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專不告訴你的秘密六-保險不保你的財務風險

Obiwan-Kenobi wrote:
哪個行業不是這樣?你...(恕刪)


不好意思 這問題我不懂

所以我脫離這種我搞不懂的模式

我只要做對得起我良心的事情 而且這可以讓我溫飽就夠了

另外

我的業主中 沒有保農保 跟 國民年金的

這不需要我傷腦筋

您懂 您來寫 您比較專業 我不會

但是希望不要吐不出象牙



wishwind999 wrote:
不好意思 這問題我不懂

所以我脫離這種我搞不懂的模式

我只要做對得起我良心的事情 而且這可以讓我溫飽就夠了



我看你沒有就是這點,社會大學不及格。

財務規劃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要跟客戶接觸也不是那麼簡單,

你談得如果都是中小企業主,有這種上抽下的觀念就最要不得,

因為老闆都是抽最兇的。你懂嗎?

老闆要留人,也要懂讓利,不然人才留不住,所以公司總會有幾個人抽得多,

要不然你離開,要不然你幹掉他,要不然你離開這個社會.......





所有公司的薪資結構幾乎都跟保險公司一樣,只是保險公司更透明,

商業社會,所有的買賣都涉及利潤涉及佣金,談事情不是這樣談的,

你好好想想吧!





wishwind999 wrote:

另外

我的業主中 沒有保農保 跟 國民年金的

這不需要我傷腦筋

你懂 你來寫 希望不要吐不出象牙


這個我更吐血,基礎的東西不懂,談什麼高深財務規劃?

良心良心~~~~~~~你的業主知道你連這都不懂那還規畫什麼?比壽險業務還不如.......
我想
不要過度污名化保險業務人員
或許您認識的.您周遭的..都是這樣不入流的業務人員
但不代表百分之99的壽險業務也都是這樣的糟糕

小弟不是相關人員..更從未擔任過任何金融相關商品的任何相關人員
不過小弟念了整整八年保險相關科系(民國七十多年就在念這個)
認識業界的朋友也不在少數
起碼我那些在業界的同學保證其專業度是不輸您的

但在此..卻只看到一個考到CFP的理財顧問
為了凸顯自己的優秀專業程度
不斷抨擊自己過往的同業...


再者
儲蓄險真的這麼不堪??
小弟手上也有張20年期終身還本儲蓄險
民國90年4月買的
保費153,743(利用信用卡繳款當期就扣1%,剩152,206)
死亡保險金400萬
每滿三年生存年金12萬
滿期後每年生存年金12萬
若以『死亡保險金』去算IRR
最低都還有4.4%的複利年報酬



就算以『保單價值準備金』去計算IRR
只要保單過了35年再辦解約
最少也有3.98%以上年報酬率
(30年解約的irr=3.57% 25年解約的irr=3.19%)

而在保單40年度(我65歲時) 此時IRR=4.14%
(隨著年紀的增加..最高會來到4.38%)


fobislai wrote:

讓我管理的家庭或者個人門檻 現金以及可立即變現的金融資產 不少於新台幣1000萬 or 30萬美金

我的目標很簡單 打敗通膨 而且 實質利率要超過定存利率

例如 通膨2% 銀行定存2% 那麼我的最低的預定報酬率 要超過 4%



也就是說
不管我65歲以前死亡
或是65歲以後解約
這保單都還有最少4.14%的IRR
(除非我傻到在65歲以前解約..才可能低於這個報酬率)

這樣不也超過您的預定報酬?
但您有辦法誇口保障您的客戶連續30年都享有4%的報酬嘛??而且是複利30年的4%??
但儲蓄險就有這樣的功能
20年前的儲蓄險更有6~7%的irr呢


因此儲蓄險並非萬惡不赦
重點在於他的『預定利率』高低
以及客戶本身的需求


當然..它有它的長久閉鎖期之缺陷
但只要保戶有其投資風險分散的考量 閒置資金的運用 甚至節稅的誘因
只要適合自己本身的需求
儲蓄險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即便是避險 也絕對是投資行為裡的一個選項!!


至於高額的佣金
並非保戶所需考量的問題
重點還是其商品的實質報酬率到底是多少?
客戶要看到的是『SHOW ME THE MONEY』
只要你的報酬率夠高 你的風險夠低
誰會去計較你從中賺了多少錢??


1.以前保險賺的錢不用繳稅,造成很多變額保單出現。我也保過,不理解 保險理財有何不可
重點還是要會算,算專員給你抽了幾%, 抽了之後, 加上各種支出之後,實際拿到的 % 數算出來,(最好將你連帶保險所獲得的保障也算出來,這樣才比較公平). 跟其他投資管道比較看看, 如果保險划不來,那就不要保,改作其他投資。

2. 如果你 10 年前加入儲蓄型保險,現在還在繳,那該說你10年前笨,被人騙了,加入莫名其妙的保險。
還是該說你幸運,在這個投資無門的時代,還有一個 投資報酬率非常好的標地可以替你存錢。

3. 各種投資,有其獨有的優點與缺點,如果只是一直用缺點去排除投資管道,我是覺得不妥。投資考量的因數太多了, 變現性,方便性,獲利,風險,分散投資,避稅,保險,贈與考量,繼承用。綜合判斷的結果,大部分是變成組合形勢,股票,房產,基金,黃金,etf, 期貨,保險,照個人的 背景,個性去搭配,沒有那一種投資管道是最好的,那一種是不好的,只有那一種比較適合,那一種比較不適合。

4. 我自已並不認同儲蓄型保險投資,因為我會算,也不爽一開始被抽掉一筆錢。但不反對另一半去辦這一種投資,因為每個人的專長,人脤,個性,背景不相同,考量的角度不一樣。
另一半買的保單,有的有點笨,但能得到心安也是一種無形的獲利。
有些保單,實值上算一算並沒有很差,比定存還好。
這個年代,比定存還好的投資,並不好找,我實在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並不是每個人都很會理財,各種理財法,也沒有穩賺的,有時會賠。
保險,是要分人一大塊,所以賺的少,但好處是風險低,甚至幫你把其他風險給降下來了。
重點還是要搞清楚到底被人家割掉多大一塊肉,如果割到心會痛,就不要保了。

5. 人是群居動物,有時是要靠互相幫忙才能成就更美好的事物。 有些保險朋友,人家就是有他的專業跟人脤,雖然沒事找你加保會很煩,但你有事找他時,人家卻用他獨特的人脤在幫你,這種情形,你不回饋一下幫人家一點忙,也說不過去。


很多事情,並不適合直接 就 二分法 分 是 與 非。
有時后,保持一點 彈性 跟 模糊,日子說不定過得更順暢。


保險業務員真正能為客戶規劃"客戶需要"的保險,有幾個?

十有九九都是為了自己的佣金!!!

保險業務員有單純想說,客戶只需要些定期險之類的,

就真的只推那些佣金很少的定期險?

大部分還是猛推那些高佣金的終身壽險或投資型保單,

因為保險業務員根本很少知道(或不想知道)客戶需求在那吧!!

甚至知道還是昧著良心去推終身險,因為保險業務員心中業績是擺第一的

這就是台灣的保險業阿,當業績客戶客需求與衝突,你認為保險業務員會怎麼做呢?

我爸媽就遇到,先以關心你,以你這輩子不可多得好友方式出現,

買了幾個終身險的保單,還是繼續猛推,後來某次逼急了,脫口而出

"我需要業績拉",我爸媽才恍然大悟!!

在現行保險體制下,保險業務員業績代表一切,你還能期望什麼呢???

Obiwan-Kenobi wrote:
那你國民年金和農保搞清楚了沒?專業的!
(恕刪)


原來如此 原來是考古文 我到現在才會意過來

是我從前不懂的時候 上來問題的問題!!

基本上 後來我想通了

我老爸的問題 根本不是問題

我只跟我老爸說 現在 我每個月給您三萬生活費 農保 國民年金 隨您保

您開心 最重要

安心退休 回家種地去吧!!

要農車 要蓋農舍 沒問題 兒子買給你

根本沒必要為了 一個月幾百塊 去煩惱

***********************************

是的 到今天 國民年金 農保 搞懂了嗎 ?

說懂 也沒辦法證明 說不懂 也沒辦法證明

沒意義

只要我有足夠的現金 跟 正確的財務規劃 沒問題的!!

***********************************

最後 國民年金的問題 不再於要不要繳 而是 會不會倒

而且所有的國保 (勞保 健保 公保 國民年金 問題都一樣 錢生的出來嗎 ?)

說話很犀利的Obiwan-Kenobi 國民年金會不會倒 ?

wishwind999 wrote:
保險不保你的風險...


當一個實體(個人,企業,或者任何類型的組織)尋求風險轉移的要約被「保險人」(通常是一家保險公司,也可以是政府機構)承諾,他(她,它)就成為「被保險人」,這組要約和承諾構成的保險合同被稱為「保險單」。保險單這種法定文件通常包含了定義保險事故發生的條件及保險責任等內容的保險條款,還包括保險期間、一旦條款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保險人應該承擔賠款金額、賠款應該賠給誰(受益人)。當特定保險事故發生導致保險標的損失時,受益人享有向保險人索賠保單規定數額的賠款的權利。


其實我想聽聽一些 FSA、ASA
對國民年金、勞保、健保...的看法
願聞其詳









精算師是什麼行業?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51&t=2873497&p=6
小小散戶 wrote:
其實我想聽聽一些 F...(恕刪)


這些是社會福利 有拿到要偷笑 沒拿到也不要傷心

台幣 人民幣 美金 黃金 房子 股票 債劵 保險 都達到一定水位

有沒有 勞保 健保 國民年金 農保 都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 如何達到上述的條件 !

那些是社會給的最低限度 我們目標不是最低限度 應該更高一點!

************************************************

題外話

就跟另外一位 賠錢大 要賺暴主力的錢一樣

賺到了 爽

沒賺到 砍

大起大落 人生才有滋味

但是最後要退休的時候 希望能夠風光引退......才完美!!

怎麼做呢 ?

***********************************************
小小胖胖胖 wrote:
認識業界的朋友也不在少數
起碼我那些在業界的同學保證其專業度是不輸您的


其實我想樓主想說的並不是保險人員專不專業的問題

小弟前陣子為了小女的保險研究了一陣子,發覺保險沒有不好,只是.....

保險人員能不能用他的專業誠實面對以客戶的角度思考客戶的需求

這才是重點 只是怕這樣的業務員不知道能不能賺的飽就是了
走到一個砍站會改變一個層次,開樓的、回文挺他的、罵他的,還有其他的。
做個標記,三五年後再回來看這篇,會有更多不同的想法,
也會覺得當時自己怎麼會那麼有趣,寫這些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