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人現在25歲,買了一份保險,已經繳了一年了,快到繳第二年了,可是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在續保?還是解約在買別種保單?(想聽聽任何意見)本人沒有其它保單,有在跑步騎腳踏車,所以比較重意外。工作是要徒手碰化學溶劑(二甲…等)。
一般來說保險主要針對:【身故】、【醫療】、【殘廢失能】、【重大疾病(癌症)】這四個方向來規劃。1.【身故保障】規劃壽險或是意外險用意主要在自己發生事故時,預防家庭的經濟收入受到影響,若負擔家庭的經濟佔比越大,那麼保障就應該要越高,而身故保障是隨著自己在家庭扮演的不同角色隨之調整的所以買壽險應該也要隨著不同時期調整保額,才不會浪費保費,不過現在你還沒結婚生子,規劃100、200萬的保障基本上是夠用的,就可以暫時不考慮壽險額度。2.【醫療保障】顧名思義就是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的醫療花費以及住院期間的薪資損失,因此投保重點以兩項為主:1、住院病房費-擔心交叉感染因而升等病房之差額、以及住院期間的薪資損失,大多規劃到每日5000元上下。2、 醫療雜費-補貼健保不予給付的自費藥物、材料費、手術設備費或其他各項治療與診療費用,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20萬以上的額度。不過照您現有實支實付的額度來看,這部份的保障非常不足!僅只有日額1000元及5萬塊的醫療雜費,需急需補強!另外為了達到更好的醫療品質與保障,是可以規劃第二張實支實付來增加醫療保障,在保險用語稱為『雙實支實付』,原則上一張為正本另一張為副本收據,此外這兩張實支實付選擇上需考慮到互補性,選擇第一家實支實付為擁有的醫療保障,但是手術部分就沒有理賠門診手術,所以第二家選擇上可以彌補第一家不足的地方,把門診手術的部分補齊,讓我們能擁有更完整的保障!另外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多數都身強體健,除了突如其來龐大的醫療費用外,另外無法承擔的風險,就是罹患重大疾病,以及因病或意外導致的身體殘疾,一旦發生,很可能拖垮父母的財務。3.【殘廢失能保障】當不論是疾病、或是意外導致殘廢而造成未來喪失工作能力或是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照顧,那麼對家庭經濟傷害是非常巨大的,以照顧費用而言,外籍看護每月大約需3萬元,本國看護每月大約需6萬元,若失能10年等同於家庭需支付360萬~720萬的費用若是家庭支柱發生,等同家庭每月喪失這個人的工作收入,若失能10年等同於家庭損失數百萬的收入所以主要針對兩種:「殘廢一次金」用來填補原本需供給家庭的收入來源「殘廢扶助金」用來貼補每月需支出的看護費用或是家人放下工作照顧的收入損失,由於我們還年輕,所以建議規劃定期殘扶險,先把我們當下的保障做足,畢竟這筆龐大看護的花費絕對比醫療、癌症花費大許多,先用定期型的殘廢險/殘廢扶助險來拉高保障,確保自己還在工作階段/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當自己有個萬一時,能避免拖累家人!規劃一次給付的額度,買到500萬算是很基本的(1級殘廢理賠500萬)這筆錢就是拿來安家+初期治療+初期購買輔具使用的而按月/按年殘廢扶助險,則是建議有每月5萬以上(每年60萬)的給付額度,來支付固定的看護費用與耗材的花費!您的保單完全無這方面的保障,建議趕緊補強!4.【重大疾病(癌症)保障】由於醫療制度改變及技術進步,讓癌症治療方式逐漸在門診就能進行,導致實際住院天數下降,也因為大多數治療無須住院,造成需住院才能啟動的醫療險與防癌險已經不太適用。為了達到較好的醫療效果,採用新式療程(電腦刀、螺旋刀)或標靶藥物的比例越來越高,而這些治療方是大多是健保不給付,若自費一年的花費破百萬元,因此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選擇"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額度最好要有2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雖然您保單主約有含重大疾病的保障及終身防癌險,但是主約能提供重大疾病的保障僅有10萬塊,終身防癌卻沒有理賠併發症等嚴重的保障缺口,建議規劃定期重大疾病(癌症)來增加保障。以上觀念與建議與您分享,謝謝!ts00458526 wrote:大家好,本人現在25...(恕刪)
ts00458526 wrote:大家好,本人現在25...(恕刪) 在解掉或調整舊保單之前首要考量的重點應該是:版大的健康狀況適合隨意調整保單嗎?要知道新保單只保障投保後發生的疾病,對於投保前已有的既往症是不付理賠責任。假使這一年來被保人曾經住院申請過理賠,或者是已經有無法痊癒的體況(如氣喘之類),都不在新保單的保障範圍。是否要跟著別人的說法任意調整保單見仁見智,但最後承受結果的還是下決定者。首先,要思考的是:1、舊保單投保後是否有住院申請過理賠?若有,請提供住院原因、日期及目前預後狀況。2、目前的身高體重是否有過輕或過重狀況?BMI值3、最近兩個月內是否有看過醫生?(有刷健保卡就算)4、最近兩年是否有健康檢查異常項目?(紅字就算)5、五年內是否有住院超過七日的病歷?以上是各家保險公司在要保文件上會詢問的基本健康告知問題,建議在詢問範圍內誠實告知會更好評估被保險人是否適合當下就調整保單,還是要過一段觀察期之後才能調整。保單調整方向看版大體況是否有狀況再提供建議。
1.建議取消終身保險,改成定期險。把省下來的錢做指數投資。 因為現在就算買到一天住院5000,到你老了,因為通膨5000根本也不能住單人房了(台北市)2.因為健保結構改變,建議減少日額保險,多買實支實付(可以的話買兩家,一家正本一家副本)3.不要買終身壽險,把保費省下來買55元以下的台灣50,買了不要賣,除非要拿來急用終身類的險,就是最不好的,檢視保單內有終身兩字的......如果是主約,買最便宜的綁定期跟實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