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1 月一到,我的購物清單就會默默開始增生。從「只是想買雙耳機」到「整個購物車爆滿」,這段時間完全是購物黨的年度戰場😂
尤其是 雙 11(光棍節)跟 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折扣不僅誇張,還會讓人陷入「這價錢不買是虧」的心理戰。
不過,想在這兩個購物節裡真正買得聰明、划算、又不踩雷,其實是有策略的。今天我就用過來人的身份,整理出一份 雙 11+黑五懶人包,教你怎樣買才不被行銷話術騙!💸
🕐 一、時間就是金錢:提早準備最重要
很多人都以為活動當天才開始找優惠,但其實各大平台在前兩週就會陸續釋出「預熱活動」。
像我去年在網上時裝店搶鞋子,就是提前登記會員優惠碼,結果比當天再便宜 10%。
另外有些旅遊平台,也會在雙 11 前開放折扣預訂,比起臨時搶票划算得多。
我通常會先把想買的商品加進購物車,然後到各平台找最新的優惠碼。這時候,我最常用的就是 NoteSity,它會幫你把所有平台的優惠碼懶人包 整理好,不用自己一家一家比。
👉 小技巧:
在活動開始前一晚,先打開購物車、輸入折扣碼,等 00:00 一到直接結帳。
🛒 二、優惠陷阱學:不是每個「折扣」都是真的便宜
「原價 $1999,特價 $999」聽起來好像賺到了?
其實不少商家會在活動前一週偷偷漲價,再降價製造「半價」錯覺。😅
我都會先用比價平台或 Google 購物搜尋 看看歷史價格。例如買電子產品時,用Mobile01 社團討論串搜一下,常常會有網友提醒「這價錢去年更低」。另外像 ShopBack 或 LINE 購物這類回饋平台,也能讓你邊買邊賺現金回饋。
💡 懶人省錢公式:
折扣前比價 + 優惠碼疊加 + 回饋平台返現 = 真正聰明購物。
💳 三、信用卡+平台雙重疊加,折上再折!
雙 11 與黑五最強的「暗技」就是——疊加信用卡優惠。不同銀行每年都會推出購物節專屬回饋,我去年用信用卡在網購平台結帳,不僅用了優惠碼,再加上信用卡 2% 現金回贈,實際上等於打了七折。
如果你懶得自己找,建議直接在網上搜「信用卡優惠 2025」,裡面整理了各大銀行的最新優惠懶人包。
我自己都是這樣搭配的:→ 先查平台折扣 → 複製優惠碼 → 結帳時再用對應信用卡,簡單三步就能拿滿所有折扣。
📦 四、購物車管理術:理智消費才是王道
老實說,每次逛完網店都會被「滿額免運」誘惑。但我現在都會套用「24 小時規則」:把東西放進購物車,隔天再看一次,超過一半的東西你會覺得其實不需要。😅
另外,學會分類購物車也很重要。
我會分成三類:
* ✅ 必需品(用完會再買的,例如護膚品、保健品)
* 💡 想要但可等(衣服、小電器)
* 💭 純衝動型(看到折扣就心動)
當折扣來臨時,優先處理第一類,就不會亂花錢。
🧠 五、購物之外,懂得利用「優惠平台」的力量
這幾年我發現,一次性優惠不如養成習慣。像我每天早上喝咖啡前,會先滑社交平台看最新優惠整理,有時會看到「Booking.com 優惠碼」這類限時活動。
這些資訊雖然零碎,但累積下來真的能省不少。就像上次我幫朋友找優惠碼時,意外發現某個 VPN 在黑五有 82% 折扣+免費 4 個月,我立刻在網上找到詳細教學頁,整個流程不到兩分鐘。
🎯 結語:雙 11 與黑五,是資訊戰也是理智戰
購物節不只是「誰買得多」,而是「誰買得聰明」。懂得查價、用優惠碼、搭信用卡、加回饋,就能讓每次消費都變成一場「小勝利」。
所以今年雙 11 或 Black Friday 開搶前,
記得先開好你的筆記本、準備好購物清單,在網上找「Black Friday 優惠」或「雙 11 折扣碼」。
因為在這個什麼都漲價的年代,能用更少的錢買到同樣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大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