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在大陸 見證了行動支付從零開始

2003到長三角常駐,基本都是現金消費,租個車需要交5萬押金,最麻煩是還車後,退回的5萬現金實在是燙手!那年去過幾次上海見客戶,搭了幾次計程車,冬天冷所以手的觸感反應差,拿過50、10的假鈔,那次以後再去上海就都用交通儲值卡(類似悠遊卡),舉凡交通範圍都可以用(後來也可以小額支付),如地鐵、公車、計程車、輪渡、停車、上海範圍的高速公路通行費!從此,在上海就沒有再面臨假鈔的困擾!

電子支付開始確實是網購,我2012年第一次在淘寶網購,幾年下來也沒啥問題!再到支付寶推廣到菜市場、小吃攤是很大的一個跨越,大家買菜不需要再湊整數,也不需要找零,買小吃的時候,商家也不需要停下來收錢,還主動幫你記帳!

2002年就聽聞政府要研究類似PayPal的相關法規修訂,大概是棒球轉播看多了,製藥理念貫穿立法施政,都要 “先研究不傷身,再來談療效!“ 這一等一看就十多年過去!

大陸太大,各地差異不是一點半點,在網購這一項確實是靠支付寶打通,而台灣或許真的不需要如此!這幾年有幾次回台,早上到附近吃早餐,結帳時只帶了手機沒帶錢,老闆娘開心的笑說 ”你大陸回來的吼!“

如果駭客、特定人士用各種手段就可以獲得個資,這是在防什麼!所以,我寧可要便利!
你說的是台灣的行動支付問題吧?

ufo9137 wrote:
行動支付最大的缺點應該還是感應速度有點慢,還有需要解鎖的安全問題也很浪費時間,還有需要整合電子發票的問題,用了一陣子還不如用傳統鈔票迅速。另外商家合作的支付廠商也過於多元或者獨佔,你很難只使用單一支付程式走透透。
感覺有些人可能誤會了..
支付寶裡面除了收付款外,這根本就是一套全功能的行動支付
裡面可以:
生活繳費,水電費,瓦斯費,家裡寬頻,手機費
理財,許多基金理財產品可以直接購買
公家機關事項辦理,市民服務
信用卡還款
買電影票,定酒店,買景區門票,買彩卷,叫車服務,叫外賣,甚至捐公益,

只希望台灣的行動支付也盡快推廣起來,這真的很方便...
不要因為意識形態被顢頇的政府欺騙
本大爺 wrote:
見證從零開始??
我還以為你要講在中國紙鈔不可信任的情況才造成電子支付發達
這標題下的比小學生作文還X

看到主題點進來,也覺得樓主的內文跟主題沒關係啊...但分享都是給予正面肯定的!
內文看了之後的解讀為:有大陸配偶、有兩個支付靌。

對大陸的接觸LKK我由2000年開始,但用見證太嚴重(對我),
現在去那如沒有 支付寶/微信支付,某些狀況真的不方便,目前有富邦華一銀行可相對容易申請銀聯卡,真有須要的考慮辦理一下吧 。

台灣我就悠遊卡幾乎都可以搞定日常小額支出,或是為了回饋用街口(但可綁定的提款卡銀行不多&不定時維護),大金額用VISA/MASTER (或是Apple Pay),也沒覺得不方便,但做不到一支手機就出門是真的...。
philip1992 wrote:
2003到長三角常駐(恕刪)


說到押金問題 我淘寶上租過翻譯機(出國要用)
那個押金 如果你支付寶信用分數夠高 也不用另外支付

後面有共享汽車 不過這個因為自己有車
所以沒體驗過
很多共享經濟也是靠行動支付普及才有辦法發展起來

我是2004年就開始常住大陸
那時候大家收錢都看的很仔細 深怕收到假鈔
如果經常需要收比較大額的 都會買驗鈔機
那時後有一元硬幣 不過很多人不喜歡用
因為不是很容易判斷真假
找錢確實很麻煩 超市有時候會拿糖果代替一毛找給你

微信跟支付寶的成功是原本用戶數就多
加上財大氣粗 不斷推廣的同時 也不斷增加功能
尤其是可以拿來當做理財的工具後 用的就更多了
那時候的餘額寶收益遠鈔銀行活存
讓一些手上沒多少錢的也可以體驗投資理財
魯拉拉拉 wrote:
你說的是台灣的行動支付問題吧?
沒錯,大陸的速度超快!
記得在麗江的一家麵包店
當時用台灣門號漫遊(網路關閉),只能打電話和收簡訊
店員用紅外線刷我手機的微信二維碼
立刻感應完成,大概不到5秒鐘,手機收到簡訊,通知剛剛支付了多少錢!
程伯老師 wrote:
那時後有一元硬幣 不過很多人不喜歡用
因為不是很容易判斷真假
我去大陸旅遊在201X年
我很不喜歡收一元紙鈔,因為大多很髒很舊
喜歡一元硬幣,跟台灣的硬幣材質不同,每個都很亮很新

造假一元硬幣,應該不太划算
除了CP值太低,還不容易使用
魯拉拉拉 wrote:
只希望台灣的行動支付也盡快推廣起來,這真的很方便...
不要因為意識形態被顢頇的政府欺騙

覺得好用的企業自然會先採用
至於政府...不期待就沒有傷害
魯拉拉拉 wrote:
感覺有些人可能誤會了...(恕刪)

沒錯,支付寶已經整合生活中需要的幾乎所有東西,生活繳費解決了過去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還可以設定自動扣款!定期充值!

確實離不開它!
魯拉拉拉 wrote:
不要因為意識形態被顢頇的政府欺騙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解。

看到很多人用意識形態在解決事情就很感慨!

這樣的人一多,社會進步的提升會變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