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常常說:「十女九痔」,到底為甚麼女生那麼容易得痔瘡呢?!
懷孕之後我漸漸能明白~因為懷孕除了會常跑洗手間還容易便祕~像我天天順暢嗯嗯的人~在懷孕最後一個月小菊花那邊也出現了小息肉,因為聽到噗友和我媽一直跟我說痔瘡有多痛多痛,而且聽說女生在生產因為要用力,所以很多人都有產後痔瘡的問題….導致我超害怕生完小粉圓息肉變成爆炸大痔瘡…最後一個月上完洗手間我一定跟龔少說:北鼻~怎麼辦~我要長痔瘡了我要長痔瘡了我要長痔瘡了我要長痔瘡了…
SO~產後私處護理我非常重視!!!
<!--more-->
因為自然產不但會插尿管導尿出來還會剪會陰,所以生完後尿道那邊會腫腫的,而且產完後馬上就會排出一堆惡露,紅腫+傷口+惡露…光用想的就覺得萬一沒顧好讓私處發炎就超恐怖=_=|||~另外,產後前三天會稍微有大小便失禁的問題,所以私處的清潔護理是真的非常重要的!
這一篇要跟大家分享我產後私處護理兩項非常重要的東西~在上一篇文章[懷孕]Fighting!超OVER的待產包準備完成!(更新生產實際使用狀況)中也有提到。
坐浴盆:
其實我一直不知道亞子媽給我的坐浴盆是要幹嘛的,因為我一直以為只要有沖瓶就好啦!
直到我生完那一天晚上,護士問我有沒有坐浴盆,生產完隔天早上就可以開始坐浴盆,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痔瘡~
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奇怪的坐浴盆利用溫水的熱促進血液循環,使自然產會陰切開傷口部分的癒合的狀況好一些,也可以減輕痔瘡腫脹及疼痛。
護士在說時~我整個只聽到「痔瘡」兩個字,你看看就知道我有多害怕~所以隔天一大早吃完早餐第一件事就是坐浴盆XD
護士交待我一天要坐三次浴盆,沒時間的話也要坐兩次,每次20分鐘,坐浴盆中要加入溫水,我的優碘是下方藍色瓶的大瓶蓋要加入三瓶蓋,白色的小瓶蓋的話就是加入六瓶蓋~
然後我的坐浴盆如上方照片,有一個管子可以卡在浴盆底,管子上方連結一個熱水包(裡面裝熱水和一瓶蓋的優碘),要是水不夠熱時可以調管子上的開關讓熱水下來,多餘的水就會從後方的孔流出去~
護士有說:坐浴盆最少要坐三天,沖瓶要使用一個月。
但因為本人超怕長痔瘡,加上剛生完時尿道腫成一大包(大概泡兩天私處就消腫了~),所以有放優碘的坐浴盆我坐了兩個星期多XD)~後來換成溫水坐浴而已。
在醫院的那幾天我是照三餐泡,回家後就是一天泡兩次。
因為回診檢查時醫生說我再用一星期就差不多了~所以龔少不買優點給我!(嘟嘴)~他說醫生說不用泡了!你在泡下去屁股都要變紫色了!
坐浴盆跟優碘的比例:
我有查網路,雖然優碘的消毒功力很好~但是跟水還是要放一定的比例,不然也達不到消菌的作用,有一些優點瓶身外面就會註明灌洗的話跟水的比例是以10倍稀釋。
我所使用的是天乾的聖碘溶液大瓶蓋要加入三瓶蓋,白色的小瓶蓋的話就是加入六瓶蓋。聖碘溶液這一瓶比較貴,要價一瓶一百五,在醫院時我就用掉一瓶,後來是用李木生提供的優點是兩瓶白色小瓶的。
回到家後龔少是買上面白色瓶子給我用,沒想到我居然泡了過敏=_=|||(我覺得應該跟李木生的一樣啊)
所以,我後來又請龔少買聖碘溶液,就用又好了…真怪…
另外,小息肉啊~我是看書的~書上說晚上睡覺時,要把他塞回小菊花裡面會好的比較快。
沖洗會陰的噴瓶:
每次上完廁所後就要用煮過的溫水加一瓶蓋的優碘由前往後沖洗會陰,防止傷口感染。
小布我是直接在洗手間放一瓶冷水和熱水,降子就不用一直跑廚房了XD
沖洗會陰的噴瓶我有兩個。
比較常用的是橘色那個。
橘色這個出口集中,沖力也比較大~比較洗得到尿道和陰道,肛門的話就必須要一腳稍為抬一下才能沖到囉!
↑醫院通常會給這個
粉紅色這個出口分散,有點像小花灑~我用來沖洗比較後面的部分(縫線處和肛門)
因為第一個星期我不敢亂動,所以是兩個都有用到,等傷口好後我就只用橘色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