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version wrote:
這種論調……先謝謝您(恕刪)
任何事是比較來的..
敵人誰樹得多 誰就民調低 誰就打算選舉倒大楣
台灣去樹敵紅統之輩 當然票拿得多 Who care?
跟習皇交好 去唱義勇軍進行曲 你選得上什麼呢?

我沒意見 你感覺良好就好...
knightcsf wrote:
那為何不隔離就好?如果人家問你,都陰性兩次,你還要隔離是甚麼原因?
你回答因為檢測不准,那幹麻檢測?隔離不就好了?
居家隔離,然後有症狀才篩檢,那樣採集的意義與目的,資源分配才是最好的。
有多少真正一點症狀都沒有?
鑽石公主號,現在造成多少問題?這當時一堆質疑,如果這他們說的台灣早該滿街都是感染者了。
如果方向錯,那現在台灣能確診人數維持這樣?(恕刪)
Fisher.,Lin wrote:
普篩,可以盡快將確定染病者 更快速的分辨出來,然後投入對應的醫療資源。
你應該也知道,這病,最快的3.4天就死了。等你居家隔離,有症狀了,等送到醫院,可能整個肺都纖維化了。
)
mig33 wrote:
新聞說我們有每天3000...(恕刪)

YC_Jiang wrote:
專業的問題 就不要用民調投票方式了..
不然台灣早就給中國統一了 14億人 1/10投票民主一下
你就完了...
YC_Jiang wrote:
要知道篩檢能量是個極限值 平時真正用到的可能沒幾百個..
如果沒有特定目標式的瘋狂篩檢 只是徒增醫護人員負擔
南韓與德國大量篩驗 都是在大規模社區感染發生後
才擴大進行的 也不是隨便天馬行空 想驗哪就驗哪..
你現在要檢疫人員用全力到處找目標篩驗
請問當疫情再擴大時 你還剩多少人力物力可以"壓搾"?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陳柏霖:「很多病患都是無症狀的,尤其是比較年輕的病人,那可能他的抵抗力跟免疫力比較好,所以幾乎是沒有什麼症狀,我們也有看到,臺灣在美國當住院醫師,也有分享他們住院醫師感染以後,醫院只是要求他們自我隔離,也沒有住院做治療,所以這個的確有可能會成為,防疫一個漏洞。」
目前國內每天的檢驗量能大約三千八百件,單日新增檢驗約五百多件,因此量能還算充足。而最近新增加本土案例案268在2月28日就出現症狀,包含咳嗽、喉嚨痛、頭痛、發燒、呼吸喘、腹瀉與肺炎,自行就醫多次,醫院於3月26日通報採檢,3月28日確診。因為沒有旅遊史,再加上從發病到確診大約一個月,這例子給我們一個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