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update一下 QCOM 和 NXPI

QCOM 去年10月提出的收購價是110/s
上星期五 人家NXPI的收盤價是110.22

本來要依約出售的NXPI股東紛紛反悔抽回,到上星期期限為止,只有7.6% NXPI股東登記要賣~~
QCOM 被迫延長收購期限~~

如果市場沒有大幅拉回,看來QCOM 還得提高出價,要不就要眼看著失敗作收



如果你上youtube網站用walmart grocery pick up下去搜尋, 就能看到walmart推出的上網購買, 到店取貨多麼受到消費者的好評

光是在台灣, 消費者去大賣場都是滿滿一推車的這樣買, 等結帳時間都等很久, 美國人比台灣人更愛買, 他們要等更久
所以這個跟得來速一樣的取貨方式, 美國人超愛, 而且這些美國人懶到從頭到尾都坐在駕駛座上, 連開門下車點一下貨都不願意

(題外話, 下個月中元節, 量販店又要排隊等結帳排超久了)


其實Amazon跟Walmart也是互相抄來抄去, 這個grocery pick up , Amazon也是有推出, 購併Whole Food應該也是為了這個
不過因為Walmart的據點跟Amazon的數量差距太大, 我是比較看好walmart
但是如果Amazon突然去購併Target, 那Walmart真的要挫著等

網購的成本, 物流配送佔的比率很高, 如果消費者都肯自己開車到店裏自取, 成本差距還蠻大的
yuank wrote:
如果你上youtube...(恕刪)

amazon premium的會員,不少人同時也是costco的會員,amz併購wfm,其實對cost真的的影響不大。前幾天應該用150的價格購入COST才對,我居然在那等148的價格
小弟兩岸三地每月跑,香港比較方便。

之前也考慮開美國網路券商,但是交易不多,中長期為主,還是作罷,不然HSBC有時GGYY也要照顧下,搞得我連公司債和存款證都買了......

00700也是屬於中長期投資,累積了快90手。

美股去年才買BAC、BP,後來針對毛利高、競爭門檻高的公司反而比較有興趣......

digo1971 wrote:
跟開美國券商比起來...(恕刪)
可是Walmart 的 food&grocery 實在是................
其他百貨的貨色也不佳,物品陳列也不太整齊了

我在美國出差的時候,我都是去專門賣生鮮的超市買食物,去逛專賣運動戶外用品店,或去逛3C店,不太去Walmart的~~
東西看好了,再上Amazon比價..........

Walmart前一陣子會衰退那麼大,我就在想 那不是沒有原因的~~

yuank wrote:
如果你上youtube...(恕刪)
您好強!!!
這不是客套話。

90手700,市價約1100萬台幣。
這種功力,令人折服。
挑對股重押,神人。

長期投資,也不用太在意這千分之一,二的交易費用了。
但台灣複委託買美股,應該沒比香港貴才是,約0.2趴
港股也才0.15趴。
港股還沒收現金股息費。
香港銀行普遍收費貴。

jctchen wrote:
小弟兩岸三地每月跑...(恕刪)

各位大大, 請教一下 ...

美股中的

NASDAQ: NVDA
Nvidia , 電競, VR , 挖礦 題材

NASDAQ: ASML
主要產品是用來生產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核心設備曝光機。在世界同類產品中有90%的市佔率
也是買 漢微科 的那家

這兩間 1 ~ 2 年來都漲蠻多的 , 還可以買嗎 ?


謝謝 !!

小弟愚見

這種當紅的股票,各方人馬都在注意,您很難買得便宜了
股價都包含未來幾年的成長了

要買,就是要賭未來成長更強,而且持久

未來我就不知道了

ASML 高階曝光機是霸主了



東方不辣 wrote:
各位大大, 請教一...(恕刪)
google finace與yahoo finace都會轉貼一些新聞,其中會有分析師提示預告價格(這在台灣聽說是違法的),多少可以考慮是否要賺這價差


小弟運氣好,也參加兩次700派息了,8月中董事會應該還會發布年中報,預計半年賺300億CNY沒問題。
暑假手遊每天可以入2億CNY營收,三季報應該更好。
大陸財經評論:選擇阿里,或是騰訊,不然就去死。買美股BABA也行,但是我是比較看好馬化騰。

離題了,
美股類似這種獨霸一方的我還是看好FB(小弟不偏好市盈率),上半年也賺了69億USD(TSM上半年約賺51億USD),端看未來有沒有像貝佐斯的企圖心,可是祖克伯年輕,還有大好時間可以衝。

digo1971 wrote:
您好強!!!這不是...(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