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enms wrote:

個人資金輕鬆投資就可以每年回 9%,

所以銀行放款部門都是笨蛋?


銀行放款部門是不是笨蛋這部分我不知道
不過
你認為"個人資金輕鬆投資就可以每年回 9%"是有可行性的問題
所以我提供 原po有買的 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 公開說明書 的連結

https://www.yuantafunds.com/fund/download/1066%E5%8F%B0%E7%81%A3%E5%8D%93%E8%B6%8A50-%E5%85%AC%E9%96%8B%E8%AA%AA%E6%98%8E%E6%9B%B8.pdf

此文件的37頁 或者是PDF的40頁
可以看到
最近十年 累計報酬率(%) 是 265.91%
基金成立日(92 年 06 月 25 日)起算至資料日期日止 累計報酬率(%) 是537.08%

用簡單國中數學可知
每年10%累計10年報酬率是
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
1.10^10=2.5937=259.37%
265.91%大於259.37%
這個可以證實過去十年的每年報酬率是10%以上 不只是我說的9%
從此數字可知只要過去十年有投資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的每年報酬率是輕鬆超過9%

如果自從基金成立日(民國92 年 06 月 25 日, 2003/06/25)就有指數投資那每年報酬率是高於9%

只要持續性 手上有錢就無腦買買買 輕鬆就是超過9%

chiyenms你怎麼解讀這份公開說明書?
Tainaner
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cs113ta wrote:
你怎麼解讀這份公開說明書?


投資 101

yenshing wrote:
投資20000(0050、0056定期定額每月10000)
保費約75000(壽險、失能險、失能扶助金、醫療實支實付、重大傷病、癌症險、汽、機車車

保費一年七萬五,還是多了一點。
cs113ta wrote:
銀行放款部門是不是笨(恕刪)

銀行10%不賺,賺1.5%房貸利率,為何?
說明書看看就好,每年穩賺10%,每10年翻倍,可能嗎?
cchh543
恭喜,入袋了嗎?還是紙上富貴?再期待10年
CYH666
沒入袋啊,投資是一輩子的事,自己gg後還可以傳給後代,何言入袋?怕紙上富貴的人可以場邊看戲。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這兩個數字倒過來可能會好一點。


單位不同:一個是月單位、一個是年單位

還有家庭成份與責任問題,以及可能有一些掛名儲蓄險的實質定存單商品
保單部份,只要是對萬一有狀況時對理賠額有需求,保費合理就好

從借錢投資這一段來看,為了家庭與個人的生存需求,
他對保險的保障應該還是有實質需要

不動產萬一要「急著變現」的時候,相對的犧牲成本很可觀

--

錢,最後是為了保障生存。
必需要有可以保障生存的防線在,不要連這條線都因為(這兩年股市行情好)
一時心臟大顆了而全部賭下去。
我就是愛拍照
謝謝指正!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你就丟了一個死路一條的固定項目後,請別人去指教,問題就是你的薪資能力根本無法支撐你想要的選擇,透過減少你想要的選擇,才有可能了,如果都無法取捨,那人生就是這樣了!





Acer_kewei wrote:
你的薪資能力根本無法支撐你想要的選擇,透過減少你想要的選擇


以社會整體的狀況來說,就算在台北,月薪 6.5 萬 + Bonus
也應該要能過得下去,也應該要能 65 歲退休,也應該要能作些投資
(人只是要有文化的活著的話,其實不用花太多錢。雖然我不知道原 Po 家裏幾口人)

但原 Po 要瞭解的是:

1) 他已經投資了,且是重壓在投資房地產 (貸款買房)
本身資產抗風險能力、背景不夠的話,不要一套資金貸款投兩次 (房市+股市)

2) 不要把「人生的退休計畫」「家人的存活保命」,安插在一個不切實際的期望上

--

從 2009 到 2021 已經算是走了 10 年的大多頭;
已經賺到的話,就是你的
但是人生計畫,家人的生存計畫,不要建立在
「這個大多頭會再繼續走 20 年」這個僅一種的假設上。

安排好如果遇到大崩盤時,能撐得住的財務配置。
停損也是一種方法,但被動的「撐到最後一刻,被迫斷頭」的話,
對大部份人的精神是種很大的打擊。

個人投資者的一個基本律:不要借錢玩股票。
不管你的人生還有多久,某個時點資產被洗到零時,就直接出局了。
CYH666
沒那麼複雜,一句話「現金流」能不能撐過去。房貸部份要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當然最好餘裕要留些。股票投資只要不開槓桿,就算賠光也不危及生活和房貸,那長持可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