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股神) 彭淮南讚 14年為國庫賺2.67兆


ryanku918 wrote:
1. 這一年來一直是...(恕刪)


穩定匯率跟干預嚴格來講是兩回事,因為台灣經濟規模太小,如果受到蓄意的攻擊央行的確需要站出來保持匯率的穩定,這本來就是央行該做的事。

長期弱勢貨幣這就是干預貿易條件了,央行蓄意以弱勢匯率保護國內產業長期下來就如我講的,產業跟政府官員都會產生惰性,對台灣長遠發展非常不利,進而產生如以下的問題:

-. 因長期的保護下產業與政府沒有動力去做下一代產業的規劃
-. 為了保持外匯存底,持續釋出新台幣,製造國內通膨及貧富差距拉大
-. 削弱國人的實質薪資所得
-. 人才開始外移

我前面就說了,短期為了發展新興產業,或可使用但應嚴格限制,長期來看則是削弱國家未來競爭力。

如果持續弱勢貨幣是唯一的路,那我就只有一句話"願天佑台灣"
gunslingerh wrote:
穩定匯率跟干預嚴格來...(恕刪)


已經有過去的例子給大大看了不是嗎? 台幣不是沒在產業未準備下進行升值過, 但結果?

"事實上當初匯率升到25, 出口產業如主要的紡織業沒落後, 同時興盛的是房地產業(這是我認為近年來批評央行的目的, 台幣升值, 最先受益的就是房地產業), 可惜內需不足以撐起當時台灣經濟規模, 房地產隨之走了十幾年空頭, 過程中也迎接電子業的興起, 講到這裡大大有無發現, 接替的產業並不是讓台幣維持升值的產業, 而是繼續以出口為主的產業, 這不是很清楚了嗎? 被迫升值(當時是被美國逼著升值)的路不是沒有走過, 而是如今要再走一遍, 至少也要有不一樣的做法吧! 最差也要有對失業率上升的腹案吧!"

另外可別忘了, 現在的電子業能興起也是來自於政府最初對科學園區的規劃與投資, 這不是很清楚了嗎? 當時的政府仍繼續規畫出口產業來彌補缺口, 但回到現在, 請問一下, 目前政府做了哪些準備承接出口產業再次沒落的缺口, 政府規劃的甚麼產業升級計畫?? 如果沒有還執意升值, 那才真的是要天佑台灣

ryanku918 wrote:
已經有過去的例子給大...(恕刪)


關於R大所提的部分,具我的了解看法不相同,我也刻意不就這部分加以回答,如果要深入討論會失去焦點,變成枝節方面的爭論。

我只是想表達大方向的看法,也很高興R大給了這麼多資料與看法的分享。

我的看法是對是錯只有交給時間來證明了。
請615來當好了,或是蕭經濟設計師
gunslingerh wrote:
穩定匯率跟干預嚴格來...(恕刪)
1997年金融風暴以前 南韓跟台灣一樣 強力控制匯率 理由跟台灣目前一樣 若匯率升值 就BLA BLA BLA

事實上 只是保護國內的既得利益者 反正只要COST DOWN 就能活下去 賺賺這種easy money 何樂不為


風爆發生後 列強進入南韓 要求自由化 一切按照自由經濟邏輯運作==某種程度南韓政府還事會干預匯率 但原則上必須遵守市場原則運作 並不是台灣這種搞法 當然這也有風險 可能急貶 急漲

不過 以結果論 南韓現在怎樣 台灣現在如何 大家有目共睹 有的時後果真危機反而是一個轉機

當年台灣幸運沒事 現在回頭看反而不是件好事


從古到今 有哪個經濟體 可以靠人為力量 逆勢操作??? 年所得兩萬美金的台灣 要跟越南競爭 紡織業嗎?


貨幣貶值是一種毒品 偶而吃吃會很HIGH 長久食用 會送命


gunslingerh wrote:
關於R大所提的部分,...(恕刪)


感謝大大一起討論

不過大大也不需憂心, 馬政府這幾年在經濟上的軌跡還算清楚, 而匯率也有適時不同以往的變化, 我相信馬政府有試圖要讓經濟轉型, 這我相信當一切成型也能成功, 台幣升值將會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過失敗也會蠻慘的就是

身為人民就是一起加油吧!

PS:若無國際因素, 以目前政府作為, 我認為新台幣匯率將會穩定的走在升值的道路上, 只是彭在的央行, 想快是不可能的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inance/20120823/138856


新台幣午盤升6.9分 暫收29.941元
2012年08月23日12:24

新台幣今天午盤升值6.9分,暫收29.941元兌1美元,成交量3.3億美元。

新台幣午盤升6.9分,暫收29.941元。


今天新聞

升值了....正義的力量。



雙飛客....你果真是高人。 眼光不錯~
洞悉財經數字 01高人~
澳撕丁 wrote:
1997年金融風暴以...(恕刪)


你真的可以像南韓那樣的自由化嗎? 你知道目前南韓家庭負債十幾年來持續增加,債務即將逼近所得的2倍,遠高於美國次級房貸爆發時的水準嗎? 你可以接受為了產業競爭可以讓貨幣貶到深處無怨尤?
你知道當國家金融體系被攻擊時, 南韓人民可以拿家裡黃金無償的提供給政府嗎? 一樣的情況發生在台灣, 你是搶買黃金, 美金來保護自家資產, 還是跟韓國人一樣無償奉獻給國家?

台灣甚麼資源都沒有, 農業又持續休耕, 目前只有提供過手的服務來換取勞務價值, 我們也沒人家的民族韌性, 加上中國又虎視眈眈, 穩定才是信心的來源

dab000123 wrote:
http://www...(恕刪)


如果一天可以代表甚麼, 那應該也能說明央行不給台幣升值是錯誤的說法
藏富於民 是我們的信念

網路上任何言論 供智者自行判斷

我立場偏向站在升值
(以百姓想 我不知道這樣有什麼罪過 同樣工時103元 購買力增加"對百姓"沒什麼不好)
國中公民課本都有寫了.......
所以才說國中生都知道升值有利 什麼方向什麼對象
吾絲毫沒有輕慢貶值派或央行無上大總裁
沒有國中生或國小生能取代 總裁
只是 總裁日理萬機 也許忘記百姓
但是 市場換還公道的 料想應該不久會升值


疼惜百姓 民眾的慈悲心 是國小生都有的...
這份心是可貴的

至於對吾不諒解之處 吾雖不贊同也不喜歡
但吾亦要謝謝指教


升值有對 貶值也對






但是 對大多數人的利益 為先
對於基層民眾為先 才是首要

還是老話 民為邦本

社會資源就是那麼多 有人多拿 就有人少拿

(我沒罵人 輕慢人之意 切勿給吳戴高帽子
只是 站在百姓角色發言
民智已開 貶值 就是貶自己荷包 大家都知道)

不患寡 患不均..........


天佑台灣 每個人都要讓自己過得更好 行有餘力 則幫助他人





今週刊 財經高人 楊大師文章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1806&page=5

央行賺錢 卻衝擊經濟民生 衝擊一:該升息而未升 讓民眾存款縮水
如同許嘉棟的分析,當外匯存底總量增大,央行的賺錢速度就能快速提升,「靠著自然存在的利差空間,早期,央行外匯存底的報酬率曾經高達六%以上,讓外匯存底總量迅速增加,這也是你今天看到央行賺錢速度驚人的原因。」此外,這位學者也強調:「如果不是發行定存單要付給銀行利息,央行能賺到的其實會更多,而台灣的利率,也會更低。」

許嘉棟發言謹慎,不願在兩派說法之間做出評論,但他回歸制度面的探討,「總之,國庫千萬不能把中央銀行當『金雞母』,否則在外匯及貨幣政策上,必然會留下許多後遺症。」

「記得是在十年前,我剛剛進入銀行擔任理財專員,學到的第一句銷售商品話術,就是『現在定存利率那麼低,錢放在銀行多划不來』。」一位資深理專如此表示。
她說,十年來,銷售的商品變來變去,但這句話術沒有變過。「直到現在,我還是這麼告訴新進理專:定存利率那麼低,錢放在銀行多划不來。」

當央行以獲利為目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國內利率異常走低,甚至逐漸走入「定存利率不敵物價上漲」的實質負利率環境。

一九九七年以前,國內實質利率水準維持穩定表現,與新加坡、韓國相去不遠;然而就在中央銀行開始拉高獲利幅度的九八年以後,台灣的實質利率多半落居三國之末,在近五年期間,有多達二十七個月出現實質「負」利率,比重接近半數,銀行定存孳息的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

「央行為了賺錢壓低利率,雖然創造了漂亮盈餘,但台灣人的荷包,每年卻因為利率走低而損失更多。」一位財金系教授提出他的試算。

他以主計處在○五至○九年間國富調查所揭露的「家庭現金及活存」為基礎,並且比較這五年時間,台灣實質利率與星、韓兩國實質利率平均數的差距,這個差距,代表台灣利率低於鄰近國家的程度,「它有點像是央行『該升息而未升息』的幅度,也代表台灣人把錢放在銀行『少賺到的』利息空間。」

計算開始,當這位教授把每年台灣家庭的現金及活存金額,乘上每年「該升息而未升息」的空間,五年下來,答案揭曉:「台灣人總共少賺了一.三七兆元,而在這五年間,央行總共繳給政府○.九五兆元。划算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