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終身壽險至少能解決喪葬問題(替自己提早準備,由其是現在少子化,也可以減輕家人的壓力負擔)有人說自己說出錢就好,但我的想法是既然要自己出錢,我為什麼不可以自己每年繳一些錢到保險公司,萬一真的老年掛點,保險公司也會幫我出一半的錢出來解決我的喪葬問題,若還有剩也可以當短期安家費支出.這是我需要"終身壽險"的意義.瘟雞神 wrote:個人同意定期壽險是解...(恕刪) 儲蓄險也可以都不動用留作喪葬費
您說的也沒有錯.不過要看個人規劃.我是覺得先把基本保障顧好.若有多餘的閒錢在來規劃儲蓄險.我沒有覺得儲蓄險不好.但是要買之前得做點功課.買儲蓄險就是要算IRR.若報酬率不錯可以考慮投入.個人建議是買短期儲蓄險為主.至少閉鎖期短(目前現有的閉鎖期大致上都是三年)要用錢時還不至於被綁住太久,三年後解約也無解約金費用.若不需要用到錢也可以繼續放.利息繼續滾.會比較彈性.另外再搭配其他年期的儲蓄險.不過金管會限制.這類型的短期儲蓄險保單壽命已經不長了.聽說最多只到1月份而已.另外很多業務都把終身壽險當成儲蓄險在賣(例如:有一種是繳費六年.第七年開始複利增值2.25%.前面六年大多都是負利率.這類的至少都要放個15-20年IRR才會比較好看.不過還是要實際算出來的IRR為主.之前看了蠻多張的報酬率都很差)這類型的儲蓄險是含有一點壽險成份.所以壽險其理賠金額跟所繳的錢差不多.所以得搞懂到底是需要終身壽險還是需要買儲蓄險.終身壽險至少理賠金會跟保額有所差別.不至於理賠金跟所繳保險費差不多.我記得之前有家人買的一個終身壽險100萬保額20年大概繳不到20萬.但是現在買100萬保額30歲男性至少20年要繳上68萬(以南山人壽新康順20NNPPL舉例).所以要看自己的需求.會因為年紀.職業.收入.家庭責任不同.而所需要內容保額都不同.所以保險還要針對自己的需求量身打造.Obiwan-Kenobi wrote:儲蓄險的意義不在『身故風險』,而是『身存保障』,類似勞保的功能。版大:儲蓄險的意義不...(恕刪)
12/30日加入版友ph1ph2的意見.我覺得她寫的很好.觀念很正確這裡建議妳先思考新生兒對於保險的需求在哪裡?是擔心住院花費太高(日額或自費藥物)?還是擔心出意外造成重大傷殘的問題?另外關於定期險與終身險能提供的保障內容不盡相同,保費也有落差,而這部分要視自己的經濟能力來考量。以保大不保小的前提下,我規劃自己兩個女寶寶的內容如下:壽險-寶寶沒有壽險需求,但對於醫療險附約有需求,因此採用最低主約壽險出單即可。意外險-分成兩個部分:壽險端買到200萬,產險端買到200萬(幼兒額度上限)畢竟要考量的點在於發生重大意外時(燒燙傷或其他)造成殘廢後的經濟缺口。重點:意外造成的殘廢是依照殘廢等級表上的比例來做理賠,並非一旦造成理賠即可拿到400萬的理賠金,因此在可負擔的保費預算中,我會拉越高越好。殘廢險-現行雖有幼兒可單獨購買之殘廢險,但整體寶費支出。目前已有幼兒可獨立出單之殘廢險與殘扶金商品,不用擔心附加在父母之下到期(23歲)時必須強迫脫離保障,最高可以規劃到200萬保額。若不幸造成一到六級殘,可申請每個月的殘扶金抵擋看護與後續的復健費用。重大疾病險-目前幼兒適合的重疾險首選為法巴金健康,僅彰化銀行可投保。防癌險-這部分的規劃見仁見智,我是以產險端來補強法巴的不足投保新安東京150萬,在25歲以前年繳保費不到1000元。原位癌理賠10%,非原位癌理賠100%缺點:不保證續保所以當作補強用。PS:重大疾病險不理賠原位癌,但防癌險會理賠。醫療險-用兩家實支實付拉高住院時的雜費限額,這部分在升等住院上會比較吃香,但須注意多家實支實付商品對於急診六小時並無明文寫上計為住院一日,大部分急診時的自費項目不一定可以拿到理賠金。PS:這部分的支出可大可小,對於寶寶我比較不在意,屬於可以負擔的範圍內。我的重點會放在無法自行負擔的住院或門診雜費支出(ex:藥物十幾萬之類的支出)終身醫療無論在理賠效益及保費上來看CP值不高,不會是我的首選內容。在上述的規劃方向做出的內容(最高):疾病住院:5,500/日意外住院:9,500/日意外實支:7萬(總共)意外全殘:600萬住院實支:24萬住院手術:約18萬重大疾病:100萬罹患癌症:250萬全殘扶助金:24萬/年半殘扶助金:24萬/年均為定期險。滿15歲以前年繳保費:首年1.6萬;續年1.3萬。這是我給寶寶最基本的保障,其他要再補強或是捨棄,等她們滿20歲時再說吧!
AMD_Hammer wrote:而終身壽險至少能解決...(恕刪) 你都說是儲蓄(險)了,它只是被拿來當類定存用.要來拿用也是可以啊!只是保險公司幫你出的錢有限,除非你保費繳的多,增額(利息)效果才會大.增額(儲蓄)保險基本上的設計是生死合險,它的(原始)基本保額,隨著年度而增值.不像我說的終身壽險(死亡保險),一開始保險金就是固定了(不論是保險繳費期間或滿期後)保障到終身,只是必須身故或全殘才拿的到(付出生命代價).就像你買醫療險也是想說出一點錢給保險公司,萬一生病了也是可以幫你出醫療費用的用意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生存的時候自己使用,一個是死亡了才能使用,就是這樣而已.
瘟雞神 wrote:你都說是儲蓄(險)了...(恕刪) 30萬保額以內的終身壽險要當喪葬費?80歲時身上的資產(儲蓄險,定存,ETF等容易流動的資產都算)會連30萬都沒有嗎?基本上我終身壽險都減額繳清了還不是為了附約才保終身壽險?
AMD_Hammer wrote:30萬保額以內的終身...(恕刪) 看個人規劃額度及負擔能力,只能說喪葬費用,在業者的(好言)勸說當下,如:為了讓死者好走做公德等..很難拒絕說"不",幾乎是越加越多的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個人經驗)雖然現在的終身壽險沒以前便宜,至少在25~30規劃下,至少是,6:10的付出與回收.達到轉嫁損失,降低自身的支出.
我的想法是若我有一筆終身壽險的預算.假設30歲男性20年期繳費100萬保額年繳34000元.總共20年得繳上68萬.我會拆成1.定期壽險20年期100萬30歲男性3200保費.20年繳6.4萬.2.儲蓄險假設也是20年期或者其他年期都可.34000-3200=30800.20年繳616000元.不過當然IRR得找高的.假設IRR找到20年期有2.5%.那20年後本金加利息會有806000元(50歲時).若放到59歲時IRR一樣是2.5%本金加利息就有100萬了.這樣子會比終身壽險得放到死亡時才有100萬好(因為若沒有放到人走.中間不要就得解約.解約的話是以解約金算.一般終身壽險買20年期的放到20年就不要了解約頂多是保額的一半左右.若買100萬保額解約的話大概約52萬上下.不過還是得依實際解約金表來計算.這個只是個大概(以南山人壽不分紅康順終身壽險舉例)這樣子若人在20年內走了.可以領的到定期壽險的100萬.外加儲蓄險的部份(若20年內屬於家庭責任重的時候.萬一人怎麼了也可以減輕家裡負擔)20年後定期壽險到期了.只剩儲蓄險部份.若需要用錢領出來也會有80.6萬.若不需要用錢也可以繼續滾.不過前提是要找到不錯的儲蓄險(建議還是要搭配短.中.長期儲蓄險.以免被卡死.而且也較不彈性)我有一部份的儲蓄險如躉繳型.六年期.十年期型.是用來輔助年老時.比如80歲後沒有醫療實支實付後.若我還在需要使用到醫療費用時來支付(我本身沒有規劃終身醫療).所以不一定要規劃到終身醫療險.或者終身XX險也可以用別的方式來COVR這部份.就要看個人規劃.
may保險達人你好.想請教你這份保單好嗎安聯人壽寶金多保本保險(EPAN) .因為朋友不懂保險.保了這份保險.一年被保險員規劃年繳46800元左右.有什麼可以建議的嗎.還是可以減額嗎.剛買3個月.感謝你的建議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