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13萬
投保300萬
96年投保(19歲)
每月增額保費1萬進去投資(要扣500元成本)
一直到前年才將增額保費停掉
第一年 80%
第二年40%
第三年8%
第四年8%
第五年8%
第六年0%
剛剛才知道生存成本的算法,
看了7*歲後的成本一年要4萬多了
活越久給保險公司送更多錢
不知道比起正常的一年期壽險成本那個高?
最近報酬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又快變成負數了
有必要為了那個壽險300萬都不解約?
如果報酬率繼續負下去帳戶價值歸零還要為了維持保單效力繳增額保費

————————————————
換個念頭想,繼續放著不管報酬率了,
如果不幸比家長上天,
至少家長有這300萬保障,
不打算結婚—
家長先走應該可以考慮解約贖回?
——————————
果然還是因為報酬率變成負的才在憂慮

還是眼不見為靜。
從開始增額就一直都沒去變換投資標的……
107年還有看過報酬率30%
一路下滑剩4%
tbyellow wrote:
1.計劃書裡的報酬率這部分在描述上是否有問題?(單利複利?)
這樣的東西是否有不實的狀況?
其實嚴格說起來,
這是建議書畫大餅。
首先,廣義的來說,複利是有的,
所謂廣義的複利,就是利息也會生利息的意思。
以累積型的基金來說,確實會有複利效果,
但是前提是每年報酬率都是正的!
再來,為什麼說這是在畫大餅呢?
其實重點不在於他有沒有複利效果,
重點是在於他的前提架設!
他假設每一年的報酬率都是8%!
當時間拉長,
實際上這就是不可能達成的。
但是因為未來無法確定,
所以建議書也只能假設一個情況去跟客戶說明。
過去主管機關對這塊並沒有太多的規定,
現在,主關機關已經有規定,
投資型保單的建議書,上面的假設報酬率不得高於每年6%。
而且還要同時列出三種報酬率,其中至少要包含一種報酬率為負值的情況。
tbyellow wrote:
2.投資型乙式實際狀況到底是怎樣?
乙型就是身故時,身故理賠的金額是保額+帳戶價值的總額,
特點就是因為保額固定,所以各年度保險成本在投保時即可得知。
甲型就是身故時,身故理賠的金額是保額跟帳戶價值取期大,
特點就是因為帳戶價值不固定,所以危險保額(保險公司扣除帳戶價值後所應給付給受益人的保額)不固定,
所以每一年的保險成本不固定,當帳戶價值高的時候,危險保額低,保險成本就低。
當帳戶價值低的時候,危險保額高,保險成本就高。
其實,過去的投資型保險分為前收型跟後收型,
前收型就是在繳保費的時後就先扣掉前置費用,
一般來說,前置費用會分六年扣,也就是在前六年,每一次客戶繳交目標保費的時後,就扣除目標保費的一個比例,
這個比例,前六年加起來不得高於150%,
簡單的說,如果你一年繳10萬的目標保費,六年保險公司總共會收你15萬的前置費用。
也就是因為這個費用,導致常常你看到對帳單上明明報酬率都是正的,但是帳戶價值卻比你繳的保費還少。
簡單的說,這個前置費用,等於扣掉你前六年所繳總保費的25%。
所以等於一開始你就是從報酬率-25%開始起算。
到這邊,很多人會直覺地認為,那我只要未來總報酬率超過25%,是不是就賺錢了?
很抱歉,就算先不考慮其他費用,報酬率25%也還是賠錢的!為什麼呢?
因為假設你六年一共繳60萬進去,被扣了25%是15萬,實際上只有45萬投入,
但是你報酬率25%是多少?是45萬的25%!那只有11萬左右!
實際上,你的報酬率要達到34%,才是打平回到原本的60萬。
這還沒算保險成本、保單管理費等等的其他費用。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買投資型保險都賠錢的最主要原因:前置費用收太高。
另一種,叫做後收型,這種相對來說就比較人性化,
他不收前置費用,你繳多少保費,就是全部進入投資帳戶,當然,保險成本、保單管理費還是會收。
所以這種的相對比較容易看到帳戶價值大於所繳保費,
但是所謂的後收,就是前面不收,後面再收!
甚麼意思?就是如果有一天你想解約把錢拿回去,他就會從你拿回去的錢裡面扣一部分。
而因為這時後你裡面的錢可能已經是投資好久累積起來的,所以累積的價值很高,當然,扣的也就很多。
↖芯翔↘ wrote:
不知道比起正常的一年期壽險成本那個高?
投資型保險所附加的壽險成本,大約是其他一般一年期保險的七成左右。
所以一定是一年期壽險的成本比較高。
↖芯翔↘ wrote:
有必要為了那個壽險300萬都不解約?
就看你有沒有需要這300萬的壽險保障了。
↖芯翔↘ wrote:
換個念頭想,繼續放著不管報酬率了,
如果不幸比家長上天,
至少家長有這300萬保障,
不打算結婚—
家長先走應該可以考慮解約贖回?
這也是可以考慮的作法。
其實不管是現在解約、還是放著不繳讓他慢慢扣保險成本扣到完當成保障、還是繼續繳下去,
都是可行的做法,只是看你的需求是甚麼,
如果覺得不需要這個保障,現在手邊也剛好缺點錢,那就解約把錢拿回來運用。(但是前置費用就等於送給保險公司了)
如果想要這個保障,但是又沒有多餘預算繼續繳,那就放著讓他扣。
如果覺得這張保單的報酬率可以接受,繳款又沒有太大壓力,那繼續繳也不錯,畢竟最高的前置費用都收完了。
↖芯翔↘ wrote:
有人可以分析新光人壽得意理財變額壽險嗎?
保費13萬
投保300萬
96年投保(19歲)
每月增額保費1萬進去投資(要扣500元成本)
一直到前年才將增額保費停掉
我是買新光得意理財 我研究算滿透徹的
你增額保費扣幾個月了?確定是增額沒錯吧?
增額保費是不走 以下定期定額路線的
第一年 80%
第二年40%
第三年8%
第四年8%
第五年8%
第六年0%
------------
增額保費是額外投資的 每次要扣5% 永遠都是5%
我第6年開始就是0%了 我打算用30年 所以之後25年投放的錢都是0%
你的收入可以20~30年 持續投放每年13萬嗎?
如果不行 你只是被業務騙去保13萬去扣80%而已
如果要壽險300萬 只要保費每年5萬就能保到300萬了.
甚至有些人被騙投保36萬去扣80%
第二年 都是用增額保費去繳壽險成本
----
我的保費是2.4萬 自然扣2.4萬的80%也不多
你投保當時是19歲 不是我看不起你喔
19歲就算出社會薪水大概3~4萬算不錯 被設計成每月拿1萬多去繳保費
很大可能就是投13萬來扣80% 拿到佣金比較豐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