的人呢?
我覺得期貨部門的人的或許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抑或是知道這件事但是已經被證券部門的人穿小鞋說您的壞話,導致他們也誤解了,

假如您今天一開始就是找期貨部門的人應該不會得到如此的回應,畢竟元大證券與元大期貨雖然同屬於元大金控團,但是財務各自獨立(例如從上述的期貨交易量的排名來看,元大期貨與元大證券自營部各自操作期貨,口數是個別計算的),所以元大證券的人可能覺得您們的交易量與交易費用對他們的業績來說不是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對於期貨部門的人來說可能就會把您們奉為上賓,

我來舉個例子,A先生買了一間公寓的房子,隔成2間套房出租,他預計每間套房月租5千,2間套房總共每月可以收租1萬,
某天B先生來租房子而且一次就把2間套房租下來並且不殺價,A先生想說如此一來倒也省得麻煩,於是就立契約把2間套房租給B先生了,而B先生原本就準備要當二房東,所以他除了自己自住一間套房之外,又把另一間套房以每月7000元租給C先生,緩句話說他當下就省了2000元,
而房客C先生住進套房之後,慢慢的發現水龍頭與熱水器等等一些設備出了問題,他跟二房東B先生反應了之後,B先生說會跟A先生(大房東)反應,但是問題卻遲遲不見解決,於是C先生逐漸地把怒氣轉移到大房東A先生身上,但是大房東A先生其實是無辜的,因為二房東B先生從頭到尾都沒有跟他說套房的設備有問題,所以這中間出問題的是二房東B先生,但是房客C先生卻怪罪大房東A先生,您說這大房東A先生豈不是受到無妄之災嗎?
假如今天C先生是去直接找到大房東A先生來反應問題的話,結果會是一樣的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