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向銀行提領,銀行還要向台灣銀行’’’’’買’’’’’’’’黃金」
所以不要再天真的以為 他們會不計代價地幫你保管黃金
黃金存摺不過就是簽賭黃金價格漲跌的期貨遊戲
這些半吊子銀行不過是下游的小組頭
台x銀行 就是在台灣的大組頭
源頭當然就是華爾街大型投行
簽來簽去 都不過是紙上作業
大組頭可能還要備一點庫存 應付客人提領
小組頭可是連庫存都省了
反正設下高收費的門檻 真有奧客要鬧場 怎麼算銀行都不吃虧
建議有意投資黃金保值的朋友 還是持有實體現貨比較實在
可以跟比較熟的銀樓買 比較便宜
沒有認識的 跟台銀買 雖然貴一點 但起碼比較安心
某些品項 諸如金鑽或幻彩條塊 台銀也提供回購服務
PS昨天台銀打電話來說
等了快一年 年後會有一批金鑽條塊出爐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向台銀櫃台問看看
Dent wrote:
基本上我也認同發生的...(恕刪)
您說得確實沒錯,實體比較能克制心魔
期約與實體是不同的操作模式,期約也有擴大戰果跟操極短波的的優勢
尤其實體無法放空,但是善用期約,是可以放空來鎖定獲利的
而實體則是穩定的投資,一放幾年收益會很可觀,因此兩者各有其功能性
在我眼裡,他們是不同性質的投資工具玩一樣的商品標的,僅此而已
無法理解的,就是實體投資才是王道的投資觀念
以目前的金融體系,與延生的眾多投資管道,選擇自己理解也擅長的,通常就足夠了
適合甲的未必適合乙
拿實體投資來說,白銀討論串看看
一堆三十五,四十以上大量進場的,當時熱血到亢奮,言之鑿鑿反正是閒錢要放二十年
跌個兩波下了三十,幾位開始哭喊為什麼溢價這樣高,趕緊回一點好賣一點
有時候不要欺騙自己,當一樣投資商品虧損的時候,你放在手上還是會癢
只是實體癢的機率小,期約因為有槓桿,心痛的機會大
不管投資哪種屬性商品,重點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可以
不管存摺,期約,實體,在我眼裡都只是賺錢的工具,適合什麼就玩什麼,無所謂優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