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大還有may5488水水,業務員最近推薦保本投資連結型保險好嗎?

linmingme wrote:

會不會納入遺產稅是國稅局認定的
只要

對耶,遺產稅是國稅局認定的耶。大大沒提到,還真沒想到那方面去。
AMD_Hammer wrote:


我不大相信精明的老闆會這樣算報酬率

大大也好專業哦。
AMD_Hammer wrote:有遺產稅需求的話
也不可能用這種有年期限

對呀,為了稅買這個覺得不是很穩。不一定保本。還有8年人又不一定身故。誘因不大。
萬能壽險第一次知道這個,晚點來往上搜尋資料。蠻好奇那是什麼。感恩謝謝大大愛心交流。
may5488 wrote:
既然佣金低,何必賣這個,改賣佣金高的不是很好,業務不是都要業蹟跟高額的佣金嗎?應該不會那麼佛心推薦什麼好商品.好商品是要自己做功課才買的到的.很少聽說好商品自動會送上門的.


不是每個業務員都這麼無良??商品好不好要看是不是賣對人,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領20多K薪水叫他買儲蓄險就是個錯,但若這小伙子是一個月200K的薪水,那要他買儲蓄何錯之有??若公司有推出任何商品,業務員盡他工作的義務讓客戶知道,客戶想不想聽是他的權利。如果這商品正好切中客戶需求且負擔得起,業務員又善盡各項告知義務,又怎能說好商品不會送上門呢??



may5488 wrote:另外佣金再怎麼低也沒有躉繳利變低,這種保單還是有肉可以啃的。


業務員賺合理的佣金報酬,有肉啃有錯嗎??客戶喜歡或需要什麼商品,我們提供自己專業內的知識給客戶做選擇,我沒有說利變比較好或保本投資型較好,應該要問"老人家要的是什麼?是年期還是報酬?"(小弟35樓原文),如果客戶擔得起風險,買得起佣金更高的商品,那即使我啃的是大塊肉排又如何??



may5488 wrote:既然賣保單當時都有誠實告知清楚客戶保單風險,何需擔心客戶績效??這不是客戶自己要承擔,有沒有負報酬.有沒有正報酬.這個應該是客戶要自己承擔吧!


若我們遇到的客戶都像您這麼理性自然是好,但很不幸的,多數客戶是不理性的,買高風險性投資型保險的客戶在虧損時,即使當初招攬已全數告知所有風險,也讓客戶在逐條看過後親自簽名,在虧損時他連我不識字這種可笑理由都掰得出來!!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告知,而是客戶在數年甚至數月或數日後就忘記他買的是什麼了......




may5488 wrote:另外您不是說每個客戶都賺錢.那何來擔心之說.既然這種保單那麼穩.您也不用擔心客戶蹟效問題啊!另外客戶有賺錢會給保險人員分紅嗎?保險人員只是賣商品.我很少聽說替客戶擔心利潤不好的事情.若利潤不好保險人員會補給客戶嗎?而且利潤不好到時候也是事實了.有辦法防範利潤不好的事情嗎?(應該不會說換另一檔投資吧!把原先虧損的賣掉再去買別的?)還有何來擔心之說,會擔心的應該是沒有誠實告知這個保單有何風險的業務吧!


投資型保單有好幾種,我說的是"以我手上買過這系列保單的客戶,每個都是賺"(小弟32樓原文),請勿斷章取義。至於其他系列,因為風險確實較高,即使對客戶已說明過風險,但終究是我經手的保單,更是客戶的錢,怎麼可能不擔心??照您這麼說,我只要告知客戶風險,剩下的讓客戶自己負責,我賺了佣金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嗎??業務不是這樣幹地~~~~~
客戶賺了錢不會給業務分紅,績效不好業務員當然也不會貼補??據我們經驗,會貼補的都是招攬時有瑕疵,瑕疵是指代簽名之類的違法行為,告知不實這種事,如同前述,就算我們說明清楚了,客戶還是會忘的(少數像您這樣會很理性又明白自己買什麼的真的不多)



may5488 wrote:我相信很多業務只會說好的一面,什麼虧損的事一律都不說,就拿苿莉父親的業務來說.說的很模糊都說很好之類的話.這個是洗腦.看老人家耳根子軟不懂啊!老人家的確比較好下手.因為老人家知識訊息方面來的不足夠.反正業務人員隨便說一些好的保戶就畫押了.還有根本沒有陳述這個保單的風險因素.只是說好的一面.差的一面有說清楚嗎?那這樣這位保險人員有盡到告知的義務嗎?只是想儘快叫茉莉的父親簽要保書.錢趕快賺到在說.若是我我是不會跟這種不老實的業務有什麼來往.我會列為黑名單.另外既然是投資型保單,投資一定有風險,這種有風險的東西怎麼跟沒有風險的利變型保單相比較??2%您認為很爛,那有想想若等到連本金都虧損了,或者連本金都要不回來時,那是那一個爛?到時候只能索討無門啊!難不成又要鬧上評議中心.反正保險公司財大氣粗.都有請專業律師跟這些小保戶去上評議會.小蝦米要對抗大鯨魚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要賠一個錢得上評議中心.而且不是一次而已.看了楊小姐事件心有戚戚奄.哎...所以我認為買保單都要很清楚保單內容.自己得做功課了解.而不是一昧的聽保險人員一直說多好多好之類的話.雖然大家都喜歡聽好聽的話.保險人員自然把難聽的話自然省略起來不說.


再不能同意您更多了,買任何商品,都該好好用自己的腦袋,並像您一樣理性冷靜的分析,同時若真的商品適合自己,更應該多方比較,絕不能只聽業務片面之詞,不過您又怎知茉莉父親的業務是如何向他說明的呢??茉莉是聽她父親說,我們又是聽茉莉說,您又怎知茉莉的父親或茉莉自己有沒有不小心說漏了什麼??(sorry....茉莉,很多客戶都是這樣,我不是特別要指您,而且就算您忘了說什麼,絕對單純是忘記了,因為這不是您們每天在經手的東西,要鉅細靡遺絕不可能)





may5488 wrote:另外01上就二件國泰糾紛.我想您應該知道.一件是醫療險楊小姐女兒的事件.新聞還有報導.另一件是投資型保單.要鬧上評議中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那這二位保險人員素質有很好嗎?我覺得教育訓練上可能出了很大的問題.但是我想這個是單獨事件.並非代表所有保險人員都如此.另外老人家有需要衝這份有風險的東西?若要衝有風險的東西.還不如把錢給苿莉.拿去買熟悉的股票.買股票賺的還比這個5%高上幾百倍.何需要買這份?我是建議若要拿錢去投資.去投資自己熟悉的東西.輸了至少自己認賠.要死也要死在自己手裡自己也學一個經驗.而不是死在保險公司手中.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這種更慘.


樹大必有枯枝,鬧上01的有兩件,可您知道沒在01上的有幾件嗎??我聽到我們自己同仁在外白癡智障行為比您多太多了,最近一件:有個保戶跑來說我們業務員答應他跟她買保險就要跟她交往的,這夠好笑吧!!有這種可愛的保戶,更有這種可惡的業務。不過若以市佔率跟申訴率比較,我覺得國泰的申訴率算低了。



匯率不是一定只有損,既讓保戶承擔風險,就有賺或賠的可能,所以也許您會有損,但別忘了您也會有賺的機會,或許您可以算算,如果匯率貶值,貶到多少會把8年5%的獲利全吃光呢??這業務員可能不會幫您算,就算有,那也是公司教我們說給您聽而不是算給您看的!!自己動動腦,學姐姐一樣自己冷靜分析、多方搜集資料,在01上問到的資訊,仍不會是您自己的判斷結果,參考可以,盡信可免,我的話聽聽就好!!您自己的錢自己要多關心,姐姐跟您沒利害關係,但像我這種業務員,不管多麼善良或惡質,背後都只有一個目的:賺您的佣金!!
沒圖沒真相,小弟的保戶有買這系列的真的全部都是賺,更有賺了利息還賺了匯率的,茉莉請收訊!!



從來沒有人因為買東西而成為富翁,但是賣東西的就不同了
那請問您要不要買東西??
無意筆戰,只是保險能拿來這樣看嗎??
向來都有人因沒買保險逢難而貧窮,但有買保險的就不同了



tycyml wrote:
從來沒有人因為買保險而成為富翁,但是賣保險的就不同了
5%的利息是以您現在躉繳的保費扣除6%手續費及危險保費後換成紐幣的金額再計算5%的利息每年給付給您,所以您每年會拿到的配息金額是固定的紐幣金額,換回台幣後則看當時匯率!!
所謂保本是指原幣別保本,就是紐幣保本,這點業務員一定有講喔!!



茉莉~* wrote:
聽保險員說可以固定領5%,保本,手續費管理費一次性先扣起來,唯一風險就是匯率,說最長可以放8年,賺8年,要賺久一點還沒辦法咧~然後中間隨時都可以拿回來,不會有其他額外的收取費用,聽聽就心動的不得了。然後又說萬一有事故走了,也不列入遺產稅。聽到我爸這樣說,想說這麼好,只是60幾歲身體還很硬朗,想到稅買那個覺得蠻吸引老人家的。
可是剛剛去看那當保單,好像也是有波動的,因為連結韓國指數,那指數跌,那利息收益會受影響嗎?假設會影。那再加上匯率變動。怎麼保本?
老實說剛接觸老闆級的客群時我也認為老闆們一定都很會算
所以我做了一大堆報表及可能狀況
IRR當然是一定有做的
結果老闆們根本不看,連irr是啥也不懂,更不想懂
他們自有一套他們的算法

說句得罪人的話,像我這種會去算irr的人
都不會是老闆命~~~~~

至於您質疑的算法
盡管我一再打斷老闆並提醒老闆5%利息算法不對
他們還是堅持用這樣去算,不信的話我還留有老闆與我對談時的手稿給您參考
現在講過十二個保戶,老闆級的共八個
裡頭有六個會這樣算(包含退休投顧董事)
另外一個會叫我閉嘴他要自己算
還有一個沒買



AMD_Hammer wrote:
我不大相信精明的老闆...(恕刪)
我只能說現在無良的業務員真的太多了.每一間的都差不多.自己要買東西最好自己做功課比較好.能承受多少風險買多少風險的東西.不要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就隨便簽下要保書.另外也不要一昧聽信業務員的片面之詞.一定要去驗證說的是否屬實.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不要隨便簽名.隨便簽了名也不去驗證這樣也怪不得保險人員要騙您.因為自己的錢都不在乎了.保險人員怎麼會在乎您的錢.要賺錢是真的不容易.不要隨便拿自己口袋的錢開玩笑.我是建議不懂的東西不要碰.我一直以來對國泰印象並不是很好.理賠糾紛真不少.之前遇到一個也是想要拐我.問什麼都說不清楚.專業知識也不足.我還自己找問題問她.都回答不太出來.有點腦羞成怒的感覺.哎...另外也沒有什麼服務的熱忱.一聽說我只想要買3千多元的保單.馬上就變了臉.因為她沒什麼肉可以啃這個我很了解.這種人見了一次面我就謝謝再連絡.後來考慮買別家.一樣3000多元.一樣沒什麼賺頭.還不是服務好好的.所以這還是要看個人.有沒有無良.選保險業務人員服務也是一門功夫.選的好一輩子服務都會很好.選的不好不僅愛理不理.還會很有可能變成保單孤兒.所以我建議大家選保險人員也要多注意.那個人到底可不可靠.說的話倒底老不老實.會不會東騙西騙的.這個都可以自己想辦法驗證.但是也不可否認還是有些很認真的業務在打拚.不過這種人真的很少.這種業務真的都是在苦撐.希望這種人員都夠撐久一點造福民眾
另外我想請問為什麼DM上寫這二段話.這樣怎麼會保本?(所以未到期前本金會有所損失吧!到期就一定保本(保原幣)?另外利息是否是從本金中配?這種不是連動債.不會倒嗎?萬一倒了保險公司怎麼因應.有何因應對策.保戶會不會受到影響.會不會到時候血本無歸.要拿錢回來還要上評議中心協調

https://www.cathaylife.com.tw/life/web/fileUpload/product/ZK9_DM.pdf

DM裡面有寫了二段重點.在第三頁裡面.您看一下.結構型債券到期前如申請提前贖回.將可能導致您領回的金額低於原始投資金額(在最壞的情況下.領回金額甚至可能為0.或者根本無法進行贖回)

保戶持有至到期日且於投保期間沒有單位贖回的情況.保戶需自行承擔匯率的風險.此外投資收益給付後.投資的單位價值將等值下降.

yarkfoot wrote:
不是每個業務員都這麼...(恕刪)
yarkfoot wrote:
5%的利息是以您現在...(恕刪)





Y大您好,我想May大也是替茉莉大著想,所以才把自己所知道的及自身經驗說給她了解,並未有任何針對您或者是任何保險員的意思;但您連續回覆他好幾篇文章,這似乎好像有一點點太過頭了哦?

不過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茉莉大好啦!

所以就恢復到針對茉莉大所問的問題去回答就好了吧!

至於茉莉大要參考哪位給的意見就由她自己決定吧!


但說真的,很想請教您,單純保險 跟 保險&儲蓄功能兼具 的保單差在哪?

如果以後者來說,我自己認為,那利息%數根本就跟自己儲蓄或者定存沒兩樣吧?甚至更低?

那這樣的話又有什麼吸引力可以吸引人們去保後者的保單?

另外,如果是買外幣的(保險&儲蓄功能兼具)的保單的話,也要考慮匯差的問題吧?

除非保戶真的是在夠低的匯率時買進此份保單,不然我想大部分的人們光是匯率這問題就被吃得差不多了吧?

再者,保戶在低匯率時買進保單&高匯率時買進保單,保險員哪個會賺得比較多?

當然是在高匯率時買進保單,保險員才賺得比較多吧?

只是會有幾個保險員像您如此的有良心,每個被您經手的保戶都有賺到錢? 
業務員的傭金應該跟匯率無關
一樣是10萬臺幣的保費
業務員就拿到一樣的傭金
差別只是匯率高時
保戶拿到的紐幣較少

儲蓄險通常是滿期保本
但有的儲蓄險負報酬的年期短,損失少
滿期也許是一樣的報酬率
但短期,未滿期還是有差

滿期保本,保的是淨保險費
還是原保險費?
這張滿期irr應該不會太差
提前出場就要注意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