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不封城,防疫成功了,我們是不是該學習一下大量檢測?

goodversion wrote:
這種論調……先謝謝您(恕刪)


任何事是比較來的..

敵人誰樹得多 誰就民調低 誰就打算選舉倒大楣

台灣去樹敵紅統之輩 當然票拿得多 Who care?

跟習皇交好 去唱義勇軍進行曲 你選得上什麼呢?

我沒意見 你感覺良好就好...
knightcsf wrote:
那為何不隔離就好?如果人家問你,都陰性兩次,你還要隔離是甚麼原因?
你回答因為檢測不准,那幹麻檢測?隔離不就好了?
居家隔離,然後有症狀才篩檢,那樣採集的意義與目的,資源分配才是最好的。
有多少真正一點症狀都沒有?
鑽石公主號,現在造成多少問題?這當時一堆質疑,如果這他們說的台灣早該滿街都是感染者了。
如果方向錯,那現在台灣能確診人數維持這樣?(恕刪)


首先,這疾病的進程與傳播能力,在每個人身上 ,都不是完全相同的。
而對應的防護能力或者治療方案,也分輕重緩急。

居家隔離,是最輕微的處置方式之一。而不是真正合理的方案。
事實上,美國很多確診者,在醫療資源不足時,也只能居家隔離。

現在跟你聊的,是到底先居家隔離,有症狀在篩。或者 全部先普篩,全部居家隔離,分級治療。
這兩個狀況,有一個是一樣的,就是無論如何,都要關14天的。
所以,這問題不用討論了,就討論 到底要不要普篩,這才是核心問題。

普篩,可以盡快將確定染病者 更快速的分辨出來,然後投入對應的醫療資源。
你應該也知道,這病,最快的3.4天就死了。等你居家隔離,有症狀了,等送到醫院,可能整個肺都纖維化了。

這個疾病,第一波的衝擊幾乎就決定生死了,如果以經知道有病毒進來,馬上使用抗病毒藥物,像是干擾素,或者前兩天說的那個抗病毒脫殼藥物,或其他藥物。很可能就不會進入重症的階段。

而我這邊所說的普篩,並不是針對全部民眾,其實大家說法是類似的,首先一定是機場入境的,其次是醫院慢性病,然後特定醫療人員,然後是特定高風險行業,像是司機,空姐。

我想強調一個重點,這種等級的普篩,台灣是一定有能力且資源消耗不多的,德德國醫學實驗室現在每週完成約160 萬次新冠病毒篩檢了,德國確診破萬,僅44人病亡、致死率0.3%。這是最典型的例子。普篩,就能找出很多輕症,甚至無症狀的人,當然感染數會多些,但死亡率會非常低。但同時也阻斷了傳染的路徑。

德國能每星期 160萬次,台灣難道連16萬都做不到? 然後德國人就是傻瓜,無聊一直篩?我想,不是吧。這是一定有意義的。

而台灣現在每天入境約1萬,加上零零碎碎,一週16萬,真的做不到嗎? 我想這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預算問題,這真沒有多少錢,一個 RT-PCR的 KIT沒有多少錢,機器不夠嗎?
我想,都不是吧。就只是政治問題。
Fisher.,Lin wrote:
普篩,可以盡快將確定染病者 更快速的分辨出來,然後投入對應的醫療資源。
你應該也知道,這病,最快的3.4天就死了。等你居家隔離,有症狀了,等送到醫院,可能整個肺都纖維化了。


你說的很對 但是要針對什麼"目標" 你要有根據啊...

沒錯 有人一染病很快就亡 真的來不及救 但有限的醫療資源
不可能擺太多來應付這種特別狀況
就像你不可能把人關45天 撐到病毒潛伏期結束..

很快就掛的人 就傳染病學來說 並不是"最佳傳染者"
也不是重大疫病時 必須要首先針對的目標..
像南韓新天地教會那種超級傳播者 才是防治最重要目標
因為其本身症狀不重 有很大的行動能力傳播病毒
一個人給他趴趴走十幾天 一個區甚至一個城恐怕就毀了...

想想 今天就算是流感 我們也無法做到一個人都不死
版上前陣子五毛們不是在批美國一個冬天死了2萬人?
(結果中國自己也沒好到哪 一年也死近9萬)

武漢肺炎可怕的地方 不在於其致死率 而在於其傳染力及重病性
以及嚴重耗損醫療能量的特性 否則 難道美國現在的武漢肺炎患者
數量會比過去同期流感者多? 不會嘛..
中國也一樣 那為什麼變成封城跟全國緊急狀態?

防治武漢肺炎的重點 不是在於救治多少人命 而是最大程度阻止病毒傳播
而導致醫療崩潰 請切記這點

不是說無症狀者就完全不必在意 而是你無法在有限醫療資源下
把檢疫力量很大一部份往沒目標與特徵的族群/區域投注
這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像武漢 南韓大邱 義大利米蘭等重大疫區 患者隨手抓都有...

大砲打小鳥可以 但先決條件 天空滿滿的小鳥.... 隨便一轟都可以幹掉好幾隻
但...
若沒那麼多小鳥 你砸大錢打出的砲彈 99.9%都會浪費掉 不是嗎?

你覺得台灣哪地區有大規模社區感染情形 沒被發現 趕緊向衛福部報告
相信衛福部很樂於也感謝你這樣的訊息提供 但是 如果你不知目標
只因為一些預測理論 僅管這些理論本身確實有道理
就要衛福部在台灣2300萬人間去找感染者 這就蠻奇怪了...

請記得 所有大規模檢驗的國家 本身都已經明確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
這種先決條件下 才有你說的意義...
滿天的小鳥 你用大砲打 自然可以砸死很多隻(找到病患)
你舉的德國也是如此 南韓更是如此..

快篩不是為了確診病人 而是為了掌握該區或該群人感染狀況 才去做你說的分流...
確診一定要靠RT-PCR 低度感染的區域 並不符合這個條件
硬是做了 只是浪費資源(因為大部份人都沒病) 且製造更多問題(一堆偽陰性或偽陽性搞死你)
阿中部長並沒有說不做快篩檢測 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這個臨界值 應該是由部長跟他的團隊判斷才是.. 而非不在其位又有特定立場的人士來說嘴...
新聞說我們有每天3000次的檢疫能量
但檢疫能量是不具有累積效果的
假設今天的3000次檢疫能量用去1000次
沒用去的2000次檢疫能量(例如工作人員及儀器的負荷)
也不會變成明天等於有3000+2000=5000次檢疫能量
所以應該趁現在我們還有未用光的檢疫能量時
利用大數據資料找出一些高風險群進行抽樣檢測

我在這邊說的不是"普篩",也不是"亂槍打鳥"
而是利用目前有剩的檢疫能量+大數據分析找出風險高的
但贊成普篩和贊成不用篩的似乎都不滿意"抽樣"
不過Yahoo做的投票,大部分人還是贊成的

https://tw.news.yahoo.com/poll/41071270-6cbe-11ea-b9c3-01a945b3225c
YC_Jiang wrote:
大砲打小鳥可以 但先決條件 天空滿滿的小鳥.... 隨便一轟都可以幹掉好幾隻
但...
若沒那麼多小鳥 你砸大錢打出的砲彈 99.9%都會浪費掉 不是嗎?(恕刪)


我文中說了啊,我所說的普篩,是針對現在入境者與 部分慢性病者。
而現在要治療一個被傳染者,要花200萬,而我說的普篩,200萬能篩幾萬人.....(一個篩檢就100元)

所以,即使99.9%都浪費了,只要捉到一個,避免他感染其他人,都是值得的。
YC_Jiang wrote:
任何事是比較來的..(恕刪)


不懂的事, 就不要抱持意識形態看事情分析.

比爾蓋茲梅林協會, 是原先是在美國設立監測流感傳播與檢驗是否有潛伏帶原.
有經費但是也不會亂槍打鳥.

亂槍打鳥是不了解學理的人在看待事物的說法.

會提筆爾該死協會, 是因為該協會是最早意識到美國會爆發(一月底), 而自主經費採檢(2/25).
最後被CDC禁止繼續檢驗的機構. 繼而喪失一整個多月時間.

也就是, 若是不爆發, 你的檢驗能量看起來永遠都足夠.
一旦爆發, 你也不會有能量.
所以要不要監控?

我會希望這種是不要發生在台灣, 這樣錯了嗎?
mig33 wrote:
新聞說我們有每天3000...(恕刪)


專業的問題 就不要用民調投票方式了..

不然台灣早就給中國統一了 14億人 1/10投票民主一下
你就完了...

要知道篩檢能量是個極限值 平時真正用到的可能沒幾百個..
如果沒有特定目標式的瘋狂篩檢 只是徒增醫護人員負擔
南韓與德國大量篩驗 都是在大規模社區感染發生後
才擴大進行的 也不是隨便天馬行空 想驗哪就驗哪..

你現在要檢疫人員用全力到處找目標篩驗
請問當疫情再擴大時 你還剩多少人力物力可以"壓搾"?

且不說這次武漢肺炎疫情 就算平日
我們的醫療與檢測人員的負擔都已經很重 有必要去對沒目標的人群或區域
進行額外大規模篩驗?

就像負壓隔離病房 台灣有1100間 但不是全部都給你武漢肺炎患者住的..
疫情剛起時 我國也只剩470床可以用 現在只剩300床不到了...
再來幾波包機或學生入境 確診數一增 可能就差不多沒了..
檢測能量也是一樣 不是3000次每天通通撥給你武肺就好... 其他病症不驗了?
這是有排擠效應的 通通來做 除非有絕對優先與必要性...
重要到你可以放棄武漢肺炎之外的其他病症...
macross_sato wrote:
不懂的事, 就不要抱(恕刪)


不懂的事 不要抱怨..

監控說很簡單 做要看哪裡?

你想從哪裡開始監控 先寫個計畫給阿中部長看如何?

看看衛福部調得出計畫中的人力來用嗎?

我也可以說每個人身邊都擺個醫生或護理師 這樣武漢肺炎就幾乎不可能傳染
得了也有極大機率康復 可能嗎?

部長身邊有滿滿公衛專家 這些事他們也都考慮過 好嗎?
至少比起那些不在其位的"專家" 衛福部還比較清楚資源有多少 能夠怎樣利用 如此而已...
YC_Jiang wrote:
專業的問題 就不要用民調投票方式了..

不然台灣早就給中國統一了 14億人 1/10投票民主一下
你就完了...

你變統派了?
台灣的前途當然是由台灣人民(2300萬)決定
哪是由中國大陸人民(14億)來投票

專業的問題
有個專家是這麼說的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117182
台大公衛建議擴大篩檢量防疫 推估可降低89%重症及死亡數



YC_Jiang wrote:
要知道篩檢能量是個極限值 平時真正用到的可能沒幾百個..
如果沒有特定目標式的瘋狂篩檢 只是徒增醫護人員負擔
南韓與德國大量篩驗 都是在大規模社區感染發生後
才擴大進行的 也不是隨便天馬行空 想驗哪就驗哪..

你現在要檢疫人員用全力到處找目標篩驗
請問當疫情再擴大時 你還剩多少人力物力可以"壓搾"?

你說的跟報導說的不一樣喔?
是你說假的?還是報導說假的?

至於藉助大數據找出高風險群
這是分工合作下其他人的事(例如IT和公衛專家)
怎會是靠檢疫人員找目標?

https://news.tvbs.com.tw/life/1301387
感染新冠肺炎無症狀者 恐成社區漏洞?專家提出這建議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陳柏霖:「很多病患都是無症狀的,尤其是比較年輕的病人,那可能他的抵抗力跟免疫力比較好,所以幾乎是沒有什麼症狀,我們也有看到,臺灣在美國當住院醫師,也有分享他們住院醫師感染以後,醫院只是要求他們自我隔離,也沒有住院做治療,所以這個的確有可能會成為,防疫一個漏洞。」
目前國內每天的檢驗量能大約三千八百件,單日新增檢驗約五百多件,因此量能還算充足。而最近新增加本土案例案268在2月28日就出現症狀,包含咳嗽、喉嚨痛、頭痛、發燒、呼吸喘、腹瀉與肺炎,自行就醫多次,醫院於3月26日通報採檢,3月28日確診。因為沒有旅遊史,再加上從發病到確診大約一個月,這例子給我們一個警訊。
YC_Jiang wrote:
專業的問題 就不要(恕刪)


不懂不要在這邊講, 然後又lag!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武漢肺炎非經由空氣傳播(新加坡研究, 司長意指空調),不用一定要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只要避免患者和其他人接觸,單人病房也可以

"
指揮中心已下達指示,要求全台百餘間應變醫院、指定隔離醫院積極擴充量能,將部分病房調整為可收治相關患者的單人空間,未來可視病患輕重症優先次序安排,擴充後全台隔離房預計可達到2萬間。"

阿中部長想要知道, 台大公衛可以問. 去電比爾蓋茲梅林協會也可以問.
很多都可以問.

但是不問, 不做, 美國可以參考看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