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歷程
2021年6月開始入圈,只買狗狗幣,後來有買一些屎幣,合稱狗屎幣,其實那時已經是牛尾了,我卻不斷的入金加倉,那時只玩台灣的交易所(幣託),沒有槓桿可操作,本想註冊幣幣安,但卡在認證上,試了幾次就改棄了,好在那時沒到幣安玩槓桿,不然暴倉是肯定的下場;就這樣長期抱著虧損50%以上的狗屎幣近三年,今年牛市來了,二月開始拉了一波,讓我從原本的虧損50%變成盈利50%,但隨著深度回調,又成了小虧狀態,七月時開通了幣安,轉入一半的資金開始操作小倍數的槓桿(約3倍),八月一度差0.1%就要暴倉,活了下來,但卻不敢再大筆買入,即使這樣,目前仍有300%的盈利,且持續增長,但每天波動百萬以上是常態(我的本金也才百來萬),但因為開倉價位夠低(買入均價),所以安心坐看他起伏,等到滿意的價位再分批賣出,相關歷程數據在另一篇文裡: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98&t=6503465
建議新手
1、不要玩高槓桿,牛市不是只有漲,一天漲跌20%~30%都不意外,所以暴倉是非常容易的,不管做多還做空,幣市是24小時開盤,搞不好一覺醒來就暴倉了。
2、買賣時機:當出現明顯回調時分批買入;暴漲時也是分批賣出,
3、不要盲目追求百倍幣,像之前的尤魚幣,一分鐘就跌了99.99%,跑都來不及。
4、網紅分析看看就好,很多都說大方向或模擬兩可,只挑1、2個自己覺得準的關注即可。
5、註冊兩個交易所,我是幣安和幣託,幣安是最大的交易所,幣託是台灣前3大,特別是台灣的交易所,要先試試出/入金是否正常,再大筆入金,台灣的交易所可以用台幣直接買幣,但滑價嚴重,比如:比特幣在幣安漲了10%,幣託因為交易人數較少,只漲了5%,會有個5%~10%的落差,特別是插針(暴跌或暴拉)時特別明顯,台灣的交易所現在對我來說只是出/入金的用處,台幣在幣託買usdt>轉到幣安>再買看好的貨幣;反之可將幣安的usdt轉回幣託換回法幣。
6、不要主動拉親朋好友進圈,自己都要承受著巨大風險,哪還有心力替人操心,真有心要進圈的教教基操就好。
以上,有想到其他的再陸續補充
* 很多人玩合約用賭博的心態去作,即使一次讓他暴富,最後一樣輸光。加密貨幣的波動已經很大,還開高槓桿合約那不是找死嗎?其實高槓桿不是爆倉主因,因為高槓桿的保證金很低,會降低很多人的風險意識,不自覺的開超過帳戶能夠負荷的倉位,舉例合約帳戶只夠購買一顆比特幣的資金,合約卻開了一百顆比特幣,只要比特幣和合約反方向波動1%,你的合約帳戶就會爆倉。
比較正常的投資作法,現貨為主、合約為輔。熊市屯現貨,牛市中末期開始佈一小部分合約空單對沖現貨,鎖住現貨的獲利並降低現貨突然暴跌的損失。如果是ETH、ADA這種有智能合約的,可以冒部分的風險放一個低比率在可以信任的質押協議上收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