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你想要怎樣的電子書??

沒有充足的電子書可以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在台灣恐怕也做不起來
台灣的電子書內容供應商,到現在提供的多數是些二流雜誌,古典文學,
跟亞馬遜的豐富藏書資料完全不能相比
整件事情到現在雷聲大雨點小了一年


根據前面的一些點來作回應...感覺現在空想的成分還是太多了...

ChavezHuang:

電子書價格要是紙本書的三分之一以下

新書賣 1/3 的話出版社都解散好了,怎麼會有這麼誇張的想法咧?

七折是把印刷成本折掉之後出版社不會少賺的折扣。但是一本電子書從出版到上架,雖然不再有實體書的運費成本,但經銷的成本還是有,而且還有主機系統成本。

以現在最大的系統商 Adobe 為例,他對一個網路書店收費,除了每本收一筆手續費,上架之後每筆交易抽成以外,年租金就是七萬美金!今年一堆網路電子書店林立,明年就等著看一間間繳不出年費而倒閉吧。

amazon 現在新書 9.99 USD 的賣法只是短線策略,等到人手一台 Kindle 他就會調漲書價了。
不要輕易就以為出版業很好賺,他們實體書進給經銷商的價格往往也高達五到六折,這其中還有一部份是人事成本阿。

在這裡順便解釋一下 amazon 的策略。

英語小說市場和繁中很不一樣的一個點,是他們有三個階段的賣法:

1) 精裝,定價約在 25 USD 上下。
2) 平裝,定價約在 10-15 USD之間。
3) 大眾版,定價約在 7.99-9.99 USD 之間,類型小說可以壓到更低。

amazon 之類的通路進書成本大概是 13-15 USD。他們的作法就是用 9.99 賠本銷售,然後把差價在 Kindle 上補回來。賣書的利潤是由通路、經銷、出版、作者+經紀公司一起分享的,但硬體利潤是 Kindle 獨佔。

消費者看到新書在 amazon 上都比別人家的 20 USD 便宜一半,很容易就會因此去買 Kindle。在這種短線策略下,一個消費者買超過一定量的電子書,amazon 就會開始賠錢。只是 amazon 看準消費者買書看書沒有那麼快,趁這一兩年用短線犧牲打提高 Kindle 的市佔率,日後把書價提高到跟競爭者一樣的,讀者就會屈就於手上現有的 Kindle 來選擇以 amazon 作為購書的平台。


電子書閱讀器價格不能夠超過6000台幣

今年到明年之間, 6k 以下的閱讀器會到處都是,只是不一定包括台灣。
台灣 3C 使用者太凱了,業者不會想賣便宜的閱讀器,今年光呆灣就有十家以上的業者計畫要出閱讀器。
但是像 Asus 和 Acer 這種大廠都把主力市場放在國外,到時候可能又跟手機一樣發生呆灣製造呆灣買不到的囧境。


電子書檔案規格要統一,能讀電腦文字檔(pdf txt doc....等)

目前坊間能讀文字檔的只有商用大版面閱讀器,如 Plastic Logic 的 Que Pro Reader,但是基本上他們是作弊把 Office 檔案轉成 PDF show 在版面上,基本上也是不能編輯的。


Plastic Logic

富士通那支膽固醇液晶不要講,在工廠良率只有一半的東西又要賣十萬日幣,你敢買嗎?

不過今年三月會上市一台能編輯 Office 軟體的閱讀器,Spring Design 的產品 Alex。作法是用 android 平台上的 Office 軟體 app Document to go 在下面的彩屏開啟文件後,再轉上去上面的 EPD 電子紙。但是 EPD 本身不能秀動畫,所以估計會發生下列兩者其中之一:

1) 游標破圖
2) 只能擷取靜態畫面到 EPD 上

而且在內容格式上他又支援 Adobe系統!
這支出來如果有裝 android market 的話我應該會馬上訂。


Spring Design Alex

sony 1981:

我在想有沒有複合式的螢幕 因為一直盯著有背光的螢幕還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 且耗電

有!已經有這個技術了,叫做 Pixel Qi,就是把 LCD 的背光關掉。關掉以後看起來和 EPD 電子紙的效果很像,而且可以秀動畫。EPD 的頁面刷新速度真是宇宙無敵超級龜,是我不打算期待彩色 EPD的主要原因。

不過 PQ 現在技術面還需要一點時間改善,目前電子紙的模式畫面很不錯,但彩色的模式可視角很窄,往旁邊站一點畫面就變色了,和一般 LCD 比起來有點不及格。


Pixel Qi

justincho

背光可調整明亮度才是正確做法吧

賓果,完全正確。事實上智慧型手機的閱讀APP把版面調整成 BBS 款(黑底灰字)舒適度也不錯喔,但看得比較慢。(現在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麼會沈迷於打B了...)


chentcj

厚度0.8CM以下,邊框0.6CM以下,重量700公克以下

這三個點的認知呈現有趣的落差:

1) 厚度 0.8 cm...基本上已經有 0.9 公分的多點觸控閱讀器了(遠流金庸機),無觸控的話 0.8 以下的很多。主要是觸控貼膜會變厚,不是作不到,只是可能貴一點。

2) 邊框 0.6 cm 以下...你自己畫在紙上看看拿不拿的起來。如果是觸控閱讀器的話這種設計是 NG 的。

3) 重量 700g...閱讀器這個早就達成了,作不到的廠商要打屁股吧。700g 應該是平板電腦的目標,閱讀器現在的目標都是降到 250g 以下了。

淘金虎:

沒有充足的電子書可以購買....電子書閱讀器在台灣恐怕也做不起來。台灣的電子書內容供應商,到現在提供的多數是些二流雜誌,古典文學,跟亞馬遜的豐富藏書資料完全不能相比。整件事情到現在雷聲大雨點小了一年

請參考我上面說的 amazon 短線策略。Max 之前因為不願配合賠本銷售被 amazon 惡意下架這件事,足以看出 amazon 根本不是什麼良心事業。

目前我比較看好的是以系統商為中心的操作系統,如 Adobe 系列書店店。再過幾年電子書市場如果有穩定的話,我就要尋找 DRM free 書店了。

以目前來說,需要購買英文書籍的讀者,基本上只要載體有支援 Adobe 就可以考慮購買。
大家討論好專業,
基本上我只需要能外接記憶卡以及有翻譯字典功能就滿足了,
SONY PRS-600 雖滿足外接記憶卡跟字典的功能但聽說觸控面板會反光,
目前就等更多品牌跟機種推出了。

不能外接記憶卡或網路的功能被侷限住,
大家很清楚的都是限制使用者能夠買其電子書的考量。

走 WIFI 是趨勢,希望以後至少能讀或載入 WIKI 或 RSS 的內容,
然後離線閱讀。

我覺得國內雖然可能因出版業者配合度與否,
會決定電子書閱讀器在國內的發展跟銷量,
但只要國外作的起來,國內至少有機會從小眾市場開始,
也算個起步,應該可以比數年前樂觀許多。
----電子書價格要是紙本書的三分之一以下---

電子書真的流行起來,對出版產業來說絕對是超級大革命!!
現在產業內包括了,作者,出版商,印刷商,通路商(好幾層),運送等....
裡面養活了多少人,多少資源多少成本都加上書籍費用內。

當書籍電子化後,可能只需要作者,出版商(宣傳用),直接到大型銷售網頁(電子書商如亞馬遜等),
甚至更甚作者直接給銷售網頁上架費,直接就到消費者手中,
光用想的就知道成本少了多少,現在費用會那麼高大部分原因只是出版商要養活自己才會那麼高。
目前電子書的成本,我只想到作者的智慧成本,出版商宣傳成本,至於主機成本我覺得大者恆大,主機成本會壓到很低很低。
三分之一,只是一個估計值,我可認為不是空想,是必然趨勢!!
現在電子書只有實體書的七折,對我來說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不過AmyLord大說的對,書籍電子化後,出版社會倒一堆,
這不是誇張,最後會賺錢的只剩作者,還有大型電子書銷售通路。

xiang729 wrote:
不能外接記憶卡或網路的功能被侷限住,
大家很清楚的都是限制使用者能夠買其電子書的考量。

走 WIFI 是趨勢,希望以後至少能讀或載入 WIKI 或 RSS 的內容,
然後離線閱讀。

我覺得國內雖然可能因出版業者配合度與否,
會決定電子書閱讀器在國內的發展跟銷量,
但只要國外作的起來,國內至少有機會從小眾市場開始,
也算個起步,應該可以比數年前樂觀許多。



我之前用 SONY PRS-505 記憶體才256 MB 就可以裝一百五十本英文小說了,我看完的應該只有二十五本左右。。

說實在很多人都以為不可擴充會讓他們有一天看書看到到要刪檔。我只能說這是 MP3 隨身聽的思維,文字檔沒那麼佔空間啦。

以黑白電子閱讀器來說,只要盡量讀文字檔 EPub/txt,避免圖太多的 PDF(反正效果也差),內建1G就可以裝到五六百本書...說真的看得完嗎?一週看兩本,一年看一百本的話,等讀完這五百本五年過去,閱讀器也差不多要換新了啦!XDD






AmyLord wrote:
說實在很多人都以為不可擴充會讓他們有一天看書看到到要刪檔。我只能說這是 MP3 隨身聽的思維,文字檔沒那麼佔空間啦。...(恕刪)

嗯嗯,同意您純文字其實不用太大的空間,
不過外接記憶卡能抽換給其他裝置讀取也比較方便,
也不用怕故障(雖說沒那麼容易故障)。

像有些 e-reader 還有錄音或播放功能(雖說是附加的),
不過我還是覺得至少能外接是最好的了,
難保未來不會有擴充或更換的必要。

Kindle 2 我就卡在這部份沒買。

像很多產品在記憶體、記憶卡或電池部份都喜歡用內建的,
但仍然因為產品的其他價值跟特色而賣的好,這我也沒話說囉。

個人認為有些裝置採用內建只是讓廠商對於後續產品的維護比較方便而已,
而這些內建裝置一出問題就得送原廠,
遠比消費者可以直接置換的方式來的不方便。

花萬把元買這東西我比較希望在基本需求上一次到位,
雖說等不到可能還是得乖乖掏錢

Amazon 的作法比較像 Apple 在 IPod 的作風,
比較希望消費者線上購買它們的數位服務。

至於讀取 PDF 的不方便,
我覺得其實只要軟韌體解決讀取 PDF 在舒適性方面的問題,
(以不要太複雜的排版內容來說)
用 e-reader 讀取 PDF 的需求一定蠻多的。
xiang729 wrote:
Kindle 2 我就卡在這部份沒買。


我之前 PO 的 amazon 系統短線行銷策略中,其實 Kindle 系列的零擴充性也是計畫的一部份!

因為該系統的利潤全押在硬體上了,所以必然不會做得可以讓你用很久...這都是為了讓你沒兩年就再去買新的 Kindle,這樣他們才有錢賺。

就算未來 amazon 放棄了短線策略,Kindle 系列要有插槽大概還是很難,因為到時候大部分的 Kindle 使用者都已經買了一些書。記錄在 amazon 主機的雲端備份只相合於 Kindle,假若真的塞滿了,amazon 指望的是你再買一台 Kindle 而不是插一張卡。

xiang729 wrote:
至於讀取 PDF 的不方便,
我覺得其實只要軟韌體解決讀取 PDF 在舒適性方面的問題,
(以不要太複雜的排版內容來說)
用 e-reader 讀取 PDF 的需求一定蠻多的。


你所說的舒適度的問題,我就擅自解釋為字體大小囉。

事實上這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有兩種方式:

1) 把整個頁面當作圖檔放大

優點:排版不會散掉,看報紙或圖表很棒。
缺點:看一行字要pan左pan右的,整頁排版讀起來會叫人吐血。

2) 整流 (reflow),就是在放大字體的同時,依照當下的顯示尺寸來斷行

優點:不用pan左右就可以看完整的文章。
缺點:破頁破版面,而且很耗資源,頁數多的時候會讀很久。


目前12都可以做到的閱讀器是 enTourage 三月要出的雙螢幕電腦 eDGe 2.0。
2 的話 SONY Reader 系列是很早就可以做到 (PRS 505)自動整流,但是沒有不整流整頁放大的選項。(囧)
賽倫紙

不知道這製造成本多少??
能不能低於現在的Eink.....
順道把電子書價格壓得更低!!!
ChavezHuang wrote:
賽倫紙不知道這製造成...(恕刪)



看到漢王就沒打算期待。

並且現在如果沒有把實際的技術機轉拿出來講,我都不會輕易相信什麼新的技術。

業界嘴砲太多。
因為我看書看很快的關係
我一直覺得現在的E-INK電子書翻頁慢的要死
局刷與全刷更新都很慢
嚴重影響購買的慾望

剛剛看到下面的新聞
還真的很期待這顆晶片出的電子書啊~


========================
飛斯卡爾i.MX508晶片將震撼電子書閱讀器市場 2010/3/2

美國半導體業者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FSL-US;飛斯卡爾) 是亞馬遜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 和 Sony 電子書閱讀器內部重要機件的製造商,該公司宣佈已研發出一種足以震撼電子書閱讀器世界的晶片─i.MX508 處理器。

此款晶片將使電子書閱讀器的速度提升 1 倍,支援大型彩色螢幕,改善電池壽命,並使零售成本降低約 30 美元。

目前的電子書閱讀器一般翻頁須耗時 2 秒,Freescale 欲縮短此動作時間。Freescale 行銷部門主管Glen Burchers 聲稱其最新晶片的翻頁速度不到半秒鐘─可能比翻實體書的速度還快。

~下略

來源: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00302/KC80BYQVNX6QA.shtml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