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試用一個國外APP
因為要信用卡認證
所以先輸入卡號
試用期後
對方直接刷上萬元的下一年度費用

訂閱式的信用卡刷卡規定是否有漏洞呢?
雖然對方可以在網頁上寫清楚月扣
但是訂閱式的刷卡通常是先扣
扣下去後交易就算成立
如果今天對方利用這樣的方式
狠狠刷一筆高金額費用
消費者就只能乖乖掏錢?

信用卡組織明明有跟銀行做3D認證
但是訂閱式的刷卡
第二次之後就不用再過3D認證
等於之後就任憑對方隨時請款了?

網路上也有不少人掉入過這樣陷阱
銀行端跟國際信用卡組織卻悶不吭聲
這不是也很不公平又怪異嗎?

對方進行訂閱式的扣款
沒有機制把付款權限交回給消費者嗎?

大家有無這樣的經驗?
文章關鍵字
官方APP或代收平台(例如iTunes)如無管理訂閱或取消選項就不會訂閱!

HappyNewYear wrote:
官方APP或代收平...(恕刪)


如此說也沒錯
但有時需要了解一項功能時
又不得不去試

當然試過之後可以快速剪卡
但是這樣的流程應該有可以被檢討的?

信用卡跟銀行端可以作為卻不作為
也是陷持卡人於金錢風險中吧

如果下一期對方請個幾十萬
持卡人就只能乖乖付款?

HappyNewYear wrote:
官方APP或代收平台...(恕刪)


沒錯!

所以不要任意開放自己的權限,去亂探試不熟悉的app下載或是有鬼試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