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使用電子閱讀器會普遍嗎?

獅子丸iko wrote:
這產品的發展沒有錯誤...(恕刪)


原本買了一台電子書,但後來長時間看小說真的很傷眼,

後來找了一個 "野果閱讀" app 改用 聽 or 看 ,已經很久沒有開電子書.
我覺得未來會越來越普遍
我在學校單位上蹲點快十年好像除了自己之外有印象的也才兩台
對我來說限制上主要是平台吧,有時候看到別的平台促銷還是會覺得可惜
另個小小的遺憾是幾乎無法拿到實體書的贈品或首刷特典之類的
有時候廠商還會很白目的把促銷文宣直接印在封皮上醜爆

體積的話...我是買六吋的,其實對純文字有點太大,漫畫又太小,不過包包裝得下倒也就用習慣了,能分攤手機的電池可以爽看還不錯
我用iPad mini閱讀,很方便啊也輕巧
tommyke wrote:
應該要先從學校、圖書館去推廣電子書設備,以及相關標準
把規格跟標準訂完畢後,就可以大量發行跟銷售,費用價格自然會低下來
但偉哉政府願意做這樣的領頭羊嗎?等一下又被念說圖利廠商
唐鳳的數位發展部,要不要跟教育部、甚至加上文化部等部門合作規範一下
希望有一天,我們小孩的書包就剩下一台電子書,不要有一堆課本
也帶動台灣電子書相關企業的發展火車頭

根本不需要政府介入,電子書早有相關檔案格式的國際標準了,看是要用PDF還是EPUB都行,市面上的電子紙產品也都能支援這些格式。

電子書產品的問題不在於沒有標準,而是電子紙的的解析度、彩色支援、反應速度(CPU與電子紙更新速度)、是否有書寫功能等限制,決定電子紙設備的使用範圍。

學生書包只剩一台電子產品不是不可能,只是目前最有可能達成此任務的電子產品是iPad,而不是電子紙設備。
19年入手的電子閱讀器
於去年被我束之高閣
原因是改用手機閱讀app的朗讀功能
解放雙眼,才不會讓眼睛功能退化得更厲害
如果再年輕點,其實電子閱讀器還是挺實用的。
我倒是想再找一台二手的Boox Nova Air C
不過二手價格才是主要的考量
現在手機越做越大,越來越多直接手機拿出來看了,甚至開始有折疊式手機了,掀開就是一個小平板
答案是:不會普遍
原因是:台灣人缺乏閱讀習慣

不愛閱讀的人,不會因為買了電子書後變得愛閱讀。
根據調查,每年平均閱讀量
台灣:2本
日本:18本
新加坡:9本
韓國:11本
以色列:64 本
俄羅斯:55本
法國:11本
美國:25本

如果你原本就不是會花大量時間享受閱讀的人,
買電子書閱讀器是要供起來嗎?
個人使用的 榮耀X10 5g 8+128g,雖然只是中階機,沒nfc及gms。 但是有6. 63吋LCD及升降式全螢幕,還有電子書模式,可以一機兩用,都是我想要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