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動支付好像不怎麼樣

風小呆 wrote:
台灣沒有所謂的金融創新,真的,別指望了 !!

中國的政策是,告訴你什麼不能做,其他可以做。
台灣的政策是,告訴你什麼可以做,其他不能做 ...

在很久之前,我在台灣曾經想創業過,
做程式交易的策略的租賃,代工,銷售...
打電話問了金管會,證期局 ...
我除了被當皮球踢來踢去之外,
問到最後就是一堆法規被綁死,
以及,...
你沒有一堆相關金融資歷跟財力就不可能搞 !!...

在中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
金融創新?在台灣真的已經 ...
你看一堆白髮蒼蒼上了年紀的負責制定法規再大談創新 ??
轉過頭去再看看中國整個創業野性環境...

意思就是 寫的 程式交易的策略

無法先為自己 帶來 財力 與 金融資歷


金融資歷 我不知道,反正意思大概是 考一堆 金融證照 被 金控公司挖角

至於說 程式交易 能不能 為您 帶來 足夠大的財力 ?

我只知道 01 曾經出現過的名言︰

《寫程式不如賣雞排》... 大概講這句的都還沒寫過 程式交易 的 程式 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想想本來想刪文的,已經被備份了,真是好快的動作,...
至於程式交易能不能帶來營收,不在這篇的討論範圍了
策略只是交易的工具之一,工具就只是工具,不是整個交易的全部~
風小呆 wrote:
想想本來想刪文的,已經被備份了,真是好快的動作,...
至於程式交易能不能帶來營收,不在這篇的討論範圍了
策略只是交易的工具之一,工具就只是工具,不是整個交易的全部~

每個工具,都有國家「度量衡」的標準

如果說 程式交易 這個工具,國家說它「度量衡」的標準

是 財力

就去取得 財力 證明

是 金融資歷

那就去取得 金融資歷

別的地方什麼度量衡標準都沒有?

那就去 別的地方 and 活下來
然後才會知道,這樣的訂定「度量衡」標準,有其意義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ake999 wrote:
手機會沒電
手機會沒...(恕刪)


手機會沒電應該不會是理由吧,基本上只要能撐過一天的方式回家充電就好,
例如:帶行動電源,手機本身就附比較高容量的電池,耗電量比較少的硬體設備,後面兩項應該都是趨勢吧。
而且行動支付不是趨勢嗎?跟歐美或大陸,非洲有什麼關係,只能講說這些國家跑得比較快而已。
另外,微信支付看起來已經準備要登台了,雖然服務的對象還是陸客。
看到大陸的普及程度,難道政府只想宣導手機支付(如微信支付)有風險,卻不想發展台灣的行動支付?
事實上,目前大陸很多金融軟硬體,都是由台灣人設計支援,,,,
不信!才發生股市烏龍指,大家都知道是由台灣人提供的程序交易,,,,

行動支付技術,其實台灣10年前就有了!!!只是發展特別慢!!一個小台灣,光是交通卡就無法統一,還分優遊卡和一卡通,,,,才2千多萬人口。。。。要分的這麼細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ebola01DPP wrote:
不要談行動支付那麼遠的, 光是信用卡刷卡店家的普及度就已經不高.

之前我去韓國, 幾乎每家店面都可以刷卡, 一些稍微偏遠的餐廳也都可以刷卡. 在台灣是比較有規模的店或者百貨公司才能刷卡. 小一些的都只能用現金..(恕刪)






因為台灣是逃稅的天堂
台灣行動支付好像不怎麼樣
台灣行動支付好像不怎麼樣
台灣行動支付好像不怎麼樣









,,,yes
事實上,目前大陸很多金融軟硬體,都是由台灣人設計支援,,,,
不信!才發生股市烏龍指
事實上,目前大陸很多金融軟硬體,都是由台灣人設計支援,,,,
不信!才發生股市烏龍指
事實上,目前大陸很多金融軟硬體,都是由台灣人設計支援,,,,
不信!才發生股市烏龍指










,,,不信!

Sam Huang0656 wrote:
因為之前有一陣子常...(恕刪)
此證明台灣善於理財,難怪會出一個刁鑽的十幾A銀行總裁
說句讓台灣大學生不高興的話, 台灣人的創意在行動支付及電子商務上跟大陸比起來, 就像國小棒球隊比大聯盟一樣. 差太遠了. 大陸行動支付滲透到每個你能想得到的地方, 甚至大陸餐廳的電子化程度我在台灣也是看不到的. 舉個例子吧, 上海的中檔餐廳你進去後就不會有服務生幫你點菜, 而是在每個桌上的平板你自己點 ,然後用行動支付付錢. 接下來就是等著上菜, 吃完你就走. 全部都自動化. 再者, 大陸計程車每部都有裝小電視, 無時無克播著各種電子平台的廣告. 電車, 地鐵, 到處都是電子商務相關的應用. 更別說無所不在的滴滴打車跟大眾點評這類做到極致的服務平台. 回到台灣, 自己人就老實說, 真的是電子商務的沙漠. 要說市場小有點說不過去, 因為今年咱們還是掏寶海外交易排第三的地區. 加油吧, 我是覺得越落後的地方越有商機. 台灣應該是很有可為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