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覺得資產越高越好,以後年老花錢不用愁
但往50y靠攏時好像漸漸在改變,
也有可能是認清自已的斤兩:
1.沒有含著金湯匙,資產再怎麼努力,也買不起藍寶,帝寶或旋轉大樓
2.人老了留太多遺產要做什麼? 與其留下龐大資產,不如好好享受人生
3.高資產不等於高流動性:急需用錢時,變現過程可能很漫長
很好奇大家的經驗:
不同年齡層的您,現在規劃的重心是什麼?
從追求「高資產」到「穩定現金流」,您覺得理想的轉換時機是何時?
在現金流規劃上,您最關注哪些風險?
不過現金流也是得建構在足夠的資產上
網路上看到有一資訊說,有58%的人覺得每月需要10萬元,14%需要5萬元,10%覺得需要7萬,各有7%的人覺得需要8-6萬元才能快樂退休,僅3%覺得每月3-4萬元也能生活,也有一說所得替代率要薪資的7成才足夠。
我一開始設定的目標也是10萬。
老實說真的不容易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