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高股息ETF跟少部分台股為主,
但最近看很多人分享債券投資優勢,
想要趁這次利率下行前債券的價格甜蜜點,
將部分資產轉置債券ETF,建新倉做股債平衡

尤其非投等債資本利得空間大
要承受的利率風險會比公債來得小

這隻非投等債ETF適合配置嗎?

可以先穩定領息,降息後還可以賺到一些價差
如果沒降息我就持續少量購入穩收債息,進可攻退可守
有在看幾隻債券ETF,最感興趣就是00945B這隻
有月月配、預估票息率6.24%、殖利率7.21%
採的都BB&B信評中段以上如Uber、蘇富比、美國航空等
也不會集中單一產業
大大降低非投等債的風險值,但又穩住報酬,讓我非常心動
想要購買不知道適合嗎?
文章關鍵字
現在這時機點,分散風險是需要的
看涵蓋的公司體質都還行,依需求去安排吧
龐克天天 wrote:
原本以高股息ETF跟...(恕刪)

直接買現在就有的, 都季配,匯費非保管銀行一年40, 若現在發行的,都弄月月配一年匯費120.
個人是不太理解許多新ETF標榜月月配, 除心裏因素外, 會比較好嗎?
jiangj01
通常想買"高收益"債相關的ETF, 應該會想放長一點吧? 比如: 3年或10年, 甚至一輩子...
bbchen07
計畫趕不上變化。
可以少量慢慢投
維持一定的現金流
原本準備貸款去申購945B2000張,可惜貸不到3000萬,只能加減買
你確定降息可以賺價差厚!高收益債跟股市連動性極高,景氣好 公司還得出錢,債券價格跟股市一樣水漲船高,人們變得貪婪 利差一直縮小,直到景氣轉壞 股市下跌,違約潮湧現 高收益債跌最兇,利差迅速擴大,撐到聯準會真的開始降息救失業率,股市差不多見底 開始復甦進程重新一輪循環。此時買高收益債賺息 邏輯沒問題,賺價差?除非你放空!如果此時景氣持續往上攻堅,那高收益債利差會再縮小一點,然後利差越來越小直到趨勢反轉,問題是景氣何時反轉...誰猜得準!

參考:
美國商業銀行貸款違約率-企業

高收益債和股市高度相關

美國信用風險利差

2020疫情高低點跌23.84%,後來漲回來,緊接著2021高低點跌20.84%

投資看得是未來,至於未來的定義是多久時間因人而異,現在是違約率低點1.03%,現在布局的話應該是賭未來違約率上升的概率,高利率侵蝕體質不佳的企業大部分獲利,你覺得這生意可以長久?!你要人家利息,人家要你本金,現在買高收益債賺價差只有一個理由,絕對相信美國可以軟著陸,即便年底才降息甚至今年都不降息也一樣

真正想賺降息價差的最好標的就是公債,因為跟景氣無關免除了信用風險,但現在公債也有發行量太多的問題,次選才是投資級公司債...較低的信用風險,當然啦 如果你準備至少放個2~3年不賣,或許能邊領息熬到下一波起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