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n.yang wrote:合金成份以鎢為基底,...(恕刪) 這樣講好了基本上不用考慮平衡的問題鎢的比重已經與黃金相差無幾如果可以成功包在金條裡面就算是只有包一半好了一定不會被驗出來的那為什麼沒有人大量製造這些假金條應該有另外的理由吧?
aron.yang wrote:個人覺得既然已經有人...(恕刪) 鎢比重19.3,熔点3380°C,沸点5927°C鉑比重21.5,点1772℃,沸点3827℃金比重19.32,熔点是1064℃金屬比重值參考如下鉑=21.5 金=19.32 銠=12.5 鈀=12.0 鉛=11.3 銀=10.5 銅=8.92鈷=8.9 鐵=7.9 鎳=8.9 錫=7.3 鉻=7.1 銦=7.31 鋅=7.1 鋁=2.7我個人認為將鎢熔成小方塊巧克力形狀(不知是否有現成的)有困難....其熔点3380°C 是所有金屬最高的如可做成小方塊巧克力形狀(如有現成).....這樣偽金塊更會產生....一般銀樓收金塊.....現多是認金塊商標.....如是以前[仿冒景福港條]現檢驗方法1.水比重2.用火燒熔3.剪開.因上次發生假金飾後....銀樓現多是用剪開方法來檢驗回收金飾與金塊(條)真偽與是否有包他類金屬.....並要登記賣者身分証.所以有心者做了也是白做.....違背天理之事不可為.....
實體金唯一的好處就是買了不會亂賣,因為賣過的人就知道很麻煩很複雜。買的時候,銀樓會跟你強調多出點溢價買國外廠商製作的好處,這邊就狠撈你一筆。賣的時候,許多銀樓還是要送回某個地方檢驗,借此再收一筆溢價,再狠撈一筆。所以買與賣,其實光是溢價買實體金的人就付出不只1.25%的錢在買賣成本上,我相信隨著黃金熱,增加買賣溢價以cover 可能的假金條泛濫的問題,會越來越多見。以台銀來講,她們只收當初以高溢價賣出的幻彩金條,一般的金條她們會請你去銀樓回收,實體金買賣價與實際價格的差距很大,這是可以理解的,用買賣實體金來抵制台銀的1.25%手續費,相信很多人是怎麼也覺得不上算的。我不是要幫台銀黃金存摺講話,只是之前討論類似主題時,黃金存摺 vs. 實體金 vs. 國外帳號的紙金 vs. 實體連結ETF vs. 期金這些方式各有優缺點。
阿波8664 wrote:先前看過一則報導之所...(恕刪) 請放心....跟銀樓買實體公斤金條絕對不會買到有問題的實體公斤金條.因一般銀樓售出實體公斤金條(5兩或1公斤...公斤條塊)一定會在實體公斤金條上打上自已店家的暗號與保單.....最重要是實體公斤金條會有國際認證的保證單.目前實體公斤金條買賣價差約1%左右跟台銀差不多.以前的[仿冒景福港條]買賣價差就會拉大.....而目前(現在)銀樓也不可出售以前的[仿冒景福港條].現都是賣有保障的公斤金條.
yangnan wrote:請放心....跟銀樓買實體公斤金條絕對不會買到有問題的實體公斤金條.恕刪) 像我這樣的神經病也不會買到假金條我兩個月前去買了一條五兩的金條叫老闆當我的面,把它分屍成12塊大小不等然後再秤重,打上店家....我才心滿意足的把那些碎金子帶走那個老闆的表情...齁齁齁~我到現在還記得
Toluba wrote:這樣講好了基本上不用...(恕刪) 因為變現困難啊,讓我們把討論焦點放在去年底那件case就好。首先,你提到的合金材料昂貴那點,在這case也提到,我印象沒錯的話,那些賣假金的人,利潤只有50%左右(純印象,請自行查證),你可以說50%也是100萬變200萬的水準了,但是一般假金兌真金的獲利率應該都是按倍算的吧?然後就是那那件案例裡面,受害者都是店家。當然如果你有門路做出金條,但是可以在p2p市場上流通,這問題就沒了,可是目前金條大部分只會在門市裡面變現吧?然後門市的假金驗金能力當然大於一般人。總得來說,我覺得假金很多作成飾金只是為了好流通而已,不過這也是我的想當然爾,網路上嘴炮一下就好。
Toluba wrote:老闆有保證之後跟你用條金價買回嗎?不然你可能會損失很大喔...(恕刪) 我買了以後...都沒賣過啊....所以根本就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家裡有人結婚或生子,升學就包一塊給他讓他去換喜歡的款式這樣不是很讚嗎??
aruruu wrote:因為變現困難啊,讓我...(恕刪) 如果按造aron大所講的將鎢合金包在純金裡面的難度不高可以實現的話據我所知,店家也是很難檢驗出來的包的黃金夠厚,店家用燒的也看不出來比重法也難以查覺只能把金條給剪開看內部但是,基本上這一點幾乎不可能沒看過店家剪開金條檢驗的可能也是為了後來脫手的品相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