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三商美邦 世紀安穩變額年金保險

Jucy Brother wrote:
我有朋友去年買50萬(恕刪)

上個月去我姻親家,老太太6/7年前什麼都不懂,聽說年息多少,就投了某家業者1000萬。
今年看帳本,只有490萬,嚇都嚇死了,找人去銀行核對 ,搞到理專去職。
銀行說賠了150 萬,並願意回補150萬。但老太太說她只拿回490 萬,加上賠150萬,共640幾萬。
全家都不善理財,連銀行帳本都看不懂,我請她們拿出來給我看。
靠,看了差點昏倒。
理專每個月把基金全領出來,然後再跟配的利息再全部投入,理專騙老太太說這樣比較好算,靠,每個月操作一次,賺12次手續費,理專光靠一個客戶,KPI 老早就達標了,分了多少庸金也難算了。
7 年的債基,如果放在基富通,至少賺200萬,這個理專來回上下其手,竟然賠了 150萬收場。
然後350萬現金,不見了,我看了一下帳本,被匯到一個不知名的戶頭。我交待她們要趕快去找銀行,最好花點錢找個律師,去查這筆錢流向何方,必要時要提刑事訟去告銀行,理專,現在處理情形如何,我也不知道,愛莫能助,法律問題超麻煩的。

回到你問我的問題,不知你是裝傻還是真的不知道,買賣每筆基金就是要手續費。
保險公司特別特別貴,其次是銀行,基富通最便宜。保管費也是,基富通跟本不用保管費。
也許你要說保險公司手續費沒那麼貴,甚至有些額度是免費的,我只能說,整個包裝就是比別人貴,就算包裝到手續費便宜,那也用別的名目收足了費用。

這個時代,利率超低,基金在銀行買,管理費加手續費加保管費,幾乎吃光了所有的利潤了。
基富通手續費最低,沒保管費,只有管理費,也許利潤還留一半。
保險公司買,想都別想賺錢,不賠錢就算走運了。賠錢是很正常的,只是賠多賠少的問題。
遇到不良的理專,那鐵死的,給你亂操作,賺他的手續費,那也許就等著收拾難看的局面而已。
並非每張投資型保單都這麼不堪,提供一份給大家參考看看,至少這張個人覺得不錯。



投資型保險可以買,但是前提在於了解相關規則,
而這當然也包含了挑選費用低廉的投資型保險。

但是一般人聽到月配息、高報酬,往往就不在意契約內文怎麼約定...
若不想花時間去研究契約內文,那不妨挑選相對單純的保險作投保。
至少單純的壽險,只要看保額跟保費就好,也不會有虧損等問題存在。
煩請參閱我寫的:
誰該買壽險,又該怎麼買?


最後,不懂的東西盡量不要碰。
除非你找到一個可以讓你信賴的人,否則往往下場都不會太好。
投資型保單以長年期壽險而言並不差;但是並非人人都需要長年期壽險。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MiPiace wrote:
上個月去我姻親家,老...(恕刪)

你好
你後面回覆的第一段
挪用客戶資金的事情
主要是理專個人操守的問題

(後續代操保險公司每操作一筆你就要賠一筆手續費費給他。)
投資型商品依險種不同收費方式很多元
單就這張商品就是前收2.8~3%的費用
6年內解約或部分提領有解約費用率的問題
每一年度有12次免費轉換的機會
超過每次從帳戶價值收1000元
客戶買了這張變額年金100萬
如果他6年內不解約或部分提領
每年度基金轉換次數在12次以內不收轉換費用
每個月的資產撥回選擇累積單位數的話也不會在收一次申購費用
或是也可以選擇讓資產撥回先存到貨幣帳戶
等到自己想要轉成基金在轉換過去
在12次的轉換次數以內做轉換不收手續費
高興的話不選類全委
全部放台幣貨幣帳戶
保證帳戶價值正成長
客戶放了10年
保險公司頂多收2萬8到3萬
在某個年度之後還有"特別紅利"
全部的規則都寫在商品說明書裡
建議你可以去看看
而不是憑個人印象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看過的月配息保單
含息報酬率是賺錢的比賠錢的還多
賠錢是因為匯損或是基金績效不好的都有
可能我看過得比較少
唯一虧損20%以上的是一個朋友用保單買南非幣月配息還用保單借款再買南非幣
我也跟他講好幾次要趕快換標的但他就是不要
當然風險就客戶自己要承擔啊

(也許你要說保險公司手續費沒那麼貴,甚至有些額度是免費的,我只能說,整個包裝就是比別人貴,就算包裝到手續費便宜,那也用別的名目收足了費用。)
你去火鍋吃到飽399的店只吃一碗飯只喝一杯水就決定走人
能夠跟店家說只收一碗飯一杯水的錢嗎?
我認為這些條件理專或保險業務在招攬時就應該講清楚並且替客戶分析各種可能會遇到的狀況
沒有做到,那是招攬人員的問題
這些東西都是經過金管會核准
合法販售合法經營
講解清楚,客戶了解風險所在還是決定要購買
那就是客戶要承擔風險

我基金有跟基富通買也有跟保險公司買
基金保單目前虧了1%在匯損( 1:31.2500投入)
在基富通單筆購買的兩支基金含息報酬率都在-7%
但我不會說基富通不好或我買的這張基金保單不好
因為我會去了解到底虧在哪裡
知道自己能承受這個風險所以不會贖回

如果客戶了解商品架構之後覺得不好
或是聽不懂卻又不花時間去弄懂
那客戶其實不應該購買

謝謝您的踴躍討論
MiPiace wrote:
上個月去我姻親家,老(恕刪)

真是人神共憤的故事。
我一直認為樂活大叔對台灣人民有卓越貢獻
原因之一在此
至少幫助許多民眾避免被這些亂七八糟 故作玄虛的手法所騙
並不是人人整天都在那邊股債配置定期定額再平衡 許多民眾對投資就是門外漢(話說找理專給抽庸不就是要協助處理嗎?投資人自己看說明書就會 要你理專幹嘛?唯一作用是抽佣嗎?)

騙了你之後還會說是你自己不去搞清楚說明書
2021 全力VT
cdfkt wrote:
並非每張投資型保單都...(恕刪)

你好
這張圖列的費用還算高了
我印象中之前看過的躉繳投資型
前收目前最低2.8%
後收每年收1.2%收3年
如果保費很高
費用率可能更低
這種保單相對於富人做資產傳承是很好用的東西
發生繼承狀況時
1.不用等到繼承辦完 2.可指定受益人
可以馬上拿到一筆錢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壽險

至於現在的每年繳的投資型
有些商品設計在6~20年之間把前5年收的150%目標保費以保單紅利的方式回饋給客戶
甚至有的商品設計在繳交超過多少金額的保費後就不用收每個月的管理費
找到適合的商品
是"有可能"在維持"同樣保額"的情況下
用比定期險繳到85歲的總繳保費還要少的保費做到終身壽險
但在這些年間必須很注意投資績效
xpotter wrote:
真是人神共憤的故事。(恕刪)


被騙就算了
上來問還沒人給他正確的方向
招攬時法規規定該說的有說
那招攬人員就盡到他的責任
額外的東西招攬人員沒有說也不代表他錯
要求招攬人員講解商品說明書是客戶權利

觀念不改
只怕以後還有很多機會認為自己被騙
Jucy Brother wrote:你好這張圖列的費用還(恕刪)
我對於投資型保單沒有太多研究,或許曾經的確有更好的商品,
若現在有販售且更好的商品當然可以分享出來,讓01版友知道投資型保單的好。

我想賣的是保障,該張相比一般定期壽險所支出的附加費用會少很多,
看似非常美好,但這一切的前提在於報酬率為正數

投資型保單我認為重點並非費用,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投資標的的配置,
換言之,就是獲利的高低只要獲利高,費用根本不是問題。

如果以保障為訴求買投資型保單,而投資標的一直賠錢,
導致帳戶價值被扣光了,保障也沒了。
那如果客戶要投資,除了投資型保單外就沒其他選擇了嗎?

所以如果要買投資型保單,除非保戶自己懂投資,
否則就是要找一位具有專業能力,能幫客戶隨時注意調整配置的業務員,
但往往這種人少之又少,那不如買單純的壽險,這樣簡單又安全。
畢竟我不認為絕大部份的保戶會這麼幸運,能夠遇到這麼專業的業務。

不論如何,我不會鼓勵一般人投保投資型保單;但也不會去妖魔化。
當然,若保戶清楚明白遊戲規則那我認為沒什麼不可以的。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主權,我只能建議,但是無法干涉。
只要保戶問到我不喜歡的商品,我會跟他說我不建議,但是要買當然也可以。
(如終身醫療險)
只要他清楚明白內容,那我會尊重對方的意見。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Jucy Brother wrote:
我有朋友去年買50萬(恕刪)


家人還是買下去了 不管我怎麼說還是比不過人家說的有業務員的專業 跟保險公司的專業投資公司

我最後只跟他說了 希望妳能讓我跌破眼鏡..證明我的想法是錯的.....只是不喜歡歡那個業務員說不會扣到本金這

事...明顯唬爛
樂活大叔說過...不懂的東西不要買!

xpotter wrote:
真是人神共憤的故事。(恕刪)
慢慢來,比較快~~
明年 買賣這類的保險 要錄音錄影囉.........代表賣的人有說明風險費用相關細節而買的人有聽到(不能說懂)


投資型保單......可以當作壽險用......年紀大的人還不錯啦

至於有人說因這種保單賺錢........試問我直接買保單的投資標的不就好了....還省去那些包裝出來的費用

想賺錢買投資型保單........有人因這賺錢....我相信應該是會發生,只是比例問題

也有人宏達電賺了不少錢.......

賺賠都只因出入場時間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