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狐狸 wrote:就不要害我了 不然又要被轟了 狐狸大誤會了大家只是表達意見而已留言應無不敬之處狐狸大和p大兩位言之有物雖然兩位和小弟看法彼此不同至少比一些嚷著跌到你叫媽卻沒個人分析研究的人強上千萬倍
onpieceluffy30 wrote:瘦狐狸大您好爬過文了我的確誤會了尤其"存定存領利息會降低成本?"您說的也頗有道理 我也一直很納悶配息會讓成本降低這個說法到底是從哪開始的?又是從誰開始的?假設購入花店90元,配息扣除一些拉哩拉雜的費用之後實得5元,成本就變成90-5=85元? 這樣總覺得怪怪的,事實上,我投入90元的成本從來都不曾改變阿..只能說賺到那5塊的利息而已,前提還是有填息才算數...
fenixtw wrote:成本就變成90-5=85元? 這樣總覺得怪怪的,...(恕刪) 因為太多的人進行投資時根本沒有時間觀念在裏面不同的時間所發生的金流,即便數目相同,也不是等價的,把這些數目直接相加減,根本沒有意義。當你投入了成本,加上了時間,本來就該有所獲得,否則就是損失了,最簡單的例子,今天花100元買,一年後再以100賣掉,不考慮其他費用,能說成本0,沒有損失嗎?把這些本該獲得的利拿去扣除成本,其實有很大的觀念問題。想要有正確的投資觀念,永遠要想到時間,而且,時間=金錢。
fenixtw wrote:我也一直很納悶配息會...(恕刪) 因為有拿回股息,不管是有沒填息,或是股價狂跌,只能說總價值變低了,成本還是不會變..買進 90 元,配息 5 元,不考慮哩哩扣扣的費用,總共花了 9 萬,拿回 5千,持股成本算出來是 85 元。這樣比較容易計算,如果漲回 90 元,持股成本是 85 元的話,投資報酬率是 5.88%也有人會算成投資報酬率 5.56%,那個對我也不能確定,持股成本當 90 元的話,投資報酬率是 0%,好像怪怪的吧..當然也有是方法計算,利息在加上去計算,如果多年配息計算會相當麻煩。這都只是數字上計算而已,大大覺得那 5 元是利息,不能扣在成本,也不是不行,不管私底下我們怎麼去計算,該拿到的錢也不會多一元或少一元,比較麻煩的是我想跟大大比較時,就不能比較了。小弟在做自已的資產表,沒辨法完全照標準計算,不是學商的那會懂這麼多,簡化很多,自已方便、自已看的懂,重點是自已要比較的時後,計算的標準一致,能看出今年比起去年好多少等等之類的就很夠用了,不需要請會計師來查核的精準程度吧。偶承認偶是差不多先生,有錯但簡化方便就好 要怎麼算才正確要請有會計背景的大大來解答..
fenixtw wrote:事實上,我投入90元的成本從來都不曾改變阿..只能說賺到那5塊的利息而已,前提還是有填息才算數(恕刪) 我的想法是:投入90元的成本,如果一年領到5塊利息,不管它填息否,也不賣股票,如果放五年,假設每年都領到5塊利息,五年供領到 25元利息.真正要賣股票時,在來認真算,那時候中華電股價是高於 90 還是低於 90.成本改變是指 90 - 25 = 65,這樣的想法認真說,不對. 變成沒有利息!正確說法是買 90元的中華電,放五年領了 25元利息,成本還是 90元.
clwu5724 wrote:成本改變是指 90 - 25 = 65,這樣的想法認真說,不對. 變成沒有利息!正確說法是買 90元的中華電,放五年領了 25元利息,成本還是 90元....(恕刪) 假設...5 年前買在 90 元一張,領了 25 元利息,4 年前買在 95 元一張,領了 20 元利息,我會把成本當成 (90-25)+(95-20) 在除以2張,就當1張的持股成本是 70 元,現在股價 90 元,馬上可以算出賺了 (90-70)*2000 = 40000 元跌到 70 元,馬上可以知道沒賺白做工了。如果是幾十筆上百筆的陸陸續續買進,又經過許多年配息,甚至現金減資、配股等等...以大大的算法,要算出到底賺多少比較難。真正要計算要加上時間,同樣買90元,一個是除息前買,一個是一年前買,配息後去計算是同樣,事實上還是有差距,簡化的算法總是會掉一些資訊,只是有必要算的這麼精準嗎
我自己的看法是 每年的目標是100萬如果每年有100正負10萬 那就成功了只要確定 除非房子被拍或是不賣股票會死人還是不賣會跑路只要正常發股息股利 我是把股票當非賣品股價就顯得沒重要 沒正常發股息股利比較重要
當配息的量或上漲的幅度大於持有的本金,這樣不叫降低成本不然叫啥?90塊 如果配息量大於90,你可以算賺100%,或0成本,怎麼算個人喜好而已,這時你賣掉50%,剩下持股就是0成本不過明年稅率又要改,又有健保稅,台股越來越不適合長期投資了 唉重點要找可以持續不斷配息,股價又可以維持差不多或上漲,投資股票不就是這樣子?fenixtw wrote:我也一直很納悶...(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