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出社會後還會去圖書館嗎? 感覺好像考生才去

BabySharkJ wrote:
工作後,除了職場需要(恕刪)


考試結束過後就沒去過了。
以前是去閱覽室讀書,還要一早去搶位置,很討厭放著東西佔位置一整天不見人影的

那時很想幹的一件事是真的在閱覽室看圖書館裡面借出來的書
但一直沒去。XD
畢業十幾年了
每月會和老婆去圖書館一到兩次
老婆喜歡借書回家看
我喜歡在圖書館看書一坐就是幾小時然後不帶一本書回家,純粹喜歡圖書館的氛圍
超愛窩圖書館的,不少圖書館都蓋的很美,閒閒的翻書,慢慢的捕捉風景,輕鬆地度過一整個下午都OK。

順便宣傳一下自己的讀書會。


一月一書,隨興隨聊
"閱讀"只是生活裡一個簡單的興趣
"閒聊"只為愉快地分享彼此的新知

剛看完電影,都希望找個人來吐槽劇情
但看完閒書,類似的"對象"卻很難在生活中相遇
(可能我身邊的朋友都不怎麼看書吧)

大概是這樣的心情,促使我想開-"Chill聊書夜"
如果你也想聊聊手邊的書,

寄封信,一起來度過這人生的閒暇時光吧~
-----------------------------

1. 自介:
異鄉遊子,以前常參加各類型讀書會,從中獲得難以筆墨,但離開北部後,就很難找到類似的一群人,要不就自己再創一個吧。
熟知讀書會的運作過程,希望能組建一個長期運作,無壓力的聊書環境。(很難~我知道~這是理想!)

2. 對象:
來信者,請符合以下四點
2-1.已有閱讀習慣 (去年看滿12本書以上)
2-2.接受線上聊天
2-3.周末願意為了讀書會空出兩小時
2-4.喜愛書籍,尊重書友


3. 目標:每月聊你正在看的書
4. 原因:已述
5. 地點:線上(Line)
6. 時間:暫定。月底最後一周,周末晚上八~十點,
7. 方式:已述
8. 範圍:書,"可能"放寬至電影/漫畫/展覽等形式的文創物
9. 人數限制:上限12人
10.解散條件:沒人
11.運作規則:

運作方式與多數分享讀書會相同,一人20分鐘分享你帶來的書,每次六名為分享人,其餘旁聽。

符合(2.對象)四項條件者,來信必定可參加一次,然後由組員共同討論去留與否
同樣的來信者,參加一次讀書會後,你自己喜歡,再決定要不要長期參與。

會有退員制度,細節另議。制度會以輕鬆低壓力的方向制定,但不會隨便。

大致這樣,有興趣,來信吧。
E-mail:
2k6vup4@gmail.com
讀閒書不算是閱讀,那只是打發時間,和逛街看美劇韓劇日劇的意思差不多。台灣基本上不是一個有閱讀習慣的社會,多數人有時間寧願吃喝玩樂,沒有幾個人願意念些需要花點腦筋的書,理工固然不懂也不碰,文史哲更是不用說。網路興起之後,台灣實體書店基本陣亡,書市既沒有大眾市場,更沒有小眾市場,需要甚麼資訊google,wiki就夠了,但事實上後者根本與知識和閱讀無關,只是一種因應網路速食文化和虛擬文化而出現的東西。

台灣這種儒家士大夫主義和文憑主義盛行的地方, 在學校讀書就是為了學歷和成績,所謂的"讀書",就是準備考試的代名詞,讀書為了考試,考試為了升官發財,數千年如一日,至今未歇。在這樣的氣氛下,圖書館只是用來準備考試自習用的,沒有幾個人會去圖書館找些真正有內容的好書閱讀,就算有,估計也是借金庸瓊瑤,股市投資,美容健身的書,更多的人去圖書館只是為了享受冷氣和假日有個可以免費喝水上廁所兼休息的地方。

你不去圖書館,不讀書(不讀需要動腦筋思考的書),有甚麼奇怪呢? 那只是這個庸俗社會的一個隨機抽樣而已,你承認自己不讀書,起碼誠實,好過那些在媒體面前或咖啡店裡面捧著本閒書裝模作樣的眾傻逼。
不讀書就不讀書,不讀書萬歲! 呵呵。
會耶 很常線上借書回家看 現在數位化方便
最近愛上看書,最近比較常讀的是健身、飲食、商業投資,有一半都是在圖書館借閱,如果真的很不錯就會去購買。

電子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出社會真的比較少
真的很少去了 但會去那種有設計過的圖書館看看😂
夏天假日就到圖書館去 邊吹冷氣邊看書
就可以消磨一整天
放開那個女孩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