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6525 wrote:其實銀行更好賺的是...(恕刪) 信用卡是由銀行先墊款給商家,一般商家是每天結帳請款, 四天錢就進帳戶,下一個月才跟刷卡人請款.與etag 悠遊卡先存一筆錢進去,賺取現金流不同另外 超商代收各項帳單 ,則賺取一筆約6元的手續費及現金流.
別天真了只賺那2.1%?2.1%還要跟別人分分完以後還要回饋消費者例如很多卡都現金回饋1%之類的還有雜七雜八的優惠2.1%根本就不夠吧銀行要賺就是賺動用循環利息、分期付款、帳單分期、預借現金之類的甚至提供貸款優惠讓你申請以台新銀行為例信用卡循環利息年利率是15%帳單分期交易金額:NT$10,000.期數:3期.每期需付金額:NT$3,406(包含利息第1期NT$108/第2期NT$73/第3期NT$37).總利息NT$218.年利率等同總費用年百分率為13%。單筆分期交易金額:NT$10,000.期數:3期.每期需付金額:NT$3,400(包含利息第1期NT$100/第2期NT$67/第3期NT$34).總利息NT$201.年利率等同總費用年百分率為12%。卡片分期交易金額:NT$10,000.期數:3期.每期需付金額:NT$3,389(包含利息第1期NT$83 / 第2期NT$56 / 第3期NT$28).總利息NT$167.年利率等同總費用年百分率為10%。你可能想那我可以貸款台新貸款利息也都是高的嚇人平均15%左右更別說還要一些設定費之類的(台新要5000~9000)假設一卡年平均消費九萬元(新聞提到的)90000x2.1%=1890元貸款光相關費用就9000了還沒算利息收入就是手續費2.1%的4.76倍還不用跟人分對每期全額繳清的人來說銀行肯定虧錢這類人對銀行的好處就只有記入有效卡而已但是哪天難保你不會用到循環利息到時候就是銀行開始賺錢的時候上述也不完全是銀行賺錢方法還有個資、電話行銷那些就不提了
你是萬中選一的奧客.但是有9999個好客.所以當9999個好客中平均用2萬元的本金玩16%的複利活動時.這就跟台灣宮廟撈錢的模式是一樣的.當一間有名的廟在放"發財金"給100人.照統計學來看會有1/5的人有"覺得有發到", 1/5的人"覺得沒差, 1/5的人是覺的不靈, 1/5的人是來當施捨,1/5是無人論者來看戲的.所以當100中2/5覺的靈時還回的本金是發財金得的1-100倍時.那剩下3/5的人就被GG掉.這是個很好算的統計學.100的人. 來拿500元發財金. 廟共支出100X500=50000.其中1/5覺得有準. 還願金為本金的10時. (100X1/5)X10=20X10X500=200X500=100000.1/5的人"覺得沒差,還願金為本金的1倍時. (100X1/5)X1=20X1X500=10000.剩下3/5打死不還,因為沒準. 廟方損失為. (100X3/5)=60X500=30000.那總額為100000+10000-30000=80000--獲利.把這套在銀行信用卡上. 會用循還利率就是那2/5---對銀行來說"好客戶".那3/5的那些人對銀行來說奧客.總有一天會等到你,現只是再經營你/妳罷了.
neil6525 wrote:這個月刷卡下個月對賬如果無誤 持卡人就繳款再下個月貨款才撥給商家等於銀行每個月都有卡費在手頭上可以自由免利息的運用這些錢 這位先生你弄反了。商店刷卡後通常隔一兩天錢就到手了。要等上兩個月才入帳的,應該是商店被列入警示戶了。消費者要等帳單月結了,再加上繳款期限,最長約有1個半月的時間後付款。銀行是損失利息,不是賺利息。
被動收入創造中 wrote:前輩們,午安去年我...(恕刪) 信用卡的發卡行可以從2%到3%的手續費中分得一些,但主要還是靠循利息賺錢。賺不到你的錢可以賺別人的啊。依統計學原理,不會有銀行那麼衰,客戶全都是按時全額付清的。有贏有輸結算下來,銀行還是有膁的。銀行也知道會有固定比例的客戶像你這種賠錢貨,但不會因此而歧視你的。頂多就是有額外優惠給"優質"客戶,這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我也是佔銀行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