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影 wrote:
將風險造成的傷害及經濟沉重負擔藉由轉嫁給保險公司(恕刪)
保險公司無法承擔完全的風險,保險公司只是幫客戶保管保費而已。
保險的定義
保險被定義為通過繳納一定的費用,將一個實體潛在損失的風險向一個實體集合的平均轉嫁。
其實通俗地講,就是一旦加入某個團體,就「一人有難,大家平攤」,是以貨幣形式平攤的社會風險轉嫁機制。
以上資料來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9%9A%AA
我不是保險從業人員,但我對保險略懂一些,當然您也可以完全不認同我對保險的理解。
有些東西消費者可以不懂,但是SALES應該要懂
保險就像消費者出錢買一塊餅,這個餅由保險費用先分走部分,保險公司行政費用再分走一些,然後業務員佣金再分走一些,剩下的餅才是客戶的。而剩下的餅不是你想吃就隨時可以吃的,要發生風險的人才能吃。
從前有一種婚約的方式叫指腹為婚,在孩子尚未出生時就為他們互訂終身並期待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在過去的時代背景,這種婚約模式是很多人可以接受甚至傳為佳話。但以現今的社會指腹為婚是否可行或能被子女接受?
當然買個終身險給子女沒有指腹為婚那麼嚴重,但是想以現在的保險費用基礎去規劃50到70年後的事,其實真的是浪漫了一點。不要說50年,你回推20年前;那時候買個終身險不貴,規劃個終身險或許用個20年到今時今日勉強可行。但那時候的的保費計算基礎是用舊的平均壽命及較高的保單預定利率去推算的;現在預定利率這麼低,還期望現在的規劃50年後還夠用,真的是太浪漫了。
SALES要賣保險除了要站在客戶立場想,預定利率與保費的關係也應該解釋給客戶了解,基本上講不出來的SALES都不應該找他服務,保險公司連最基本的保險知識都不要求,只會要求業績。SALES也只會跟客戶說保險只會越來越貴,我們公司賣哪個保險賣到虧錢停售了,基本上這個SALES也只是被教育訓練順練得很好。回去翻一下當初考照時的題本,預定利率與保費的關係,你搞懂了嗎?還是只是應付考試?
回家檢視一下自己的保單,假如全是終身險,基本上除了保費貴得嚇人,保障的範圍少得可憐,基本上都需要很多附約來補,那些附約都是定期險啊!目前市面上的實支實付不也大部分都是附約或定期險嗎?買終身實支實付要多少錢有沒有買的人來分享一下保費多少?
vivian93 wrote
所以75歲以後生病就不看醫生了嗎?(恕刪)
75歲以後的醫療成本高?基本上75歲以後到醫院去,醫生會積極地幫忙侵入性治療還是規劃安寧療法?這是大家很不願意面對的問題,但是很有機會遇到,真的可以先考慮一下。現在75歲以後發生重大疾病的住院及醫療費用真的會無法負擔嗎?75歲以後的醫療費用希望透過保險完全轉嫁並在50-70年前一次買足,我寧願選擇認真賺錢存錢來應付還比較實際。
vivian93 wrote:
自負額大約三千多,
定額給付反而比實支實付賠的多。(恕刪)
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支出的保費其實更多!
vivian93 wrote:
誰說5歲小孩不該去想75歲後的事?(恕刪)
是可以先想部分,但保險規劃應該不是最重要的,除非所得真得多到沒地方花。不然存起來買尿布奶粉、教育基金、遊學出國、親子同遊...等。我覺得順序都不低於保險。保險支出會排擠其他預算,而且保險一但開始買,中間要減少保費是有可能產生損失的。
我相信大部分的商品是中性的,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規劃。但放在您眼前的規劃是依您的預算去滿足最大的保險需求;或是最大化佣金收入?其實這應該是每個SALES的課題,不應該是客戶該煩惱的。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上網SHOW保單求健檢,我猜大部分是人情保、部分是保費超過預算、部分是教育訓練失敗,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可能。期待有一天所有消費者都可以獲得妥善的照顧,SALES也可以獲得合理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