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股神) 彭淮南讚 14年為國庫賺2.67兆

dab000123 wrote:
我立場偏向站在升值
(以百姓想 我不知道這樣有什麼罪過 同樣工時103元 購買力增加"對百姓"沒什麼不好)...(恕刪)


怎麼老是有人以為央行不給升值, 事實上台幣沒有升值嗎? 32到28.6也十幾趴了吧! 現在反彈到30, 連前高30.6都過不去, 還不強嗎? 比這陣子的韓元強多了吧!(之前板上還有另一派的說怎麼沒貶的比韓國多, 央行難為吧!) 這叫不給升值嗎? 漲勢有回檔, 跌勢也有反彈, 央行不是不給升, 但要慢慢升, 緩升, 總得給產業一點時間吧?

dab000123 wrote:
計算開始,當這位教授把每年台灣家庭的現金及活存金額,乘上每年「該升息而未升息」的空間,五年下來,答案揭曉:「台灣人總共少賺了一.三七兆元,而在這五年間,央行總共繳給政府○.九五兆元。划算嗎?」


這教授有沒有算算, 如果讓台幣跟著自由市場該升就升, 這期間離開的出口業造成的損失是多少? 那每年台灣家庭還能有現在這些現金及活存金額去乘上每年「該升息而未升息」的空間嗎?

這教授還有沒有算算, 如果讓台幣跟著自由市場該升就升, 那該貶的時候要不要也放給他貶? 這一來一往大幅的震盪中, 造成的損失或是收益有沒有一起算進來, 能讓每年台灣家庭還有多少現金與活存, 或是每年「該升息而未升息」的空間還有多少?

這教授的公式最大的問題是:

1. 他所謂"每年台灣家庭的現金及活存金額"是建立在長期出口產業持續對外競爭的條件下所得到的數據, 若在台幣自由化後升值的條件下, 還能有這樣的現金及活存金額嗎?
2. 他所謂"每年「該升息而未升息」的空間"是建立在台幣自由化後只升值的條件, 卻忽略國際局勢造成台幣匯率動盪下, 自由化後貶值的可能

所以我改了一下這教授的公式

"把每年台灣人民擁有房地產價值, 乘上每年「該升息而未升息」的空間"

我承認, 這一塊損失應該不少
不過我現金流來自出口產業, 房地產只有自住沒投資, 所以不是很在乎

至於央行為了賺錢壓低利率這件事, 板上真的講好多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2904355&last=37969239
+1
不能同意你再多了

央行用匯率保護產業
但究竟誰保護央行?

小學生要人保護不能罵
大學生也是這樣
大家都混日子
每個人都被保護得好好的
都不能在外面跟天下英雄一爭長短
靠剝削員工過日子
難怪敗給大韓民國

gunslingerh wrote:
穩定匯率跟干預嚴格來...(恕刪)
很多事情總有正反兩面,正面地方有人受益,反面地方也一定有人受害,2010有本書,民國100年大泡沫,書中有題出這個議題,有興趣不妨去書店翻翻,可以對央行在外匯與貨幣操作走向,對於台灣產業與整體民生,有如何深遠的影響...

書名:民國100年大泡沫
作者:王伯達

第13-16章:央行沒告訴你的真相
 第13章 鉅額外匯存底從何而來?
 第14章 弱勢台幣為了誰?
 第15章 央行成了國庫的搖錢樹
 第16章 停不下來的泡沫


轉錄:博客來書店網站:民國100年大泡沫 書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1046

ryanku918 wrote:
1. 這一年來一直是...(恕刪)

立場取決於位置
我個人算從事內需產業
但卻受出口產業影響
讓我的生活費越來越高(壓抑貨幣升值升息~讓進口的東西變貴)
我可以找出口產業分一些獲利嗎?

在以前的時光背景下
貨幣保護措施或許在政府剛開始培養出口產業很需要
但已經保護這麼久了
現在引以為傲的出口產業是持續成長還是敗退
大家應該都心裡有數吧?
這不就給政府及央行一個最好的警惕嗎?

我們不是只怪彭總裁~
政府~央行~政客~選出這些政客的人民都有責任
但總裁一直是形象良好的官員
人民是希望總裁能先出手改變(雖然好像沒時間了)
畢竟是偉大8A總裁啊~~~
還是說8A其實是對其他獲利者而言...而非一般民眾........
賺2.67兆
然後呢?
台灣還是越來越慘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難怪我的錢一直減少 原來就是你賺走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