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龐文楚 (現任牙醫師)轉貼自龐醫師臉書

疫情與疫苗

疫情從來不是什麼問題
只是一種充分利用的手段
疫苗根本也不是什麼方法
只是一種以拖待變的籌碼

他們把慢性病排除在施打疫苗致死原因的統計之外
但矛盾的卻把慢性病歸類於疫情導致死亡的統計之內

如果把慢性病排除在感染疫情致死之外,再加上沒有統計到的感染數,分子變小,分母變大,新冠疫情根本就是致死率極低如同流感的疫情罷了。
就是統計數字的操作,加上媒體與政客的推波助瀾,產生了極為大的操弄空間。

我實在想不出一定需要打疫苗的用意跟邏輯,根本沒有支持去打的動力基礎,不論是BNT 、moderna、AZ、高端,這些只是這場戲的必要配角而已。流感平時沒打,又有何理由要打新冠?
再者,認知裡,完整的研發出疫苗,一般要5年以上,這次只用不到一年,什麼原因?

媒體已經知道用聳動的字眼來吸引眼球,什麼“破口”“暴斃”“今日新增”,而民眾無腦的也被教育成每天關心幾人、幾級。但很少人用腦去思考,“所以呢?會怎樣”,於是政商媒食髓知味,就一直玩下去。

如果以絕對數字來說,流感一年的死亡數比新冠多太多了。但因為流感,無法起到媒體的效果,所以無法造成效應。也就沒有人理,喔不!應該說沒有人要利用。

正常人疫情的致死率沒這麼高,而慢性病患者施打疫苗致死率也沒這麼低。
然而有慢性病患者本來沒染疫,卻要求他們施打疫苗,等同加大風險,這是一種悖論。
我不覺得打疫苗會導致死亡,同樣的我也不認為新冠疫情的死亡率很高,這就是回歸到基本的醫學,關鍵就是身體的狀況與免疫力,系統性的慢性病才是最需要注意的。

一切都很荒謬,猶如1636年荷蘭鬱金香事件。
一件可能比流感嚴重一點點的新冠疫情,藉由媒體炒作下,耗費掉史上最誇張的寬鬆資源。難道不覺得很詭異嗎?如果說要拯救失業,維持經濟,這些寬鬆政策與資金早就超過了。
結果呢?實體經濟沒救到,資金一樣流動到金融裡。

美國這幾年印鈔數量已經達到開國至今的一半,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至2018是4兆,2021變8兆。
大水慢灌,全球資產走高,股市、房價高漲,金融資本吞噬產業資本,貧富差距繼續擴大,央行被華爾街綁架。
人民承受著因金融資本流竄產生的高度通貨膨脹,苦不堪言,資本家卻因此藉由無限量的寬鬆貨幣身價翻了好幾倍。甚至連美聯儲都跟著炒股。在9/22利率決議前放出這新聞,肯定有故事
而美國國債,2000 年的時候,只有 5 兆美元。
2010 年約 14 兆美金
2012 年底約 16 兆美金
2016 年接近 20 兆
2021 年底將近會達30兆

一項口口聲聲民主、人權的漂亮國
對於這樣的金融壓迫造成多少家庭破碎,生活不繼似乎視而不見

是因為疫情,要救經濟所以要印鈔
還是因為想印鈔,所以搞個新冠疫情
其實可以深入思考

一切只因為一個比流感稍微嚴重一點點的新冠疫情?
其中的陰謀,實在很難判斷,多半跟中東局勢耗費大量國庫拖不了關係,想藉疫情布局全球買單。

然而這史上最巨大的金額要如何完全收割,安全下莊呢?最後一定是靠戰爭,靠著詆毀他國、抹黑他國,轉移國家內部問題到外部,美元回流,財富就這樣安全的被轉移進資本家與華爾街、政客口袋。老百姓依舊艱苦。
物極必反,金融的崩塌已經到來。一切的反撲會自食惡果。

#我不是反對打疫苗只是覺得沒必要
vn51 wrote:
文/ 龐文楚 (現任...(恕刪)

金融風暴即將來襲

爛尾樓風暴--雙北驚傳小建商接連倒閉 房市爛尾樓風暴來襲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kEaW9MJ?utm_source=copyshare
vn51 wrote:
疫情從來不是什麼問題

你要卡個位+1嗎?

記得要24H內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