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密台灣低工資根本原因,央行壓低匯率2倍

因為沒有兩岸統一,加上內需市場太小,保護主義當道,當然只能貶低台幣救出口。

abc003 wrote:
資源錯配:為什麼央行對混蛋倒錢,對努力工作的人不公平?...(恕刪)

如果黃同學父親有兩棟房子,那林同學也沒得比了。
樓主單純化但實際牽連廣泛的經濟操作來解釋一些事件的結果。
至於那些經濟操作目的為何,還影響了那些,其他的結果如何,卻反倒是其次了。
但財產重分配本就是經濟操作下可能產生的一個結果。
(在不考慮那些經濟操作是否應該有或該如何操作前提下。)

再來關於匯率與薪資的問題,我舉個例子:
如果真升到1:15,請問台積電會調薪嗎???聯電呢??? 台塑??? 國內的小店家???
我看不出會有大幅調高的可能,但對美元計價的薪資數字會有大幫助,。
如果真要靠匯率來改變台幣薪資數字,我反倒認為應該要大幅貶值。

abc003 wrote:
台灣低工資的根本原因大揭密

這是因為台幣匯率遭到央行大幅低估...(恕刪)


樓主的觀點很有趣,但低薪資不是單純的匯率問題

不是不可行,是有太多的政策配套要處理

還要有一段長長的時間來調整,不然應該會很慘
如果台灣的經濟來源是來是內銷產業較多, 匯率越高進口成本越低, 公司赚的錢多薪水會相對提高.
如果台灣的經濟來源是來是外銷產業較多, 匯率越低出口產品相對美元無廉價美有競爭力, 公司赚的錢多薪水會相對提高.
人力不足, 公司必須出高薪才可以找的人, 台灣公司外移或沒競爭力關門多了, 就人力過剩了, 等連東南亞薪水都比台灣高時, 公司就回流台灣了, 可是那時候機器人可能也取代人力了.
大陸開放後以低薪/人力及土地等優惠措施, 造成台灣大量公司出走, 這些資金技術一去不復返,才是造成台灣衰敗的主因.如過那時政府提供工廠土地及不要限制外勞人數, 台灣的競爭力應該不會衰退這麼快.
現在大陸變成超級消費市場後, 除非每間公司都相台積電一樣有競爭力, 政府除非要像乞丐一樣任大陸擺佈才能要口飯吃了, 今天說底線一中原則, 明天會什麼?
早期台灣中小企業老闆開公司賺錢大多不是靠政府, 應該說政府不要來亂就感謝了, 現在台灣厲害的老闆早將公司外移了, 留在台灣還有競爭力只剩少數了, 政府哪敢在提高基薪?
台灣以前只要韓國競爭, 現在增加中國這隻巨獸, 台灣外銷公司能剩幾家? 大家願意政府認大陸擺佈嗎? 應該說願意被統一嗎?
就像是選擇薪水高但工作壓力大? 還是快樂自在重要但薪水過得去就好?
每篇文章都長篇大論,但到底得到了什麼?有賺到了錢嗎?理論大師?
任何單一個人如果生重病絕對不會只有單一因素造成,也不會是單一因素解決。
併發症complex,很複雜的,沒有單一萬靈丹可以藥到病除。
何況是2300萬人的集合病。

台灣有病,一堆毛病。
台灣的根本問題是
1.政治制度權責不清。
同樣的錯一犯再犯。
一犯再犯。
浪費時間成本。
2.有民主,沒法治。
法治不彰。
3商業成本高。
4社會成本高。
5交通成本高。
6防弊成本高。
7稽核成本高。
8收拾善後成本高。
9人民信心潰散。
10人民不讀書,素質低落。
匯率只排100名。好嗎?
根據NOP世界文化評分指數(NOP World Culture Score index)的調查顯示,全世界閱讀時數最長的國家是印度,次之是泰國,第三名為中國,而台灣則排名第29名,比同為華文市場的中國、甚至香港(排名第12名)遠遠落後一大截。
對許多先進國家來說,閱讀就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根據統計,德國每個家庭平均藏書近300冊,人均藏書100多本。一個普通德國家庭,每月購書支出達50歐元以上,約台幣1957元,占業餘愛好支出的10%。銷售最多的聖誕禮物排名榜,排名第一的就是圖書。
台灣完全不看書者的比率,從2010年的24.1%,上升為27.9%,比率將近三成,若加上很少看與不識字的比例,超過五成,
台灣產業升級,要靠腦力,腦力靠讀書,靠思考,不是臉書或mobile0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