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孩公婆插手的問題.....是我有問題嗎?


sikin wrote:
各位大大好心情真的好...(恕刪)


你根本是產前憂鬱症吧?

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也這麼抓狂!!

你該看一下心理醫師 調整一下心態...

真的...

小小一件小事而已......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我在教小孩 也不希望爸媽插手

不過在爸媽面前 要適可而止

畢竟爸媽會不忍心看小孫子哭

雖然你也帶上樓了 但也許聲音太大

爸媽哪知道你是打小孩 還是打別的地方

在樓下的聽到想說 孫子會不會怎樣了.....

我覺得公婆對你也還不錯 沒到不可分居的地步

小孩的管教問題 慢慢溝通吧
三歲小孩玩壞玩具,很正常啊...本來就不要買太貴的玩具~
小時候誰不喜歡把玩具帶在身邊...誰不會弄的髒兮兮...
如果妳知道妳小孩是以後畢卡索接班人?!妳會叫他小時候不要亂畫嗎..

妳只是心疼玩具~懶得打掃~不是為了教小孩...
三歲小孩有不玩壞玩具的嗎?..

妳只是拿小孩出氣~還小本來就不因該買貴的玩具啊..
而且妳買給他的~就是他的囉..還要管他怎麼玩嗎..
怕玩壞~那一開始就不要買囉~

http://youtu.be/MZ5NXWzscgA
這小孩這樣玩~妳大概也是大抓狂吧~
但國外也只是笑笑就算了~


以後妳很老了~跟兒子同住~
妳做了~你兒子不喜歡的事~

你兒子因該也是對妳~
大聲地罵占80%
狂打牆壁跟地上占15%
真的打妳約5%



還有妳兒子長大對長輩的態度不好也別意外~
因為妳身教啊~
教育小孩最怕有這個情況
只要立場不一,小孩子也不是傻瓜
知道以後父母管教時Call爺爺、奶奶求救就對了
妳可以針對只是態度不好去道歉
但是為了小孩的成長管教
記得一定要搬出去住


我女兒也是 AB 型的

最近也開始反抗了(才兩歲多)

但是都是我老婆在管

因為我跟妳老公一樣

發火會變成第二個人

其實小孩犯了錯

一直重複教她正確的方式都可以改善的

加油

我女兒學壞都是她還有一位姐姐

大她半年

也因為奶奶疼造成這個狀況

我也很常跟我媽說

對錯要教要分

不要造成自己的小孩傷害到別人家的小孩

這樣我們賠不起


melnikelbe wrote:
既然寫了那麼冗長的文...(恕刪)

+1
如果今天這玩具只有10元台幣
不知道樓主還會不會這樣生氣

小孩子很少講一次就能夠聽話的
大人都如此了不是嗎?
任何人都沒有問題,只是因為身份不同,想法就會不同

若想要完全照自己意思教小孩,不是跟孩子溝通,也不是跟公婆溝通

而是跟你老公溝通,看他肩膀夠不夠力,敢不敢出來買房組成自己的家

如果老公不願意,那就是你要改變想法,不然只能這樣繼續下去......

我的想法比較簡單,只要孩子不變壞就好,如果能力有限,那我就把心力放在肚子這個

心情保持愉快,公婆體力再好也不可能一次處理兩個小孩,就讓他自由吧..........

大的這個已經無法全權掌握,畢竟公婆插手,那就乾脆讓他自由成長,不要變壞即可



教育是父母的責任,爺爺奶奶是疼孫的

跟本捨不得打罵,導致孫子覺得有阿公阿罵罩

倒是你老公要跟他的父母討論,真的不行有能力就搬出去吧
這是站在有兩個孩子的家長之立場所給予的建言。

對於父母的相處之道,那是你們夫妻兩人要做的功課,在此不多提。

對於孩子的教育之道,根據你的發言,在此提出一些建議。


sikin wrote:
自從婆婆的朋友送的十多樣玩具開始
我家弟弟就開始玩一樣壞一樣

首先,玩具可以收起來,可以分次給小孩,可以有很多方式讓小孩不會一次性的拿到所有玩具。

我們會把玩具收起來,慢慢分梯次給小朋友玩。

甚至會把舊玩具分箱裝好,每個月輪流拿出來給小朋友玩。

這樣可以讓小孩不要一次接觸到太多玩具,因而可以珍惜手中擁有的玩具。

此外,我們做父母的也可以減少消費,不需要為玩具傷腦筋。



sikin wrote:
其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玩具就是樂高積木
可以組成汽車那種....他對那個特別有興趣
那個的最後下場也是被弄不見或弄壞~~

「樂高積木」本來就是拿來拆拆裝裝,一定會被弄壞的。

這是培養孩子創意的玩具,不是裝好後就拿來「不准動」的。

我兩歲小孩會要求我幫忙用「非組件式」的樂高積木做一台閃電麥坤給他。

花了30-60分鐘做好之後,不用太久,車子也是支離破碎,東掉一塊西掉一塊,或是輪子不見一個。

而我們解決方式很簡單,就是陪他一起找「失落的零件」,也順便教他怎麼用其他組件補強受損的部分。

他雖然似懂非懂,但是時間一長,你將會看到他自己用其他零件「修理」那台車。

這是一個很好的互動時刻,所以要珍惜啊。


我兩歲的小孩很愛拼圖,100片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

此外,他的注意力也非常集中,所以拼圖一旦弄散了,他一定要拼回來才甘願。

你可以想像他把剛拼好的200片拼圖,不小心弄散的樣子嗎?

上次在吃飯前,他把200片的拼圖弄倒了... 整整花了一小時才又拼回去。

你沒看錯。

我們沒讓孩子馬上吃飯,我們反而先讓他把拼圖拼好。

為什麼?

因為與其他在吃飯的時候情緒不佳,影響食慾與其他人的情緒,那不如先讓他把「剛剛犯的錯誤修正好」。


有人會說,我們這是「遷就小孩」,但是對我們而言,這跟遷就一點都沒有關係。

俗話說,「You may win the battle, but you will lose the war」。

中文就是「你可能贏得了一場戰役,但是你輸了這場戰爭」。

我們給予小孩的是「選擇」,但是無論小孩怎麼選,「結局」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也因如此,我家小孩情緒非常穩定,而且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小孩吃飯的事情傷過腦筋。

當然,我們也學乖了,吃飯前與睡覺前,儘量不讓他摸到大型拼圖...



sikin wrote:
已經猜到他們把玩具帶出門
果然
上樓玩具有的摔在地上
有的被帶出去

這是很正常的。

小孩喜歡這些玩具,自然會帶出去。

與其禁止小孩帶玩具出去,妳不如教他「如何帶玩具出去,然後如何帶玩具回來」。

我們夫妻出門前都會問兩個小孩要帶哪些玩具出門。

出門前自己要清點,要準備自己能夠背的包包,並且要自己負責把玩具放進去,包包要自己背自己拿。

如果遇到太大的玩具,那我們會好言以對,並且建議/協助孩子選擇其他玩具。

如果不聽,那我們會讓他們自己帶,但是要全程自己負責。

當然,如果遇到孩子體力不支,或是真的已經負擔不了了,那當然還是要幫忙的。

但是,我們也會藉由這個機會,好好的跟他說為什麼我們當初不讓他帶的原因。

回家後,清點玩具。

如果有少,那小孩自己就知道了。

一次少,兩次少,第三次就會問「我的車車呢?」


言詞不需要太複雜,理由不用太多,一切以「簡單明瞭」為基準。



sikin wrote:
回來之後馬上叫到房間裡面的更衣室
說明他的錯誤,然後用愛的小手打他的手跟腳,
大聲地罵占80%
狂打牆壁跟地上占15%
真的打他約5%
力道打完也沒有留下痕跡那種
我的狂罵引起我公婆的注意
(只要罵小孩,我婆婆一定會上來)

你的小孩只有三歲五個月。


如果是2-4歲,你這樣打罵對他沒有太大的意義。

這個年紀的小孩,需要的是「立即性」的制止,而不是「事後規勸」的模式。

此外,2-4歲的小孩,不能用太複雜的言詞去「說明」,因為很多小孩不見得聽得懂。


如果是4-8歲,你這樣打罵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這個年紀的小孩,需要的是尊重,也就是「事後規勸」而不是「立即性」的制止。

你有沒有確實的知道「小孩把玩具帶出去」,還是「祖父母叫小孩帶玩具出門」?

如果你沒有當下抓到小孩帶玩具出門的事實,你就不應該罵。

你可以詢問,你可以規勸,但是你不需要罵,因為除了沒有正面的效果之外,你會種下其他惡劣的因子。


更重要的是,無論幾歲,在這樣的狀況下,建議不要假設小孩聽得懂。

當你在破口大罵,狂打牆壁與地上的狀況下,就連大人都不見得可以冷靜聽你說話,何況是一個三歲小孩?

還是一個被你莫名其妙拉到房間裡罵的三歲小孩。



sikin wrote:
說明他的錯誤,然後用愛的小手打他的手跟腳,
大聲地罵占80%
狂打牆壁跟地上占15%
真的打他約5%
力道打完也沒有留下痕跡那種
我的狂罵引起我公婆的注意
(只要罵小孩,我婆婆一定會上來)
我老公跟我說,差不多就可以了,可以了
但是認為力道還不夠,耍開我老公的手
繼續罵也繼續打地板
我婆婆:說你自己懷孕還這樣,你這樣打我會很難過,不要這樣之類的
我回答:用壓抑的怒吼聲回答,媽媽你出去我在教小孩
我婆婆:你不要這樣,公公再生氣了
我回答:不回答我婆婆繼續打罵
這時候我公公走進來
我公公說:為什麼要這樣,你拿小孩出氣,發洩你的情緒,你這樣不對,
我說:(用怒吼聲回答)買之前就交代過了,要愛惜,結果呢,叫她不能帶出門,結果呢,跟他交代的事情哪一件事情有在聽
我老公把他們請出去
兒子哭了一個階段
他自己開始說他哪裡錯,我也冷靜下來了
後來我陪他一起把玩具修理好
然後歸回去原來的位置
他也知道他自己哪裡錯了

很難跟你形容,但是有很大機率他真的不會知道自己哪裡錯了。

或,這樣說好了,他在這個事件中所認知的「錯」,與你所認知的「錯」,有很大機率是不一樣的。

就算他親口說出你想要聽的話...


啥? 你不信?

那我這樣說好了。

請問你有沒有問過他,知不知道「愛惜」的意義?

他能不能解釋「愛惜」這兩個字的意思?


但是,我可以跟你保證,你的孩子在這個事件中,另外無形中多學會了幾件事,也就是我剛剛提到的「惡劣因子」。

那幾件事?

就是上面紅字的部分。


情緒不佳時,就是「大聲罵」。

生氣時,就是「直接動手」。

生氣時,對長輩說話就是用「壓抑的怒吼」與「怒吼」的方式回應。


而這個部分他絕對學得非常清楚,也將會學得非常透徹。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你們夫妻兩人「親身」教他的。

而三歲這個年紀,就是最典型的「言教不如身教」。


你可以不相信我,你也可以繼續這樣下去。
sikin wrote:
老公說最近兒子真的很壞

sikin wrote:
他對長輩態度不好

但是,等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如果你發現他生氣時有上面這三種行為模式,你就知道他是跟誰學的。

而,這就是警訊。

回去看看你寫的文章,你是如何形容自己的公公婆婆,然後再冷靜的思考一下。

他對長輩的態度不好,你認為是誰教的?

或,是誰以身作則,在小孩面前身教的的?



sikin wrote:
讓小孩用蠟筆畫的自己整身
家裡地板跟牆壁全部都是.....
因為當時我也超級抓狂
也質問它們為何沒有看好小孩...

你知道台灣人最喜歡講「創意」,但是也最會抹殺「創意」嗎?


小孩子還沒出生,我們就已經知道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所以在老家就弄準備了一個位置給尚未出生的小孩亂畫。

而搬新家的時候,小孩房間的牆壁就是用玻璃做的,準備讓小孩在上面亂畫。

新家的地板與沙發,也是準備低檔貨,準備讓小孩「破壞」的。


此外,為什麼要「抓狂」?

地板畫髒了,跟小孩一起清洗,這是讓孩子參與家事的機會。

牆壁畫髒了,教小孩怎麼清洗,或是一起想辦法讓「洗不掉」的部分變更漂亮,這是引導小孩創意的機會。

會畫到自己的身體,那可以跟小孩一起洗澡,趁這個機會教小朋友怎麼自己洗澡,這也是引導的好機會。

有什麼好氣的,還氣到抓狂?


現在你看得出來了嗎?

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孩子「懂事」與「情緒穩定」,那你自己就必須先做到「懂事」與「情緒穩定」。

記住,如果你們夫妻兩人的情緒越穩定,小孩就會越乖,越容易溝通,因為他會跟你們學。


我真心建議,在你們下次生氣之前,或是生氣的時候,自己先冷靜一下。

想想看你們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到你們「生氣暴怒」的那一面?

想想看你們希望孩子如何跟你應對,那你就先用同樣的方式跟他應對。

記住,小孩是一塊海綿,是一面鏡子,父母怎麼做,小孩就怎麼學

而你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預期小孩能做到。


sikin wrote:
各位大大好心情真的好...(恕刪)


(不論事件內容)
其實當任何人(假設是A)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旁邊只要有人(假設是B)插手,小孩就會不受控制、講不聽、很難教。因為他會覺得..."哦~反正B會幫我說話,B會替我擋,B比A大牌,所以A要聽B的話不可以兇我...哈哈哈"
(小孩是很會看臉色的)
尤其是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特愛替小孩求情、寵小孩,這樣小孩是非常難教的。
祝你好運=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