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400的話打四折=160
賣這價是要讓出版社去喝風嗎
然後書的二手殘值什麼的跟出版社其實無關吧
出版社就是賺你第一手的價而已
難不成你以為你買二手書錢會流進出版社口袋?
Hz1688
實書再刷都要錢,電子書免刷販售。二手書錢,市場定價是門學問,二手車價都關係到新車訂價了。這個版討論是幾折您會買,四折您認為廠商虧錢,重點在您認為多少合理?
肯定要比較便宜才能吸引人購買
現在誰管電子書合理價格

不知多久沒有買實体書或電子書,價格早與我無關

網上免費電子書、有聲書、podcast聽不完

=================================================
電子書別一本多少錢定價了,改訂閱制,細水長流

=================================================
年紀大了,看電子書太累人了,
已改用iphone 輔助使用,直接用聽的
有需要就會買吧,重點還是在於這本書本身的暢銷程度
電子書興起前,圖書統一定價的問題就吵很久了,最後看起來我們還是傾向回歸市場,
因此除非書商想不開,否則現在的定價應該就是合理價格。

我覺得實體書更大的價值在能夠捐贈,例如捐給書寶那種長期關心公益的平台,
幫助小朋友,讓他們也有書讀,書本殘值一定比轉售的那幾十塊錢還高,
而電子書就算辦得到也還有閱讀設備這個門檻,對弱勢族群其實不友善,
若從知識普及的角度來看,目前確實比較昂貴。
補上今天看到的電子書訊息
此為代理漫畫的
代理文字書籍授權就不知道是否為相同情況




不少人認為電子書沒有印刷、倉儲、運輸等成本,售價理應便宜紙本書不少,這個想法犯了邏輯上的謬誤,不同的市場,條件當然也是變動的,先不提書賣的應該是作品本身的價值這件事好了,今天就來分享關於電子書幾個大家所不知道的 #常識 :
1.除非特例,否則,電子書的發行也是需要 #保證部數 或 #保底金 的,畢竟原出版社也要付薪水給相關從業人員。
2.以目前台灣的現況來說,書本的包裝設計用紙裝訂都堪稱上品,買紙本書的人還是相對多數,所以台灣電子書的市場規模仍 #遠遠不及 紙本書的市場規模。
3.大家都知道電子書不需要印刷倉儲運輸等成本,#權利方也知道,所以版稅率是紙本的3~5倍或更多。
4.電子書上架銷售,#平台商要抽成,基本上邏輯跟書的批發價一樣,沒有40%~60%是登不了台的,畢竟各家平台都有員工要養,不然怎麼發薪水?


(保證部數就是 預付版稅之類,只不過會是直接給個2000本 3000本 5000本之類的版稅,端看授權條件談到多少,即使首刷800本也是.)
白鷺鷥
要引用別人的文,請一併附上連結,或是作者名字
邪惡 R
尖端出版社 編輯 咻咻咻
邪惡 R wrote:
補上今天看到的電子書...(恕刪)


這是邏輯與商業行為問題.................
相同邏輯在唱片行不是上演過?
Apple Music/KKBOX/Spotify剛開始時, 不是也一堆與實體唱片的爭議?
然後市場轉換到消費者付固定月租費可以聽所有上架音樂, 音樂人依據點擊率分潤賺錢..........結果現在音樂市場更蓬勃發展
如果哪天電子書也轉向這種模式.......閱讀市場或許就更蓬勃發展了
星幻
音樂市場更蓬勃發展?????
小康1945
只保証2年內可看?哪家書城平台?京東、微信、豆瓣、網易、知乎?
台灣閱讀市場太小,書商也要養家,很難降價到哪去。
讀者只能自己找便宜的書源,只要不畫地自限,還是可以用少許錢就有看不完的好書。

底下是我一年多至今的微信讀書紀錄,用RMB計價,成本是一年168的付費會員卡。






最近剛在微信讀完台譯「晶片戰爭」這本暢銷書,我沒額外花半毛錢,還用閱讀累積的書幣買一本送給朋友。




同一本書在博客來價格



本書的最後一章是「台灣的兩難」,我大致對照繁簡兩版的內容,除了「中國台灣」的字眼,內容並沒有差異或刪減。值得推薦的好書。
sabinehua wrote:
本書的最後一章是「台灣的兩難」,我大致對照繁簡兩版的內容,除了「中國台灣」的字眼,內容並沒有差異或刪減。


晶片戰爭我有買,想說這是高度"政治"相關的書籍,怎麼可能簡體版"沒有"差異

前言第一頁就有頗大的差異,各位自行判斷
點下去看高解析圖




30章



54章"台灣的兩難"一章,內容也頗多"整段刪除""部分刪除""潤飾"
紅色部分整段刪除


我是認為有在看的書,可從中獲取價值都不貴,沒在看的書,賣1元我可能還嫌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