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大大還有may5488水水,業務員最近推薦保本投資連結型保險好嗎?

是哦!萬能保單新規定.這我倒沒有研究.那這份是不是如我所說的扣很重.值得買嗎?
41-65歲危險保費跟保額的比例(保額/保費之比例限制.0.15-1.保費限制萬10-1000)

AMD_Hammer wrote:
這樣就是跟萬能壽險的...(恕刪)

yarkfoot wrote:
滿期時可選擇領回原幣...(恕刪)


這項保單我國泰的業務也有跟我推.我就上網看了一下說明書

大大說的這點--->>>
"3.滿期後領回本金(就是現在的躉繳台幣保費扣除6%及危險保費後換算為紐幣的金額),保單規定是領回台幣,但依照公司慣例,大部份持有到期的保戶,公司都會讓客戶選擇要領台幣或原幣。要是屆時匯率不滿意,領原幣就好!!

老實說我很懷疑.公司慣例?? 這很不靠譜喔

我的業務只說.如果滿期時紐幣匯率太低.國泰會開外幣帳戶

讓你把紐幣存進去等匯率回升再換回台幣

如果如大大所說 "大部份持有到期的保戶,公司都會讓客戶選擇要領台幣或原幣"

我真的存疑.保單滿期領回的不是紐幣嗎?還是我記錯?
保本是保原幣=紐幣
若是保台幣就沒有匯損風險了,一切都是要依照保單條款走,有白紙黑字才能保障自己,沒有寫的通通都不算,口說無憑,到時候只能來揮,您的業務講的比較合理,開帳戶等紐幣回升再換台幣
benco wrote:
這項保單我國泰的業務...(恕刪)

前面的業務員又說危險保費相當於扣0.5%不到
終究要把irr算清楚才知道
也可以去銀行問還本基金

may5488 wrote:
投入金額(台幣) 1..

年複利 3.99%

(恕刪)


IRR 4%跟定存2.5%比
沒算太差
就看年期還有匯率風險
能不能接受
或看銀行有沒有更優的商品
看年紀吧!若是年紀輕以我列那個範例100萬保額30萬的危險保費也才3723元(3723/100萬=0.3723%)
若是年紀大以60歲男性來說10萬的危險保費就要13289元.100萬要代15萬(DM上是寫0.15-1)所以13289*1.5=19934元(19934/100萬=1.9934%).所以年紀大就不只0.5%了.以60歲男性來說都快2%

AMD_Hammer wrote:
前面的業務員又說危險保費相當於扣0.5%不到
前面的業務員又說危險...(恕刪)
大家討論好熱烈,小弟在拚業務,等手邊有電腦再與各位討論

may5488 wrote:
結構型債券到期前如申請提前贖回.將可能導致您領回的金額低於原始投資金額(在最壞的情況下.領回金額甚至可能為0.或者根本無法進行贖回)



提前贖回就是解約,保本的定義是指如果按照合約走,滿期時保險公司會提供給要保人與期初投入相同的原幣金額,要保人在契約到期前片面解約,保險公司本來就不負保本的責任。
這觀念很容易懂,你跟人家簽約,卻逕自片面解約,若有獲利算你賺到;若有虧損只能自己摸著鼻子認囉!!


may5488 wrote:
此外投資收益給付後.投資的單位價值將等值下降.


假設你有100塊存我這,我跟你約定每年給你5%利息,一年後你本息應該是105元,也就是投資的單位價值,我拿出5元給你,這時你的本金存我這裡的仍是100元!!第二年末再給你5%.....重覆這樣的循環,你的投資收益始終都是5%,而本金每年在期末都會變105,直到我給你5元後再回復為100元,本金並沒有變啊。所以投資收益(5元)給付後.投資的單位價值(105元)將等值下降.



姐姐您擔心的應該是文字的定義與我們的認知是否有異
小弟在此跟您說明,這些文字的定義就如我上頭所述
不用擔心公司會跟您玩文字遊戲
謝謝您的提醒,我確實衝動了些
投資型保單近幾年給人的觀感確實不好
但這張保單並沒有這麼糟
我只是受不了公司的產品被人誤解

您的問題我回覆如下:
1.
保險有很多種,有最簡單的身故才理賠的壽險,也有附加重大疾病、長期看護、房貸、儲蓄的壽險。壽險的定義是指被保人身故,保險公司須依約給付保險金,重點是身故。而我上述那一些功能壽險,身故時都會理賠,不同的是他們除了身故,還多了其他條件,只要這些條件發生,保險公司就給付保險金。所以您的第一個問題,就只是差在儲蓄型保單除了身故會拿到錢外,如果符合保單的條件時,也可以從保險公司拿到錢!!

2.相信您一定有聽過去銀行存定存,到最後都被理專遊說去什麼"定存專案",事實上這只是一張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利率較定存高出約1.5倍,前些年只鎖一年內解約有解約金,但從好像是三年前,金管會對銀行這種做法強烈干預,因此現在的這種保險須先收手續費,三年內解約再收解約金。利率高不高見人見智,很多人覺得1.5倍不多,但奇怪的是銀行這種保單賣得超好,所以定存跟您自己儲蓄那個好??看您怎麼選擇囉!!

3.
這是個人選擇問題,1.5倍定存有人不值一哂,卻也有人一次拿個幾千萬出來存。更別說其他儲蓄型保單了!!

4.
當然,您很有投資風險的概念,匯率貶可能損,但匯率升也可能賺,這機率上下都是一樣的!!

5.
我有一位客戶姓林,他在當年澳幣一路從21塊漲到27塊跟我買了一張這系列的保單,當時我陪他去聯邦銀行解定存,理專還很熱心的提醒他澳幣現在是高點喔!!之後澳幣一路漲到30時我勸他退場,不過他沒退就是了,如果當時他提前解掉的話,賺的現在還多。所以匯率是高是低,除非您在央行上班有內幕,不然誰都不知道高低點是何時

6.
您買東西時應該不會問老闆那個賺得比較多吧??不過我還是回答您,在我公司,匯率高低與佣金無關!!

7.
同6

8.
買這系列保單的客戶全都賺錢,這是保單機制使然,不是跟誰買的關係。




jin1126 wrote:
Y大您好,我想May大也是替茉莉大著想,所以才把自己所知道的及自身經驗說給她了解,並未有任何針對您或者是任何保險員的意思;但您連續回覆他好幾篇文章,這似乎好像有一點點太過頭了哦?



但說真的,很想請教您,單純保險 跟 保險&儲蓄功能兼具 的保單差在哪?

如果以後者來說,我自己認為,那利息%數根本就跟自己儲蓄或者定存沒兩樣吧?甚至更低?

那這樣的話又有什麼吸引力可以吸引人們去保後者的保單?

另外,如果是買外幣的(保險&儲蓄功能兼具)的保單的話,也要考慮匯差的問題吧?

除非保戶真的是在夠低的匯率時買進此份保單,不然我想大部分的人們光是匯率這問題就被吃得差不多了吧?

再者,保戶在低匯率時買進保單&高匯率時買進保單,保險員哪個會賺得比較多?

當然是在高匯率時買進保單,保險員才賺得比較多吧?

只是會有幾個保險員像您如此的有良心,每個被您經手的保戶都有賺到錢?

benco wrote:
老實說我很懷疑.公司慣例?? 這很不靠譜喔(....恕刪)



按照條款的說明(條款是保險局審議過的),滿期是領回台幣
如果保戶能承擔滿期時匯率不定的風險再來買這張保單

我說的慣例,是公司在條款沒有規定下額外開放給保戶做選擇
我不敢說這是什麼德政,但讓保戶多一個選擇,這不好嗎??
沒人規定到餐廳點餐,餐廳一定要送小菜吧??
您的業務員跟你說國泰到期時會開外幣帳戶
不是國泰開,是您要自己開,公司再把錢匯進您的外幣帳戶
滿期的錢不可能還留在公司口袋生利息

保單雖是紐幣計價
但收付都是台幣喔!!
所以請先衡量是否能承擔匯率風險!!

另外我說的"慣例",至今每一期都是有開放
我問過公司,原則上不會取消這慣例
因為對公司來說,換回台幣反而麻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