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討論區〗part2

奇怪,這裡不是討論黃金的嗎?
怎麼變成經濟發展辯論場所了?
而且還越吵火氣越大,完全無視樓主苦心經營的黃金討論區了啊?

小田大,避免倒樓,快動手吧
要吵經濟問題的自己去開一棟樓吵啦
愛斯基摩豬 wrote:
央行印鈔票灑出去是需...(恕刪)


歡迎你的理性討論。

央行要干預本國貨幣的匯率,方法如你所說,不是只有印鈔一途,
還有"喝咖啡"(道德勸說)、外匯管制...等等。

但是,如果你據此就說,9A總裁當家12年,央行沒有超額發行新台幣、沒有超額印鈔,
請問該如何解釋,台灣這12年來的物價、房價、外匯存底、M3大幅倍數上漲?

1998年,彭總裁上任。
比較當年台北的房價、物價、外匯存底、M3、利率,
與2012年的台北房價、物價、外匯存底、M3、利率,
央行有沒有多印鈔票,有沒有過度寬鬆,一目瞭然。

台灣的經濟是何種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無需多説。
台灣目前處於"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相信你也同意。
在此種情況下,還要説沒有通膨、沒有貨幣寬鬆?我無法相信。

好了,我的重點根本不是在此。
央行的決策,完全不是我等小市民能干預的。央行這12年的貨幣政策,留給未來經濟史去評論。

我等可以做的,就是知道物價一直上漲、新台幣購買力一直下降,
所以必需做些動作、保住自己手中微薄的紙鈔購買力,不被政府的"通膨稅“抽光。

這是我想討論的重點。

而我認為,在世界主要央行都在不斷寬鬆、QE的現實下,
儲備黃金白銀,還是比較靠譜的辦法。






不務正業 wrote:
奇怪,這裡不是討論黃...(恕刪)


抱歉,我原本就是討論經濟與黃金的關係,
但是,你也看到,那一位鄉民因為不懂經濟、就亂做政治性發言,造成樓歪。

我保證從現在開始,停止對那位炮神的回應,
但還是會繼續參加其他鄉民關於黃金的理性討論。

跟版主及你説聲抱歉!
大家別吵了,專心討論黃金罷!

去年此時應該是許多買家尋求黃金買點的時段了,
看線型來說,是該到重要轉折點了 (收斂)
只是會往上還是往下呢?心裡還真是沒底。
我是一片雲 wrote:
巧言令色,做賊喊抓賊。

原本是討論央行貨幣政策、QE、打擊熱錢及金價,好好的經濟討論,
不知是哪一位莫名奇妙的嘴炮王,硬是牽拖什麽油電雙漲是政黨輪替之類的歪理?

你倒是說說,我的貼文哪裡夾帶政治洗腦文?

我問你的三個問題,你幹嘛不回答?
是不懂經濟學無法回答?還是戳到通膨痛處,你不敢回答?莫名其妙!(恕刪)


打手露出了真面目,剪接來剪接去就是要抹黑?

妳哪隻眼睛看到我有寫 "油電雙漲是政黨輪替之類的" ?? 是你到處剪接別處文章之後再要求大家油電雙漲不要怪總統,要去怪彭總裁的,還狡辯?

我回答了這麼多,你選擇性看不見我的回答,還是妳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

打手要上來之前也要有做功課,要有些底子,不然只是惹笑話。


小田大大應該知道我是一路看多"貴金屬"的,可以翻翻我前面的回文即知。

kateshy wrote:
大家別吵了,專心討論...(恕刪)


金價的波動是很大的,而且,它還受到人為(美國政府及大投行)操控。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美國有一個反黃金壟斷的組織,提出過控訴。
當然,最后美國政府的"調查"不可能有結果。

所以,短期內,金價會上會下,確實難以預測,看技術線性也未必準確。
即便明天大跌100美元、我也不會意外。

不過,長期來說,金價還是要回到經濟基本面,
所以,除非美國及全球經濟突然發生神奇回春,
不然,我還是看好黃金的未來走勢,逢低買入。

我是一片雲 wrote:
歡迎你的理性討論。央...(恕刪)


經濟成長 , 貨幣發行量正常來說會跟著成長
這是要繼續討論下去的第一個前提

另外 , 台灣並沒有統計 M3 , 而且台灣統計 M2 的範圍比較廣
因此請改用 M2 討論比較適宜

很多人在討論貨幣是不是有超額濫發
有時會用 M2/GDP 的比值(當然這只是一個觀察指標 , 而且國情不同不應該純看數字高低而論)

但既然是同一個國家
我們比較同一個國家的數字稍許可以看出端倪

請先看此表



上圖是 IMF 統計的數字

我查中央銀行的自己的報告裡面 2007 是 2.02 , 2008 是 2.11 , 2009 是 2.29
2010 跟 2011 , 2012 的數字我還沒查到

彭淮南上任的那一年是 1.77 , 2007 是 2.02 , 這中間經過九年 , 增加的數字並沒有很離譜
你可以看上表同時期其他國家跟台灣以前的數字

2008/2009 之後會突然跳增上去我想也不用多做說明 , 跟那兩年的金融背景下進行貨幣寬鬆有關係

1998 之後歷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是這樣的

年份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1998 1.68
1999 0.18
2000 1.25
2001 -0.01
2002 -0.20
2003 -0.28
2004 1.61
2005 2.31
2006 0.60
2007 1.80
2008 3.53
2009 -0.87
2010 0.96
2011 1.42
2012 1.93

房價在 2003 到 2008 這一段時間上漲
狀況還算是可以理解的範圍裏面
但 2008 之後到 2012 這幾年的飆漲我想也不用多在此討論
到底肇因是政府的錯誤政策還是央行是兇手

如你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認定是彭淮南上任之後刻意過度寬鬆亂印鈔票造成的
跟其他事情都沒有關係

我想數據都在上面
那你就繼續這樣認定吧 , 請自便
既然雙方都已冷靜
那就不用設黑名單了
歡迎大家繼續參與討論
蔡依倫,遥めい,李寶英,河智苑,韓藝瑟,朴寒星,樸敏英,李智雅,尹恩惠,蘇怡賢,韓藝真,宋慧喬,新垣結衣,Tiffany,T-ara,AOA,Rainbow
愛斯基摩豬 wrote:
房價在 2003 到 2008 這一段時間上漲
狀況還算是可以理解的範圍裏面
但 2008 之後到 2012 這幾年的飆漲我想也不用多在此討論
到底肇因是政府的錯誤政策還是央行是兇手

如你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認定是彭淮南上任之後刻意過度寬鬆亂印鈔票造成的
跟其他事情都沒有關係

我想數據都在上面
那你就繼續這樣認定吧 , 請自便(恕刪)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愛大大把問題都點破了,那位我是一片雲青霞老兄還是看不懂。真是無奈啊。

房價飆漲的原因去問問一些房仲的店長就曉得,哪些人有"能力"和"權力" 去拉抬,去炒作,很明顯。

看看那些重劃區,新道路開發區,都更,建案,背後的人是誰,獲利的人是誰。我也不多說了

愛斯基摩豬 wrote:
經濟成長 , 貨幣發...(恕刪)


台灣的 M2/GDP 會偏高有一個原因是 M2 統計裡面的存款很多
台灣的超額存款現象存在很久了

另外關於央行是不是有因為阻升新台幣放出過多新台幣
查到 2007 年到 2010 年央行增加的外國資產跟發行 NCD 回收流動性的數字是如下

2007 到 2010 年間 , 央行外國資產總增加2兆4890億元台幣 , NCD則四年間增加3兆2530億元
意思就是央行收回的額外流動性沒有比央行吸收的外國資產少

這樣比較應該算明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