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tf wrote:
很多書,特別是漫畫,(恕刪)


各大漫畫網部分單行本的圖源甚至都來自這些電子書呢....
因為冷門漫掃漫者棄坑,最後反而都是官方電子書被複製轉傳....
所以電子書賣太便宜真的就毀了....
Hz1688
謝謝您從漫畫類型提出看法!
Simon_shih wrote:
PS: Kindle Unlimited 仍然是宰肥羊, 現在還不到電子書普及的時機點.


剛查了一下,以日本市場為例,
的確電子書發展還算是起步中吧,營業額跟紙本書比起來還差蠻多的,
但也卻看得出逐年穩定成長的趨勢(漫畫類一枝獨秀,成長蠻猛的),紙本書則是逐年微量萎縮,
不過Kindle Unlimited是不是宰肥羊我覺得還好,剛查了一下一個月才980日圓,
其實如果說漫畫連載、周刊類的有固定在看的,其實還蠻划算吧。

參考資料:
https://hon.jp/news/1.0/0/32230
Hz1688
希望能夠持續普及,價格能更臻合理
覺得電子書最大的問題就是綁帳號,不像紙本可以隨時借人閱讀,很多人也不想註冊帳號,電子紙貴也難用,畫面品質像是20年前的產品,不清晰也昂貴,不如直接平板開抗藍光,用途也多

電子書價格如果降到紙本的1/4,才會有動力讓我嘗試轉換閱讀習慣,你說伺服器那些設備貴?
電子書的系統開發跟環境需求,其實很簡單也很便宜,約300萬就能建置了很完整的雲端平台,每年的外包與系統費用大約60萬。

數位書的成本比紙本書低太多太多,但主要是為了穩定紙本市場價格與版稅,但不打破傳統的觀念,電子書是起不來的
Hz1688
綁帳號就是我版討論的重點之一。
我透過google play商店買電子書,相對於實體便宜又不佔空間,且手機拿起來即可閱讀,還可以設定閱讀書籤,何樂而不為,更重要的是,只要是我的帳號,所有的行動裝置都可以一起看,並沒有遜色於實體書。

至於價格方面,我是以實體書的購書經驗來看,只要能低於五折以下,對我都是吸引力。

回到原PO提的問題,轉手賣二手書的問題,以往我都是送資源回收,因為學生時代的經驗,賣二手書商並沒有多少錢可以回來。
Hz1688
賣書給二手書商的經驗⋯⋯我懂
Hz1688
五折,[含情]。謝謝提供想法,也會使我在「圖書館借書」和「購書」的比例上重新調,多買些書。
lgs0809 wrote:
我透過google play...(恕刪)


我的閱讀習慣也是以博客來的電子書為主,如果有特別喜歡會再買一本實體書。雜誌則訂閱台哥大的mybook,每月150元。載體則是使用ipad mini閱讀。電子書專用的e-ink閱讀器實在是看不習慣。

就電子書主流平台包括了博客來以及pchome有跟樂天kobo合作,電子書售價多半是實體書的88%,而博客來電子書的售價總是會再打個88折,比kobo便宜,所以目前電子書實際售價大多會是實體書的77折。以熱銷的<原子習慣>為例:





再者,博客來每個周末會有2本電子書會以每本66元進行特賣,不乏熱門書,如果剛好有喜歡的書,那就是撿到了。

至於電子書價格多少合理,我也希望能經常性地在實體書實際售價的6折以下,畢竟少了印刷、物流、庫存還有店頭等大成本,應該能直接反映在售價上。
Hz1688
受教
圖書館電子書跟軟體一樣,買幾份版權,就同時最多幾人使用



不然就是盜版的,買一份,70億人同時可用
Hz1688
同意,尊重版權
用樓主那價格販售基本上......
一定是虧到不省人事
說個笑話.........
電子書上架平台抽的錢%數超高的 30%以上阿(據說是40-50% 看平台)



可去看看出版社人的FB
出版社人講的電子書 現實
舉例的是代理漫畫
書籍應該差不了多少


-------------------------------------------------------------------
基本要討論要知道
書籍所需的必要支出實體 電子差異
還有是不是代理書籍 (有 簽約保證金 預付版稅 翻譯費 素材 製作費 其他費用)
還有書籍銷售的虧損點是多少
基本盤不知道討論起來跟現實面是很大的落差
Hz1688
受教了,謝謝
邪惡 R
以前我也認為電子書為何價格這麼高....但是知道那上架平台抽很大就釋懷了.
上架平台確實抽很大
應該是因為這樣電子書跟實體書價格才沒差太多
不過買實體書要賣二手,價格差之外還很麻煩,幾乎買後都沒在賣...

所以說電子書還是有些優勢...
Hz1688
明白您的看法。自有書轉賣成二手書,是有費時費工之考量,但我們購二手書確不難。[賣難買易」,所以電子書的優勢是否也該打些折扣呢?
Hz1688
二手書通常是書商整批收購的,自己上平台去賣二手書太費勁,我有去賣過,也有請他們來家收過,可以用賤價形容,甚至拒收品相不佳的書,但相反的是二手書價低而且品相尚佳。
Simon_shih wrote:
電子書普及以後:
想要把書傳給後代的會去買實體書;
大部分買電子書人只會看訂閱的內容


沒錯~~~
之前看到網站2062未來人的寓言, 我蠻認同某點..........
他說的是未來紙很缺少, 其實我蠻認同未來"書本"這種東西會是高價值的, 原因是在電子書大量通行, 每個人都是用訂閱制在網路看書, 少有人買書........而出版商會印書, 可能都是非常暢銷, 辦些活動如作者簽名會等等的實體書, 這些書絕版後就變成有價值的收藏家的物品, 價值就會隨著對時代的影響力而上升(跟現在的藝術品或遊戲王卡一樣)

另一個版主質疑的註冊帳號的問題......其實當我們現在習慣用apple music等等訂閱制聽音樂, 未來就會習慣電子書被幾大平台訂閱制, 現在很少人玩音樂共用帳號, 未來也是電子書少共用帳號......頂多像Netflix, disney+這種幾個人分享一個帳號的, 因為同一時間一個帳號只能一個人看書

其實我認為再過五年, 我們談論的電子書市場蓬勃發展就會發生......現在看電子書閱讀器上游 元太科技 業績與股價就知道, 電子化的閱讀器開始一代一代顏色與速度越來越接近人眼可接收的品質了
過往黑白電子紙我想都不想買.......現在彩色電子紙算是初代開始了(4096色), 等技術與價格低到跟iPad同尺寸一樣價格甚至更低之後, 爆炸點就會出現了(我身邊科技新貴朋友開始為了小孩眼睛去買閱讀器了, 雖然還只是8"的黑白, 但是可見此產品大家注意到了)
Hz1688
電子紙標籤及站牌等多元的產品,已經量化到我們的生活,相信大家會越來越注意到[讚],電子書是延伸,也樂見合理的規則(如訂閱)產生。
stardog wrote:
我手上有很多電紙書閱(恕刪)


您去傳統賣燒餅油條的早餐店,帶杯豆漿
同樣價格,熱的溫的通常比冰的分量多
何故? 豆漿煮好就是熱的 要做冰的還要放涼後冰

我見,一本書的出版成本已在那邊,電子化算額外手續
Hz1688
是不是豆子在磨成漿(word定稿),加熱成豆漿(電子書),然而去做成豆腐豆花或豆乾(排版、印刷成冊),才是附加品(實體書)。我思考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