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客5509 wrote:
除非建商新蓋大樓就有提供, 否則數十萬以上的ETAG費用基本上是要通過區權人大會的議決, 不是管委會就能決定
ETAG不用幾十萬啦!整個系統最貴的900MHz被動式讀卡機(就是吊掛下來一片斜板),四年前報價才五萬多塊,一進一出兩個約11萬,其他輔助感應器2-3000一個,裝4個外加方向辨識主機共約15000,基本上就建置完成,具備進出方向辨識、車輛(條碼)辨識管制功能了;剩下最貴是線材及安裝費,大約要2萬左右.還有要買貼紙,分為貼大燈及前擋兩種,60元一張/50張為一單位(基本上可凹廠商送一些,自己買一些就夠用了)我們社區只買貼大燈的給機車用,汽車就叫他們去遠通貼,既可跑高速公路、回家又可開門.

2.從來沒有規範委員不能請辭,但就是會有人死要做嘴又愛念, 還真是難為但有人逼你嗎?
3.任何委員都必須透過區權會由區權人選出, 所以絕對不是你想當就能當, 有些委員老是喜歡到處逼人當委員,當的不爽就請辭管別人當不當委員
4.從陳述的狀況解讀,貴社區的委員似乎從頭到尾也沒跟你討論過跟講解為何社區要做這些東西,所以所謂的委員可能就是我是委員所以我的意見就是意見在處裡社區的大小事
5.總結,一個無給職的職務你願意做牛做馬結果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甚至被威脅恐嚇也死不退讓嗎???如果你不願意那是為啥有人願意???所以是天生熱愛公益?還是有利可圖?
joelins wrote:
1.沒聽過有社區委...(恕刪)
補充一下第4點, 如果想釐清你的疑問, 有以下幾點可以做
1.去調閱有關你有疑問的相關工程會議紀錄, 招標過程記錄...等資訊, 如果你是房子所有權人皆可調閱不需任何理由
2.可能你要去了解一下社區管理規約的相關規定, 這樣才能知道你的社區現在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基本上社區都會有兩種經費一個是公共基金一個是管理費,所謂的公共基金就是用來做修繕跟工程性質相關的費用, 另一種就是管理費的收入, 公共基金一定是越來越少的,社區的收入是管理費, 所以最終一定必須動用管理費來當公共基金使用, 但這個動作必須在區權會上表決, 所以這個紀錄也可以去查詢
3.做了以上一些相關動作之後這時候應該心理對社區的管委會是哪一種型式就有個底了,如果是正常運作的那你只能配合,如果是黑箱運作的接下來要怎麼做...,所以回過頭來講如果沒有抱持著打算顛覆跟貫徹轉型的決心,不論是哪一種結果都還是維持現狀而已,有可能只不過在你做以上動作的時候就困難重重甚至被標記為礙事者
下一期會議我應該會抽空參加,並表達關於社區財務的意見。
以我個人來說,一般大樓應該都有50年的壽命,而畢竟買房可能是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大的花費,
房子如果狀況不佳,管理不當的狀況,都有可能讓大樓變的很糟糕,住戶流失,房價低落,個人辛苦的資產受到很大的傷害,
而管理費,如果運用得當可以讓社區大樓,住的品質更佳,未來不論是出售,或是下位接手的人都能夠滿意。
我想各位應該都有到過管理不佳的舊大樓搭乘電梯的經驗,那種感覺實在非常的糟糕,尤其是台北的中古大樓,一整個就是恐怖,
發這篇文的初衷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意見跟管委討論,目前也得到善意的回應,我想後續會逐步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