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我來說,是我看清下半年手機行情的重要資訊。
常常有人談看新聞作股票,會賠錢,對也不對。
如果新聞已經傳遍了好幾天,那也許看了之後作股票就慢了。
但如果早別人先知道一步,那就不太一樣了,我看過這個訊息是早台灣一天,隔天下午報紙才登出來,又隔天才大篇幅報導。
另外一個重點是新聞解讀能力,有些新聞也許聽起來並不是那麼明顯利多利空,但如果熟知相關產業背景的人來解讀,他會沙盤推演,想出後續會發生的擴散性影響,那這則對局外人沒用的報導對熟知產業者卻是有價值。
所以新聞有沒有價值有兩個因素很重要,第一是時間差,第二是解讀能力。
這個消息我第一個解讀是聯發科,台積電第四季庫存調整將會不明顯。Q4 也許沒Q3那麼熱,但Q4至少沒有嚴重的庫存問題。隔天早上一開盤天就把出清的聯發科低價補了2 張回來。
大盤方面, 我認為這次大陸換機潮帶來的行情,會使得整群手機族群受惠,包含台積,大立光,鴻海,面板,或其他相關公司業績帶來助益,因此手機族群股價可以得到支撐,大盤下跌盤整的深度就會比較有限。
Adfn wrote:
正常來說,第一知道...(恕刪)
這個訊息關鍵不是速度,是解讀。這個消息早先2-3 個月前就傳出了,可是可信度並沒那麼高,我對Q4 信心不高。
所以明知聯發科缺貨,向台積求援(2-3個月前了) , 但還是不敢把台積,聯發科的評價定太高,因為覺得 Q4 有風險。
所以當聯發科除權後240,我出清了。台積我先前的看法,頂多也是 172到頂。
這個訪談文的關鍵是受訪者是朱尚武,記者是孫昌旭,是可信的人物,可信的報導。
他談的不只是缺貨,而是幾乎是 整個生態現況。
里面缺貨的原因也沒談,我接觸到一些大陸的分析,為何會有這次缺貨行情,我大致了解,也知道持續力道會可能有多久。
能確定知道更多內涵,在推演下半年跟明年Q1 景氣就會失誤比較少。解讀完,我第一個猜測是聯發科除權後會過240, 台積會過172.
除權後239.5出清聯發科,回補價是 234.5(回補價不只要時間差,還要有信心接)。收盤就已經 241了。 這篇聯發科有我每個時間點對聯發科的看法,大致上沒走精,#31後我開始發言。
大型績優股的利多,速度不是那麼要緊,而是要確定,要分析。這個缺貨傳聞法人分析師老早就聽說,只是解讀不一,有人會把台積聯發科大立光評價調高,有人甚至調低,每個人對市場的深度廣度体會不同。甚至這個詳細報導之後,有些分析還是調低,因為每個人看法不一。
小型股利多利空的解讀不一樣,你說的比較像小型股,我也不會這樣解讀,反而從技術面去追,技術面反而是第一手資訊。
Adfn wrote:
你的解釋讓我覺得越...(恕刪)
所以全貌要了解,台積,聯發科,我追了5年以上了。
台積當時價格是 58元。
缺貨,不是工廠出狀況,而是需求大於工廠的產能。
台積的產能規畫是成長的,聯發科的訂單也是年初就排好了。
現在是台積產線暴滿的缺貨,不是出狀況的缺貨。
聯發科的缺貨,不是規畫的量,台積交不出來,而是要了多餘的產能之後,還是沒辦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規畫的量加上台積能夠擠出的產能就已經讓下半年聯發科的銷量增加不少。
你的解讀是有些問題的,缺貨不是產線出問題,而是需求比預期強。不只是聯發科缺,小米因高通交不出貨市佔下滑。 整個產業鏈缺,面版也缺,Q3 是需求面太大缺貨,是良性的,是全面性的業績成長,不是那一家預估出錯。
聯發科Q2季增30%, 下半年比上半年又會增20%。
光是 oppo R9 一隻手機,就已經讓聯發科 Helio P10 缺貨,因為量太大。
缺貨效應會讓訂單排更長,會把聯發科的Q4 庫存問題解決掉。
PS:
手機晶片的製造需要時間,一層光罩要一天,高階的晶片,動不動就 60 層,光是在台G 就要60 天,加上上封裝測試往往就超過3個月,產能不足供不了貨是正常的,不是誰調度能力差,而是期初預估不準或過於保守。
台積產能每年就預估成長 5-10%, 不能太樂觀的,資本支出太驚人了,一出庫存問題,股價就往下直瀉了。台積這幾年至少控制的很好。台積已經把美林分析師何浩敏都請去台積上班了,台積對景氣與半導体預估已經很準了,不準那可能股價 60 一直往上衝到 175.
靈活度好,費用便宜,交易時間也長一點。 摩台指交易時間就很長。
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很容易輕乎槓桿的放大作用,陷於危險而不自知。
這里提一個最簡單的檢視期貨風險性方法:
台指期: 目前9000 點,大台每一點 200元, 買一大口等於 180 萬。
摩台指: 333 點,每0.1點10鎂,1點100鎂,買一口等於 33300元美金。約 100 萬台幣。
買5口 台指期大台 相當於買了 900 萬的 0050 現股。跌 1% 就差不多賠 9 萬元。
買5口 摩台,等於 500 萬的 0050 現股。跌 1% 賠 5 萬。
記得把期貨口數換算成等值的台幣現值,這樣算起來就知道怕了。
這幾天比較仔細觀察摩台指,摩台指在美股開盤後,會開始有起伏,感覺有點跟 美股正相關,
昨天 美股跌,摩台跌得更兇。起跌點晚上 9 點半。
今天美股止穩,摩台指開始往上微升。
摩台隨國際股市起伏。會偏離應有的指數現值,這個特性,也許值得觀察利用。繼續觀察.....
股海神經 wrote:
所以全貌要了解,台...(恕刪)
昨天看了一下統計資料,
全中國將近1半的手機用戶看直播節目,造就了無數的網紅。
1半的手機用戶差不多 3.5 億隻。
看直播手機的需求比較高,大畫面高品質畫面,不lag 的影像輸出為重要需求。這類的手機通常是中高階手機。
這次的手機換機需求暴發,雖不能跟直播劃上等號,但直播推動了中高階手機需求應該是說得通的。
大陸手機市場交易分網上網下。
網上就像 小米, 以低價手機為主。
網下是透過通路商營銷,中高階為主。如華為,oppo.
這次的手機的換機潮主要來自於網下。
網上的換機頻率較快,換機潮已過。
網下的換機潮頻率慢,今年是起始。
這也是為何 oppo , vivo 異軍突起,銷量超車小米的主因。
網下換機潮的持續時間比較長,也許會持續到年底,甚至到明年初。
這段時間整個手機族群都會受益,尤其是 台積,鴻海,大立光。
這些股票不跌,指數就可能在高檔震盪,直到黑天鵝來臨時才下殺整理。
如果沒黑天鵝飛來,台股高檔也許撐到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