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看完感覺很多人不知道電子書是什麼東西
可能真的有實際操作過電子書的人應該連一半都不到吧
我當初聽到電子書感覺只不過是一個螢幕尺寸界於手機&PC的行動LCD顯示器罷了
就像大家說的, 我有手機有NB何需電子書 ?
不過在偶然的機會使用到Amazon的Kindle2與Sony的e-reader後才知道什麼叫電紙書
因為他的閱讀體驗真的就像我們在看書本字典那樣的印刷質感 (跟LCD or手機差很多)
雖然彩色及細微圖像不若TFT-LCD, 但單純就文字閱讀方面真的舒服很多
更重要的是, 版主的問題應該是要說 - 電子”紙” 到底會不會成功?
電子”書”只是電子”紙”都其中一項運用, 在國外已經有人運用在路邊看板/賣場POP/價格標籤/雜誌封面
(可以上youtube 搜尋 e-ink / e-paper / Esquire)
好處是內容可隨意更換且不像TFT-LCD, 電子”紙”可承受極大的撞擊仍不會損壞
(沒有人敢把TFT-LCD當看板放在公車站牌吧, 萬一哪個小孩一搥就報銷了, 但在日本電子紙就可以)
此產品在亞洲仍未廣泛流行是因為缺少了電信業者&數位內容商的合作
(因為需要有內容, 電子書才會有他的價值, 否則就好像mp3 player不知道去哪下載歌一樣)
相反的在美國有電信業者AT&T跟Sprint的加入
內容則有Amazon & Barns & Noble 書商等等的搭配下才突顯出電子書方便的特色
電子”紙”或許才是大家應該討論的重點, 其他已經有能力量產的領域還包含了醫院病歷卡/汽車遙控器顯示/手錶/Smart Card標籤, Samsung亦推出以電子紙搭配LCD為顯示器的手機 (搜尋Samsung Alias 2)可變換鍵盤顯示(i.e. 注音/英文, 亦可直接顯示電子書文章內容)
我跟大家一樣不會去買電子”書”, 因為台灣(亞洲) 在內容及平台整合上還不成熟, 倘若有一天他也能透過無線網路下載報紙/週刊 (彩色電子書1~2年內會量產) 我或許會入手一台.
電子”書” 1~2年內即可進步為彩色搭配觸控及耐重壓的可繞式塑膠面板 (目前已有技術, 惟成本偏高)
但是若是說電子”紙”, 我個人認為商機是無限的.
以上為小弟多方研究的拙見~
1777 wrote:
要普及缺少以下要素(不過這好像都是要「未來」技術才能做到的):
1. 自少要可折或捲
2. 可以做註解、標記、手寫更好
3. 為什麼大家都還是流行用電腦看 pdf,有很多優點,至少用電腦看可以 search keywords.
整合上述所言,總而言之,目前的電子書還是「很難用」
除了可以捲以外, Kindle DX都做得到...XD
什麼, 你說書太少, 這玩意內建4G記憶體, 你要裝多少書?
我還是一句話, 先去用看看在來做評論, 不要拿現有盯LCD螢幕的觀點來評估這個東西,
也不要拿大陸那邊的山寨貨來說這東西怎樣, 等級完全是不同次元的東西...
至於太陽能, 電子書需要的電力還沒這麼少, 裡面有一些元件還是比計算機的耗電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