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my wrote:
剛剛看到t台在做專輯...(恕刪)
保險應該跟年紀無關吧!要看你當時的生活背景及扮演的角色,
如果你35歲前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又背負著房貸+兩個小孩,你不買點"定期壽險"或"實支實付醫療險"
萬一你倒下去之後,誰要幫你照顧這個家?
那如果35歲了,還是孤家寡人一個,也沒有長輩要照顧,買保險受益人還不知道要填誰勒!
保險的用意就是把你無力負擔的風險轉嫁出去,用年紀去分該不該買保險實在太狹隘了,
所以我覺得最沒有意義的是買"儲蓄險",
所以我只買定期壽險跟意外險,買20年保証續保的,從30歲保證到我50歲(人生最精華的階段)
50歲過後,孩子應該也長大了+房貸應該也繳的差不多了,就算我意外身故,相信也不會苦太久,
如果不抽菸的健康身體,500萬的定期壽險一年也繳不了多少錢!
個人淺見,大家可以討論討論!
Alkar wrote:
保險的用意就是把你無力負擔的風險轉嫁出去,用年紀去分該不該買保險實在太狹隘了,
所以我覺得最沒有意義的是買"儲蓄險"...(恕刪)
非常認同大大的看法!!保險是轉移風險的工具,沒有風險(或是風險很小)自然沒有需求~~
我也是不推儲蓄險,在我來看儲蓄險是閒錢太多卻不知道怎麼規劃的人,才會比較適合~~
怎麼樣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保險呢?想想看自己如果死亡或是重病,對家庭的影響如何就有答案了~~
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終身險都很貴,在預算有限下,可以考慮買定期壽險跟定期醫療險來轉移風險~~
至於意外險,我會比較把它當成是壽險保障足夠之後多買的...
真的要保障的話,定期壽險會比意外險好很多~~(意外險必須是意外才領的到)
例如:23歲剛畢業的年輕人剛出社會工作以最低薪資18780來討論,可以每天一個便當錢(65)一個月也不超過兩千,才就可以把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因生病或意外住院收入中斷)
18780-2000(保險費)-6000(生活開銷)-3000(交通費)=7780,每個月4000有效運用例如黃金存摺年平均報酬率在5%,經過15年規劃經複利也可以幫自己累積第一桶金(百萬),別傻傻的把錢都給保險公司,保險本質就是保險,保險公司最愛賣儲蓄險(利息支出低,透過房產套利才高,高又不回饋保戶全都股東平分)
有錢人的努力,一般人需要付出100倍以上才能達到一樣效果,所以先讓自己有第一桶金去賺第二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