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專的懺悔:這工作可能間接害人一生

1999年,在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後,全球企業面臨一連串的倒閉潮,讓銀行漸漸地將獲利目標,從企業主轉向個人貸款,台灣因此開始盛行小額信貸,最有名的,就是發行國內第一張現金卡「喬治瑪莉」。由於各家銀行跟風,紛紛投入小額信貸業務,人力的需求大增,我的求職信很快就獲得回覆,開啟了我的理專生涯。

個人信貸剛起步時,民眾對於這方面的業務覺得很新奇,因為以往的個人信貸並不容易,現在銀行居然自己打電話來要借錢給我,多數人都是樂於接受的。早期銀行電話行銷很輕鬆,大家思想單純,陌生call 客幾乎不會被拒絕,對方聽到銀行願意主動借他錢,態度都是十分地開心熱絡。而銀行為了求業績,信用評估放得非常寬鬆,從未成年的學生到70多歲已退休的老人家,都可以辦卡借錢;更誇張的是,有些人的信用評估明明只能有100萬元,資深理專卻可以幫客戶做到200、300萬的借貸額度,甚至遇到有信用瑕疵的人,也可以透過協商跟銀行借來款項。當時以為自己的工作既能幫別人解決問題,又能為自己帶來大量佣金,是兩全其美的工作,殊不知你幫他借越多,就意味著把他推入一個無底的深淵。



隨著現金卡與個人信貸的風氣,一發不可收拾,漸漸地有人開始無力償還巨額債務,這些人一開始會回頭找你幫他借更多的錢,或是幫他連繫其他銀行,但幾乎9成以上的人,最終都還不出錢來。不僅如此,他們當中還有許多是公司的企業主,銀行信用因而毀於一旦,未來在社會上很難東山再起。



做理專的前幾年,我眼中看到的都是每個月10幾、20幾萬的抽成,身邊同事雖然都是年長我1、20歲的阿姨,上班時候大家話不投機,下班後也沒有同年齡該有的吃喝玩樂生活,但我並不在乎這些,為了賺錢,我每天跟著這些阿姨們比賽打電話,一想到自己終於可以賺更多錢改善家人的生活,就越努力打電話、拉客戶。漸漸地,這種不正確的借貸行為開始成為新聞話題,根據統計,2006年席捲全台的卡債風暴,有超過80萬人成為卡奴,平均欠款超過100萬台幣。我看著自己的客戶,一個個走向債台高築的窘境,才明白自己的工作可能間接害了一個人的一生。










柯市長,你怎麼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黃金手指 wrote:
柯市長,你怎麼看(恕刪)

跟柯市長有甚麼關係呢?

罪從心起將心懺,

如果最基本的心都沒用到。

那是白打一堆文字。
以前讀書聽過 這工作只是合法詐欺集團抽%

劵商跟期商 有些分析師是借牌 不過這不是重點

每年都會有 投顧.代操.分析師 在公司不見或埋在山上 (不過這樣也不錯

利益太大 你可問在公司最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